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模拟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模拟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3 22:4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
期中测试模拟练习卷 统编版(2024)
测试范围:1-3单元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1.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1.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 )
A.英国要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B.清政府政治腐败
C.中国落后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D.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2.1846年,两江总督耆英奏称:苏(州)松(江)太(湖)三府,洋布盛行,土布滞销,纺织女工无以糊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鸦片战争的影响
C.太平天国的建立
D.戊戌变法的失败
3.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C.这次战争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
D.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4.以下为晚清洋纱进口价格(按包计)数据柱状图,这一现象( )
A.说明外国商品竞争力弱
B.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表明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D.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5.给下表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应是( )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3年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开始北伐、西征
1856年 天京事变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A.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B.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C.农民阶级是革命同盟军
D.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
6.如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金田起义”,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曾国藩 D.洪秀全
7.1878年,清政府向左宗棠发布圣谕,西征军中如果有将才要多多留意,可用于处理新疆地区善后事务,清政府此举意在( )
A.防止英国渗透 B.巩固西北边疆
C.完善科举制度 D.加强君主专制
8.洋务运动的同时清政府也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如阿古柏入侵新疆,成功解决此次边疆危机大臣是( )
A.曾国藩 B.左宝贵 C.沈葆桢 D.左宗棠
9.从下面台词中,可以感受的精神品质:左宝贵: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是为!”( )
A.忧国忧民,敢于斗争 B.不怕牺牲、抵御外辱
C.无惧困难、顽强拼搏 D.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10.19世纪末期,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一切责任由我负之。”材料表明( )
A.朝鲜对中国意义重大 B.朝鲜起义影响日本
C.中国威胁了日本统治 D.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11.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新方”是( )
A.师夷长技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2.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关于戊戌变法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制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也。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材料中的“物质改革”和“政治改革”分别指的是( )
A.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C.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14.某一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孙中山期望中国既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善果”,又避免其“恶果”,消灭贫富悬殊,实现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材料反映出孙中山期望的是( )
A.实现平等主义 B.实现民族主义 C.实现民生主义 D.实现民主主义
16.通过对下面鸦片战争过程(部分)与甲午中日战争过程(部分)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的经验教训是( )
1840年6月 英军抵达并封锁珠江口1840年7月 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1841年8月 攻占福建厦门1842年6月 攻陷江苏吴淞口(今上海宝山) 1894年9月 黄海海战,日军夺取制海权1894年11月 旅顺陷落1895年1—2月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3月 辽东半岛沦陷
A.应加强海防建设 B.应积极引进外国资本
C.应学习西方技术 D.应主动实行对外开放
17.有学者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背叛共和后,辛亥革命就失败了。但是,如果从民主发展的进程来说,袁世凯反对民主、背叛共和失败得那么惨那么快,又是辛亥革命的结果。他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18.如下图是《“文明人”的行径》漫画。此漫画揭露的所谓“文明人”罪行是( )
A.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C.俄国侵占中国的领土
D.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城
19.下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的一组资料。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内容是( )
A.西方科技的引进
B.救亡图存的探索
C.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D.实业救国的实践
20.下图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4题,共60分)
21.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加深(16 分)
材料一:英国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材料二: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材料三: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求和,1901 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材料一中 “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 指哪一战争?结合所学,说明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4 分)
(2) 材料二中《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在 “割地” 和 “赔款” 方面有何不同?(4 分)
(3) 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结合条约其他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4 分)
(4)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并谈谈你对 “落后就要挨打” 的理解。(4 分)
22. 近代化探索的历程(14 分)
材料一: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以 “自强”“求富” 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1898 年,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掀起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挽救民族危亡。
(1) 材料三: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2) 材料一中,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举一例。分析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4 分)
(3) 材料二中,戊戌变法在政治方面提出了哪些改革主张?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4) 材料三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除材料所述外,还有哪些重要影响?(3 分)
