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均位于主族与副族
B.过渡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C.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
D.锕系元素有14种且均位于ⅢB族
2.下列有关焰色试验或其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
B.“焰色”属于对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C.利用焰色试验确定NaCl中是否含有KCl时必须使用蓝色钴玻璃
D.烟花燃放中发出的“五光十色”与焰色试验有关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短周期共有32种元素
C.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D.元素周期表共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列代表18个族
4.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⑧、⑨对应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B.⑥的原子半径小于⑦的
C.元素⑩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B族
D.①分别与③、④、⑤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B.X2+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X在第4周期 ⅡA族
C.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一定是1
D.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个纵列
6.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
A.只能是x+1
B.可能是x+8、x+11或x+25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x+11或x+25
7.X、Y、Z、R、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②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③Y与R可以形成YR与YR2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之一
④W与R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2∶1和1∶1的化合物甲和乙。请回答问题: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Y、R、W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X2R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等联合发布了113号Nh、115号Mc、117号Ts、118号Og的中文名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18号Og的同族的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6
B.117号Ts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
C.115号Mc在周期表的第7周期ⅤB族
D.113号Nh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①位于第2周期ⅣA族
B.①②③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C.④的原子序数比②的大8
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③=⑤
10.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比B的原子序数大1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C.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
11.短周期元素X、Y、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X与Y组成的物质是酸性氧化物
C.Q得电子能力比W弱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12.某小组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排列形式。如果将它们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 ”代表一种元素,其中P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虚线相连的元素位于同一族
B.P、K、L、M、X、Y、Z都是短周期元素
C.K元素位于常规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D.M与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13.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Q、W、R为短周期元素,Q元素的周期数和主族序数相同。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物质来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Q W R
T
(1)T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YZ2在碱性溶液(含NaOH)中可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H3WZ2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一元弱酸,其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写出由上述两种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的化学式: 。
(5)X、Y、Z、Q、W、R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
14.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F同主族,C、E同主族。A元素原子是所有元素中半径最小的,B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能够与它的简单氢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盐,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B元素的名称为 。
(2)E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A、C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请用文字描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元素F的操作:
。
(5)物质甲是一种高能燃料,由A、B两元素组成,1 mol甲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请写出甲的化学式 。
15.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c、a、b、d分别是X、Y、Z、M元素的单质,e、f、g是它们组成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e是一元强酸,f的焰色为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a及a同主族金属单质的保存方法为 。
(3)c在d中燃烧的现象为 。
(4)X、Y、Z、M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
(5)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4 g c时,转移电子数为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1.B Ⅷ族元素(如铁、钴、镍等)也为金属元素,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正确;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上方,C错误;锕系元素有15种,D错误。
2.B 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B错误;钠的焰色能掩盖钾的焰色,故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C正确。
3.C ⅠA族中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短周期是指1,2,3周期,共18种元素;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周期表共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列代表16个族。
4.D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C、④为N、⑤为O、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 Cl、⑩为Fe。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Na+,A项错误;Mg的原子半径大于Al的,B项错误;元素⑩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族,C项错误;H与C、N、O可以形成C2H4、CH4、N2H4、NH3、H2O2、H2O等多种化合物,D项正确。
5.C 依据元素周期表,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A正确;X2+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X的核外电子数为20,即X为Ca,位于第4周期ⅡA族,B正确;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原子序数差值可能为1、11、25,C错误。
6.D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设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n,其中第1周期没有ⅡA族、ⅢA族。在第2、3周期中,ⅡA族与ⅢA族元素相邻,所以n=x+1。在第4、5周期中,ⅡA族与ⅢA族之间有10个纵列的过渡元素,所以n=x+10+1=x+11。在第6、7周期中,因ⅡA族与ⅢA族之间又比第4、5周期多了镧系、锕系元素,所以n=x+11+14=x+25。
