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二次函数--面积专题
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过点,.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1)中的函数图象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直接写出平移后函数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
(3)点C,D为(2)中平移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在这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的面积为4,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点P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且在直线的上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和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抛物线的图象经过C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平移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所在直线L.当L移动到何处时,恰好将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3)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过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设P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一点,求出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P的坐标;
(3)若点M是线段上的一动点,连接,求的最小值.
5.如图,抛物线与轴相交于、两点,与轴相交于点,且点与点的坐标分别为、,点是抛物线的顶点.
(1)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点为线段上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于点.设点的横坐标为,的面积为.
①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求的最大值.
6.已知抛物线与轴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点A的坐标是,与轴相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抛物线与轴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相交于点,要使,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7.如图1,抛物线经过点、,,顶点为;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的坐标;
(2)如图2,若点在抛物线上,点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当的面积最大时,求点的坐标及面积的最大值;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经过,两点且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在直线上方时,求面积的最大值;
(3)当点在轴右侧时:
①连接,当的面积是面积的一半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______;
②设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
9.如图(1),已知抛物线过点,连接,点M是抛物线段上的一个动点,设点M的横坐标为t,的面积为S.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点M到直线的最大距离;
(3)如图(2),当轴时,点P是抛物线上不与M重合的点,且求点P的坐标.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M在直线的下方,则当点M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最大?并求出的面积的最大值.
(3)若N是x轴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使以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过点,交轴于点和点,交轴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点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求面积最大值及此时点的坐标;
(3)将原抛物线沿轴正半轴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新抛物线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点为平移后的新抛物线上一动点,当,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
12.如图1,抛物线经过、两点,与x轴交于点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使面积最大的点P?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E为抛物线顶点)与直线相交于点F,M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作交抛物线于点N,以E,F,M,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5年九年级数学(上)二次函数--面积专题
参考答案
1.(1)将点,代入
得,,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
由平移规律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
∴顶点为;
(3)当时,,
解得:,,
∴,,
∴.
∵,
∴,
∵顶点为,
∴点P在x轴的上方,纵坐标为4,
∴,
解得,或,
∴或.
2.(1)解:将两点坐标代入,
得, 解得,
;
(2)解:设,
将,代入,
, 解得
故,
,
对称轴,
设点,
由题意可知,点和点关于对称,
当点在上时,的周长最小,
此时点,
(3)解: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设点的横坐标为,则,,
由(2)得,
则点的坐标为,
,
,
当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大,
此时点的坐标为,四边形的面积最大为.
3.(1)解:过C作轴于K,如图:
,
,
,
,
,,
,,
,,
,
把代入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设抛物线的对称轴所在直线L交于,交于Q,此时直线L恰好将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如图:
设直线L为,
由,可得,
,
设直线为,
将,代入,
得,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
,
设直线为,
将,代入,
得, 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
,
,
,
,
解得(此时直线L在C右侧,舍去)或,
∴当L移动到处时,恰好将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3)解:存在点P,使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下:
设P的横坐标为t,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的中点即为的中点,
,,,
,
解得,
此时,
,
经检验,符合题意;
∴P点坐标为.
4.(1)解:∵抛物线过点,,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如图,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于Q,
设,则,则,
∴
,
∴当时,的面积最大,最大为,
即的最大面积为,此时点P的坐标为;
(3)解:如图,连接,过点M作于点N,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即当点A,M,N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的最小值为的长,
∵,
∴,
∴,
∴的最小值为.
5.(1)解:将、代入抛物线可得,
, 解得,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解:①由(1)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点是抛物线的顶点,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过点作轴于点,点的横坐标为,
、,
的面积为,
、,
;
②由①知,,
,
,满足,
的面积有最大值,为.
6.(1)解:将点A的坐标代入,
得,
,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解: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
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
由题可知,要使,
则与轴的交点为(负值已舍),
设平移后,,
将代入,
得,
解得,
当时,,
当时,,
综上所述,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或.
7.(1)解:∵抛物线经过点,
∴,即,
再将,代入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顶点的坐标为;
(2)如图,过作轴交于,
设直线解析式为,
代入,得,解得,
∴直线解析式为,
设,则,
∴,
∴
∴当时,的最大面积为,
此时;
8.(1)对于直线,当时,,解得,
;
当时,, ,
把得: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2)过点作轴交于点,设点的横坐标为,把代入得,
.
点的坐标为,
.
将代入,
,
面积的最大值最大值是4;
(3)①抛物线,令,即,
解得, .
,
的面积是面积的一半,
,
过点作轴交x轴于点H,设H点的横坐标为n,
H点坐标为,,
代入化简解得,
代入抛物线得,
;
②由题意,
当是对角线时,如图,,
由及平移得,
代入,解得;
当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如图,,
由及平移得,
代入,解得;
解得
的值是或.
9.(1)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依题意,把,分别代入,
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依题意,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分别代入,
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过点作轴,交于一点,如图所示:
∵设点M的横坐标为t,
∴,
∵的面积为S.
∴,
∵,
∴开口向下,在对称轴直线时,有最大值,且为,
∵,
∴,
设点M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当取最大时,则点M到直线的距离才有最大值,
即,
解得,
∴最大距离为;
(3)解:依题意, 的对称轴为直线,
∵轴,且
∴M横坐标为2,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轴,
∴
∵点P是抛物线上不与M重合的点,且
则作射线,且与交于一点,记为,
∵
∴
∴,
设直线解析式为,
把分别代入,
∴ 解得
∴直线解析式,
∵点P是抛物线上不与M重合的点,
联立,
∴,
解得(舍去),,
把代入,得,
解得.
10.(1)解:将点A,B,C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
可得,解得,
∴二次函数表达式为;
(2)如图,过点M作y轴得平行线交直线于点P,连接,
设直线得解析式为,将B,C坐标代入,
可得,解得,
所以直线得解析式为,
设,则,
∵
,
∵,
∴当时,有面积最大值,此时点M的坐标为;
(3)解:存在,
由题意可得:,
设以对角线分类,
当为对角线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即,
解得:(舍弃)或,
所以点M的坐标为;
当为对角线时,同理可得:
,即,
解得:(舍弃)或,
所以点M的坐标为;
当为对角线时,同理可得:
,即,
解得:或,
所以点M的坐标为或.
综上,点M的坐标为或或.
11.(1)解:∵抛物线过点,交轴于点,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如图,过点P作轴交于点E,
当时,,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
,则,
∵,且 ,
当时,取得最大值,
取得最大值,
此时,
此时;
(3)∵,
∴将原抛物线沿轴正半轴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则:
,
当时,,解得或,
∴点的坐标为,
如图,当时,,
∵直线的解析式为,
∴可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点代入得到,,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联立得到,
解得或,
∴点的坐标是,
当时,,
∴直线与直线关于轴对称,
∴直线经过点的关于轴对称点,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把点的坐标为,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联立得到, 解得,或,
∴点的坐标是,
综上可知,点的坐标为或.
12.(1)解:依题意,有:,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
(2)解: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有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如图,过点P作轴,交直线于Q,
设,则,
∴
;
;
,
当时,取最大值,
,
;
(3)解:存在;
抛物线,
,
当时,,
,
,
如图,过点M作,交直线于M,
设,
则;
;
当与平行且相等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当时,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
当时,
解得:,,
同理可求:,,
综上所述,存在平行四边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