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3 20:3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并根据拼音写字词。(9分)
1. 蟋蟀会慎(sèn shèn)重选择zhù zhǐ( ),不会在 lín shí( )处所
藏身。
不要 qiáo bu qǐ( )爬山虎的脚,弯曲(qū qǔ)着的那些脚巴在宅(zhái
zái)院的墙上,相当 láo gù( ),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 wěi( )了,后来连 hén jì( )也没有了。
二、查字典,按要求填空。(5分)
“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题”的解释有:①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②书写,题写。③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习题”中的“题”应选第 (填序号)种解释。《题西林壁》中的“题”应选第 (填序号)种解释。“题西林壁”的意思是: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人 B.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何至此
C.骚人阁笔费评章 亭台楼阁 D.梅雪争春未肯降 归降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蟋蟀的住宅 在青草丛中,非常 。如果不仔细 ,很难找到。
A.隐蔽 隐藏 搜索 B.隐藏 隐蔽 搜索
C.隐蔽 隐藏 探索 D.隐藏 隐蔽 探索
3.“外婆家真有意思:屋里有一个鸟 ,屋外有一个狗 ,不远处还有一个猪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A.圈窝 巢 B.巢圈 窝 C.巢窝 圈 D.窝圈 巢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了。(删去“左右”)
B.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
C.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把“眼睛”改为“目光”)
D.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把“水平”改为“需求”)
5.读下面的日记,下列图片最符合日记表述的一项是( )。
12月 10 日 星期日 晴 我仔细瞅瞅,觉得它们一点儿也不好看,球茎像大蒜,叶子像韭菜,还没有一点儿香味。
6.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江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B.“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写出了秋天太阳的柔和,给人以安闲之感
C.《雪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梅雪互相竞争、难分高下
D.《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著有《昆虫记》的法国作家法布尔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4分)
(1)改为反问句:
(2)改为感叹句:
2.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写清楚事物的变化)(3分)
原先是 ,现在 。
3.仔细阅读下面两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再写一写。(5分)
①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
②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我发现:第 句是说明性的语言,简洁明了,表达准确清楚,不带感彩;第 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2分)
(2)仿写一个拟人句。(3分)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这是本单元中 写的《 .一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本诗中,体现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 . 。有时候我们对事情认识得不够全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本诗中,能体现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 , 。
2.卢钺写的《雪梅》中的“ , ”两句点出了梅与雪各有所长,难分高下,使我明白了“ , ”的道理。
3.农历八月,有的人已经穿上了毛衫,但爱美的女孩还穿着裙子,这真是应了“ , ”的俗语。
4.俗话说:“ ,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真是明显变冷了。
六、语文与生活。(7分)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你对右边漫画内容的理解。(3分)
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3.你有保护视力的好办法吗 请给同学们提出两条建议。(2分)
(1)
(2)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一篱蔷薇
①春天的头茬阳光,洒遍了村庄。我家屋后,一篱野蔷薇长得格外茂盛。
②我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好像竹丛中的竹笋子一般。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这实在是大自然对嘴馋孩子的一丝慰藉。
③初夏时节,当蜜蜂嗡嗡地从窗格飞进时,我睁开了眼睛,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花开了!我翻身起床,趿拉着布鞋往屋后跑。
④呀!一篱笆的蔷薇花都约上了,都约在昨天晚上一齐开放,谁也不赶早,谁也不甘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哪位仙女遗落了一件云裳。饱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再也忍不住了,摘了一朵又一朵,直到满手满襟。我把一朵朵蔷薇轻轻地放在一个竹筛里,就像把熟睡的白雪公主放入摇篮一样。从菜园边割来一些竹枝,我开始做游戏。
⑤我忙着跟伙伴们用蔷薇和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扮公主,做新娘。
⑥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过不了多久,透过一根根蔷薇枝,你会看到青青的金樱子已经挂上了。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时,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由青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入甜。为了这点甜味,我们不怕衣服被扯烂、手臂被划伤,一只只小手在蔷薇的茎刺旁试探、找寻,摘下后就用鞋底磨掉金樱子身上的刺,用嘴咬开它的肚皮,用手指挖出它一肚子毛刺刺的籽,终于剩下薄薄黄黄的果皮,洗也不洗,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享受一点点酸甜。
⑦雪花飘飞,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空荡,只有那一篱蔷薇依然青翠稠密,各种虫儿、雀儿躲进蔷薇枝叶之间,在它们的蔷薇山庄亦歌亦食,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1.短文按照 顺序描写了野蔷薇的生长过程。请用“ ”画出能够表现这种顺序的短语。这些短语体现了作者对野蔷薇的观察是 (①短期而断续的 ②长期而连续的)(填序号)。(4分)
2.认真阅读第②~④段,归纳野蔷薇的特点。(4分)
3.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野蔷薇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3分)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2分)
(1)从“由青转黄转红”“从涩入甜”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观察时不但用眼睛看,而且放到嘴里尝了尝。 ( )
(2)进入冬天,蔷薇枝叶会干枯衰败。 ( )
5.画波浪线的部分中加点的“有点”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八、习作.(25分)
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蟋蟀会建造住宅,燕子筑巢有诀窍,向日葵会随太阳转动……你认真观察过哪些动植物 请你选取其中一个写一写。
要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 shèn 住址 临时
2. gū zhái 瞧不起 牢固 萎 痕迹
二、页9 ③ ② 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三、1. B2. B 3. C
4. A解析:应删去“的距离了”。
5. A6. C解析:《雪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四、1.(1)难道蟋蟀的住宅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2)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啊!
2.示例:柳条 嫩黄色的 变成绿色了
3.(1)①② (2)示例:每到夏日,蝉就在枝头放声歌唱。
五、1.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二八月 乱穿衣
4.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六、示例:1.小优因为经常使用电子产品,所以眼睛近视了,需要戴眼镜。解析:从图上的“小优,你常陪我玩”和“电子产品”可知,经常使用电子产品是小优要戴眼镜的原因。从“送你一副眼镜”和哭泣的小优可知,小优眼睛近视了,需要戴眼镜是结果。
2.关掉小屏幕,还你一个美好的大世界。
3.①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②多进行户外活动,经常远眺。
七、1.时间 春天 初夏时节 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时 雪花飘飞 ②
2.(1)味道 (2)浓郁而甜腻的香 (3)纯白浅粉 黄蕊 (4)形态
3.比喻 洁白美丽 对野蔷薇无比喜爱
4.(1) (2)×
5.不可以去掉。因为“有点”表示有一些,稍微,说明味道是淡淡的,如果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意思了。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