7.(1)第2周期ⅥA族 (2)Na>C>O
(3)2Na2O2+2H2O4NaOH+O2↑
解析:氢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所以X是氢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最外层电子数是4,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Y是碳元素,R是氧元素,O与C形成CO和CO2两种化合物;W与R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2∶1和1∶1的化合物甲和乙,则W是钠元素,与O元素形成化合物Na2O、Na2O2。(1)R为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ⅥA族。(2)C、O、Na三种元素的原子,Na的电子层数最多,所以Na的原子半径最大,C与O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C的原子半径大于O,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关系是Na>C>O。(3)乙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8.C 根据0族元素由上到下的原子序数关系(2、10、18、36、54、86、118)可知,四种元素均位于第7周期,118号Og为第7周期0族元素,故其同族的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6,A正确;117号Ts为ⅦA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最低化合价为-1价,B正确;115号Mc为ⅤA族元素,C错误;113号Nh为ⅢA族元素,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D正确。
9.C 根据最后一纵列为0族元素可知①为N、②为O、③为F、④为S、⑤为Cl,因此只有C正确。
10.D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A为H,B为He,C为Li,D为Mg。He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位于0族。
11.A 由短周期元素X、Y、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2周期,W、Q处于第3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素,则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氯元素,Na和S可形成类似于Na2O2的Na2S2,A正确;CO2是酸性氧化物,CO不是,B错误;S得电子能力比Cl弱,C错误;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氧元素存在氧气、臭氧同素异形体,C、O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D错误。
12.C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或8,图中虚线相连的元素位于同一族,A正确;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可知P为H、K为O、L为Na、M为Mg、X为Al、Y为P、Z为Cl,都是短周期元素,B正确;K为O元素,位于常规周期表的第2周期ⅥA族,C错误;M为Mg,Z为Cl,M与Z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正确。
13.(1)SeO3 第3周期ⅢA族
(2)2NO2+NaClO+2NaOH2NaNO3+NaCl+H2O
(3)H3PO2+OH-H2P+H2O
(4)SO2
(5)Al>P>S>C>N>O
解析:由题意可知Q为Al、X为C、Y为N、Z为O、W为P、R为S、T为Se元素。(1)T的最高价是+6价,所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Q为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2)二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在碱性溶液(含NaOH)中被 NaClO 氧化为+5价,氯元素被还原为-1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NaClO+2NaOH2NaNO3+NaCl+H2O。(3)H3PO2是一元弱酸,其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2+OH-H2P+H2O。(4)由题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SO2。(5)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增大,一般认为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P>S>C>N>O。
14.(1)第4周期ⅠA族 氮 (2)
(3)H2O2+2Fe2++2H+2Fe3++2H2O
(4)先用铂丝蘸取稀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呈紫色则含有钾元素
(5)N2H4
解析:根据题意,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Al元素,E为S元素,F为K元素。(3)A、C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为H2O2,在酸性溶液中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4)元素F为K元素,需用焰色试验来检验。(5)A、B两元素(即H、N两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H3、N2H4,因为1 mol该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则该物质为N2H4。
15.(1)第3周期ⅥA族
(2)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
(3)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出现白雾
(4)S2->Cl->Na+>H+
(5)2NA
解析: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c、a、b、d分别是X、Y、Z、M元素的单质,e、f、g是它们组成的化合物,e是一元强酸,则e是HCl;单质a和HCl反应生成f和c,f的焰色为黄色,说明其中含有Na元素,则单质a为Na,f为NaCl,c为H2,c和d反应生成HCl,则d为Cl2,Cl2和g反应生成HCl单质b,则g为H2S,b为S。(4)X、Y、Z、M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分别为H+、Na+、S2-、Cl-,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S2->Cl->Na+>H+。(5)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NaH,NaH+H2ONaOH+H2↑,每生成1个H2转移1个电子,生成4 g(即 2 mol)H2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4 / 4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课程 标准 1.通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通过了解ⅡA族、ⅤA族和过渡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分点突破(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信息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了解元素信息。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每一横行)
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②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即有7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为第1周期到第7周期。除第1周期外,每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活泼金属——碱金属开始,逐渐过渡到活泼非金属——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③周期的分类及各周期元素种数
周期分类 短周期 长周期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起止原子序数 1→2 3→10 11→18 19→36 37→54 55→86 87→118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周期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族(每一纵列)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长式元素周期表中族的划分如下表:
族分类 主族 0族 Ⅷ族 副族
数目 共7个 1个 1个 共7个
表示符号 “罗马数字+A”如ⅠA~ⅦA 0 Ⅷ “罗马数字+B”如ⅠB~ⅦB
构成元素 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仅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族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列所含元素的种类最多,因为该列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共有32种元素。ⅣA族元素中有碳,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而且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所以形成化合物最多的族是 ⅣA族。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给元素设计并建造了新家——元素周期表,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被分在了同一个楼层,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分在了同一个单元。你瞧,元素们正在忙忙碌碌、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呢!