(5) 综合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在目标上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共同作用。(3 分)
2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民国建立(15 分)
材料一: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材料二:1905 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纲领,推动革命运动进入新阶段。
材料三: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原则。
(1) 材料一中,兴中会的成立有何历史地位?“振兴中华” 口号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革命目标?(3 分)
(2) 材料二中,同盟会纲领被概括为 “三民主义”,请分别解释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的内涵。(4 分)
(3) 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4 分)
(4) 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原因。(4 分)
24. 实践探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15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思想演进】请将下列近代中国的思想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填写序号)。(4 分)
①“民主”“科学”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图强”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表分析】结合所学,完成下表中思想主张与对应运动的匹配,并举例说明该思想对社会变革的影响。(6 分)
思想主张 对应运动 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举例)
师夷长技
变法图强
民主共和
(3)【感悟启示】通过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谈谈你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的理解。(5 分)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B D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C A B B B C
1、 非选择题
21. 答案:
(1)①鸦片战争。(2 分)②中国开始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分)
(2)①割地:《南京条约》割香港岛,《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地面积更大,且深入中国内地;(2 分)②赔款:《南京条约》赔款 2100 万银元,《马关条约》赔款 2 亿两白银,赔款数额大幅增加。(2 分)
(3)①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2 分)②危害:赔偿白银 4.5 亿两,加重人民负担;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驻军,破坏中国国防安全;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损害中国主权等。(2 分,答出两点即可)
(4)①主要方式: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土地、索取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资本输出等。(2 分,答出两点即可)②理解:近代中国因封建制度腐朽、国力衰弱,不断遭受列强侵略;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2 分,言之有理即可)
22. 答案:
(1)①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或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开平煤矿、汉阳铁厂)。(2 分)②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未改变封建制度。(2 分)
(2)①政治主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 分)②主要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薄弱,缺乏群众基础。(2 分)
(3)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③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3 分,答出两点即可)
(3)【补充完整】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②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后期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③推动了社会习俗的革新,如剪辫易服、废除跪拜礼等,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3 分,答出两点即可)
(4)①变化趋势:从学习西方军事和经济技术(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目标逐渐深入到国家治理层面,探索的层次不断提升。(2 分)②共同作用: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后续中国社会的变革积累了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统治或传统思想,为民族觉醒奠定了基础。(1 分)
23. 答案:
(1)①历史地位: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2 分)②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或 “振兴中华” 的核心是摆脱民族危机,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1 分)
(2)①民族主义:核心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2 分)②民权主义:核心是 “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保障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等),否定君主专制制度。(2 分)
(3)①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 分)②重要意义: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明确规定 “主权在民”,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思想上进一步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2 分,答出两点即可)
(4)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如革命中对袁世凯的妥协、未触动封建土地制度等)。(2 分)②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暗中支持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破坏革命;封建势力依然强大,地主阶级和旧官僚对革命进行阻挠和破坏;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农民等底层民众未被充分动员,革命力量薄弱。(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4. 答案:
(1)排序:②④③①(4 分)
(2)【补充完整】

思想主张 对应运动 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举例)
师夷长技 洋务运动 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建立了新式军队(如北洋水师),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变法图强 戊戌变法 颁布《定国是诏》,改革政府机构、废除八股取士,冲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传统教育体系;传播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觉醒。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了剪辫易服、废除跪拜礼等社会习俗变革,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3)①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动力:只有先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如封建礼教、君主专制思想),才能推动社会制度、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如洋务运动先接受 “师夷长技” 思想,才开启近代工业;辛亥革命先传播 “民主共和” 思想,才推翻帝制)。(2 分)②不同时期的思想主张直接决定了社会变革的方向和深度:“师夷长技” 思想局限于技术层面,导致洋务运动仅停留在 “器物” 革新;“民主共和” 思想深入制度层面,推动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治体制的变革;“民主”“科学” 思想深入文化层面,推动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礼教,为后续革命奠定思想基础。(2 分)③启示我们:在当代社会,也需要不断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如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1 分,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