【交流讨论】
(1)为什么把Li、Na、K、Rb、Cs等元素编排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主族?
(2)短周期(1、2、3周期)元素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哪些?
(3)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ⅡA族元素吗?
(4)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是1吗?请举例说明。
(5)分析ⅠA族~ⅦA族上下两个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总结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1.下列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9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
B.有16个纵列,分为16个族
C.有3个短周期,4个长周期
D.非金属元素存在主族与副族中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B.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元素所在周期序数=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所在周期序数=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3.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5.87
C.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7
D.钛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2
分点突破(二) 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 焰色试验
1.重要元素
(1)ⅡA族元素
元素名称 铍 镁 钙 锶 钡 镭
元素符号 Be Mg Ca Sr Ba Ra
单质的物理性质 单质都呈亮白色,具有良好的 性
本族元素性质 ⅡA族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 个电子,为活泼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 价化合态存在
(2)ⅤA族元素
元素名称 氮 磷 砷 锑 铋 镆
元素符号 N P As Sb Bi Mc
本族元素性质 N、P、As是非金属元素,Sb、Bi、Mc是金属元素。磷元素有白磷和红磷两种同素异形体
(3)过渡元素
元素 周期表中第3~12纵列中的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为1~2(Pd除外)
性质特点 ①全为金属元素; 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③多数过渡元素的单质比较稳定
2.焰色试验
(1)含义
多种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作焰色试验,亦称焰色反应,这是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2)实例
如钠呈黄色,钾呈 色(观察K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光,排除Na元素的干扰)。
(3)操作步骤
(4)相关问题
①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特有性质,是物理变化,与元素的存在形态无关,即同种元素在化合态和游离态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②观察K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光,排除Na的干扰。
③清洗铂丝时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的熔、沸点较高,难挥发。
④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
金属元素 锂 钠 钾 钙 锶 钡 铜
焰色 深红 黄 浅紫 砖红 洋红 黄绿 蓝绿
1.下列关于ⅡA族元素性质的预测正确的是( )
A.Be(OH)2和NaOH反应可生成Na[Be(OH)4]
B.Sr在常温下不能与冷水反应
C.Ra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D.ⅡA族元素的单质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下列关于砷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B.砷元素是第5周期的主族元素
C.砷原子的第3个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D.与砷同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为25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
利用元素性质、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推断元素(分析与推理)
钋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在1898年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两人对这种元素命名为钋(原子序数为84)。钋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
1.试推算与钋处于同一主族的上一周期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序数是 。
2.推算与钋处于同一主族的下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
3.镭(Ra)也是居里夫妇发现的,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原子序数为88。判断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规律方法】
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法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由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先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再确定元素位置。
(2)0族元素定位法
①明确0族元素信息
0族元素 He Ne Ar Kr Xe Rn Og
所在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②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③求差值定族数
a.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该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
b.若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5~1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ⅢA~ⅦA族。
c.若差其他数,则元素为过渡元素,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迁移应用】
1.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如曾作为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RN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已知该化合物中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A.第3周期ⅤA族 B.第4周期ⅢA族
C.第5周期ⅢA族 D.第4周期ⅤA族
2.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15号元素在第6周期
B.113号元素在第7周期ⅢA族
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3.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
A
B C
A.B、Mg、Si B.Be、Na、Al
C.O、P、Cl D.C、Al、P
1.下列信息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直接查得的是( )
A.原子序数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符号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序数就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为Ⅷ族
C.元素的最高正价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正确的是( )
4.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ⅡA族
B.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Ⅷ族
C.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0族
D.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ⅡA族
5.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 C
B
(1)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2)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按电子层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成一个纵列,为同一主族,即ⅠA族。
(2)提示: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有三种元素:氢、铍、铝。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1,则为氢;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2,则为铍;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3,则为铝。
(3)提示:不一定。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包括ⅡA族、0族元素的氦及部分过渡元素。
(4)提示:不一定。具体举例如下:
周期 ⅡA ⅢA
2、3 n n+1
4、5 n n+11
6、7 n n+25
(5)提示: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上下两个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②若为ⅢA族至ⅦA族元素,则上下两个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自主练习
1.C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列,16个族,1,2,3周期为短周期,4,5,6,7周期为长周期,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2.C 元素所在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C项错误。
3.D “钛”属于金属元素,A错误;中子数为整数,且由表中信息不能确定钛原子的中子数,B错误;47.87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2为原子序数也是核外电子数,C错误,D正确。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1.(1)导电 2 +2 2.(2)浅紫
自主练习
1.D Be的最高化合价为+2价,而Na[Be(OH)4]中Be呈+3价,A项错误;失电子能力:Ca<Sr,Ca在常温下能与冷水反应,则Sr在常温下也能与冷水反应,B项错误;Ra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C项错误。
2.C 砷和氮均位于ⅤA族,最高化合价为+5价,A错误;砷位于第4周期,B错误;砷是33号元素,原子各电子层电子数依次为2,8,18,5,C正确;与砷同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是磷,其原子序数为15,D错误。
3.B 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K元素的焰色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如果直接观察,则黄色会干扰浅紫色,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元素,选B项。
【关键能力·细培养】
1.提示:稀有气体元素Xe、Rn的原子序数分别为54、86,54<84<86,所以84号元素钋位于第6周期,86-84=2,即84号元素钋位于86号元素左侧第二列,即ⅥA族。则与钋处于同一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则位于第5周期ⅥA族,原子序数为84-32=52。
2.提示:根据“1”中分析,84号元素钋位于第6周期ⅥA族,因此下一周期为第7周期,由于第7周期含有32种元素,因此第7周期Ⅵ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4+32=116。
3.提示:Ra(镭)质子数为88,则88-2-8-8-18-18-32=2,因此R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 ⅡA族。
迁移应用
1.B 在RN中R显正化合价,故氮元素在RN中显-3价,因此,R元素离子应为R3+,R原子应含有28+3=31个电子,其质子数为31;第4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说明R元素为第4周期元素;再由36-31=5,说明R元素在ⅢA族,即R为第4周期ⅢA族元素。
2.B 95号元素镅、115号元素、113号元素,原子序数都大于86而小于118,所以都在第7周期;115号元素比118号元素原子序数小3,应在ⅤA族,113号元素在ⅢA族;113号元素和115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C 根据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一定在第2周期,B、C在第3周期。所以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7,x+9,所以2x+16=4x,解得x=8,所以A、B、C分别是O、P、Cl。
【教学效果·勤检测】
1.B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直接获得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直接查得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D 周期序数等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为ⅢB族,含有32种元素,Ⅷ族含有12种元素,B错误;元素的最高正价不一定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如F元素没有正价,C错误;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正确。
3.A 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为2(第1、2周期的ⅠA族)、8或者18,A正确,D错误;序数11在第三周期第一列,左侧没有元素,B错误;序数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侧一列,即位于0族,C错误。
4.D 由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知,相应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相应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ⅡA族。
5.(1)3 ⅥA (2)F2+H22HF
(3)2NH3+H2SO4(NH4)2SO4
解析:依题意,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位置看,A、C只能处在第2周期,而B处在第3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1,则C的原子序数为x+1,B的原子序数为x+8,则有x-1+x+1=x+8,解得x=8。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N、S、F。
5 / 6(共81张PPT)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课
程 标
准 1.通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通过了解ⅡA族、ⅤA族和过渡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4、学科素养·稳提升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 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信息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了解元素信息。
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每一横行)
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
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②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即有7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为第1周
期到第7周期。除第1周期外,每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活泼金
属——碱金属开始,逐渐过渡到活泼非金属——卤素,最后
以稀有气体结束。
周期分类 短周期 长周期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起止原子序
数 1→2 3→1
0 11→1
8 19→3
6 37→54 55→8
6 87→118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周期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③周期的分类及各周期元素种数
(2)族(每一纵列)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
副族,1个0族,1个Ⅷ族。长式元素周期表中族的划分如
下表:
族分类 主族 0族 Ⅷ族 副族
数目 共7个 1个 1个 共7个
表示符
号 “罗马数字+A”如
ⅠA~ⅦA 0 Ⅷ “罗马数字+B”如
ⅠB~ⅦB
族分类 主族 0族 Ⅷ族 副族
构成元素 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
素共同构成 仅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族序数与原子
结构的关系 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列所含元素的种类最多,因为该列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共有32种元素。ⅣA族元素中有碳,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而且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所以形成化合物最多的族是 ⅣA族。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给元素设计并建造了新家——元素周期
表,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被分在了同一个楼层,具有相似性质的
元素分在了同一个单元。你瞧,元素们正在忙忙碌碌、高高兴兴地搬
进新家呢!
【交流讨论】
(1)为什么把Li、Na、K、Rb、Cs等元素编排在元素周期表的同
一主族?
提示: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按电子层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成一个纵列,为同一主族,即ⅠA族。
(2)短周期(1、2、3周期)元素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有哪些?
提示: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有三种元素:氢、
铍、铝。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1,则为氢;若族序数(或周
期数)为2,则为铍;若族序数(或周期数)为3,则为铝。
(3)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ⅡA族元素吗?
提示:不一定。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包括ⅡA族、0族元
素的氦及部分过渡元素。
(4)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是1吗?请举
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具体举例如下:
周期 ⅡA ⅢA
2、3 n n+1
4、5 n n+11
6、7 n n+25
(5)分析ⅠA族~ⅦA族上下两个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总结同
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提示: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上下两个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
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②若为ⅢA族至
ⅦA族元素,则上下两个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下周期
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1. 下列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有9个横行,分为7个周期
B. 有16个纵列,分为16个族
C. 有3个短周期,4个长周期
D. 非金属元素存在主族与副族中
解析: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列,16个
族,1,2,3周期为短周期,4,5,6,7周期为长周期,副族元素
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B. 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元素所在周期序数=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 元素所在周期序数=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解析:元素所在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C项错误。
3. 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
确的是( )
A. 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5.87
C. 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7
D. 钛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2
解析: “钛”属于金属元素,A错误;中子数为整数,且由表
中信息不能确定钛原子的中子数,B错误;47.87为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22为原子序数也是核外电子数,C错误,D正确。
分点突破(二) 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 焰色试验
1. 重要元素
(1)ⅡA族元素
元素名称 铍 镁 钙 锶 钡 镭
元素符号 Be Mg Ca Sr Ba Ra
单质的物
理性质 单质都呈亮白色,具有良好的 性
本族元素
性质 ⅡA族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 个电子,为活泼金属元
素,在自然界中都以 价化合态存在
导电
2
+2
(2)ⅤA族元素
元素名称 氮 磷 砷 锑 铋 镆
元素符号 N P As Sb Bi Mc
本族元素性
质 N、P、As是非金属元素,Sb、Bi、Mc是金属元素。
磷元素有白磷和红磷两种同素异形体
(3)过渡元素
元素 周期表中第3~12纵列中的元素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为1~2(Pd除外)
性质特点 ①全为金属元素;
②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③多数过渡元素的单质比较稳定
2. 焰色试验
(1)含义
多种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
在化学上叫作焰色试验,亦称焰色反应,这是金属元素的物
理性质。
(2)实例
如钠呈黄色,钾呈 色(观察K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
钴玻璃,以滤去黄光,排除Na元素的干扰)。
浅紫
(3)操作步骤
(4)相关问题
①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特有性质,是物理变化,与元
素的存在形态无关,即同种元素在化合态和游离态灼烧时火
焰颜色相同。
②观察K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光,排除Na的干扰。
③清洗铂丝时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的熔、沸点较高,难挥发。
④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
金属元
素 锂 钠 钾 钙 锶 钡 铜
焰色 深红 黄 浅紫 砖红 洋红 黄绿 蓝绿
1. 下列关于ⅡA族元素性质的预测正确的是( )
A. Be(OH)2和NaOH反应可生成Na[Be(OH)4]
B. Sr在常温下不能与冷水反应
C. Ra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D. ⅡA族元素的单质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解析: Be的最高化合价为+2价,而Na[Be(OH)4]中Be呈+3
价,A项错误;失电子能力:Ca<Sr,Ca在常温下能与冷水反应,
则Sr在常温下也能与冷水反应,B项错误;Ra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
的形式存在,C项错误。
2. 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下列关于砷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
B. 砷元素是第5周期的主族元素
C. 砷原子的第3个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D. 与砷同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为25
解析: 砷和氮均位于ⅤA族,最高化合价为+5价,A错误;砷
位于第4周期,B错误;砷是33号元素,原子各电子层电子数依次
为2,8,18,5,C正确;与砷同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是磷,其原
子序数为15,D错误。
3.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
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Na+
B. 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 既含有Na+,又含有K+
D. 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
解析: 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K元素的焰色为浅紫色(透过
蓝色钴玻璃观察),如果直接观察,则黄色会干扰浅紫色,无法判
断是否含有K元素,选B项。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利用元素性质、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推断元素(分析与推理)
钋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
夫皮埃尔·居里在1898年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两人
对这种元素命名为钋(原子序数为84)。钋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
之一。
1. 试推算与钋处于同一主族的上一周期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及其原子序数是 。
提示:稀有气体元素Xe、Rn的原子序数分别为54、86,54<84<
86,所以84号元素钋位于第6周期,86-84=2,即84号元素钋位于
86号元素左侧第二列,即ⅥA族。则与钋处于同一主族的上一周期
元素则位于第5周期ⅥA族,原子序数为84-32=52。
2. 推算与钋处于同一主族的下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
提示:根据“1”中分析,84号元素钋位于第6周期ⅥA族,因此下
一周期为第7周期,由于第7周期含有32种元素,因此第7周期Ⅵ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4+32=116。
3. 镭(Ra)也是居里夫妇发现的,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
素,原子序数为88。判断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提示:Ra(镭)质子数为88,则88-2-8-8-18-18-32=2,
因此R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 ⅡA族。
【规律方法】
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法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由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先画出原子结构示
意图,再确定元素位置。
(2)0族元素定位法
①明确0族元素信息
0族元素 He Ne Ar Kr Xe Rn Og
所在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②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找出与
其相邻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0族元素处于
同一周期。
③求差值定族数
a.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1或2,则该元素应处在
该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
b.若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5~1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ⅢA~ⅦA族。
c.若差其他数,则元素为过渡元素,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迁移应用】
1. 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如曾作为我国十大科技
成果之一的RN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已知该化合物中Rn+核外
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A. 第3周期ⅤA族 B. 第4周期ⅢA族
C. 第5周期ⅢA族 D. 第4周期ⅤA族
解析: 在RN中R显正化合价,故氮元素在RN中显-3价,因
此,R元素离子应为R3+,R原子应含有28+3=31个电子,其质子
数为31;第4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说明R元素为第4周期
元素;再由36-31=5,说明R元素在ⅢA族,即R为第4周期ⅢA族
元素。
2. 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
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
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15号元素在第6周期
B. 113号元素在第7周期ⅢA族
C. 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 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解析: 95号元素镅、115号元素、113号元素,原子序数都大于
86而小于118,所以都在第7周期;115号元素比118号元素原子序数
小3,应在ⅤA族,113号元素在ⅢA族;113号元素和115号元素都是
金属元素。
3. 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B、C元素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
A
B C
A. B、Mg、Si B. Be、Na、Al
C. O、P、Cl D. C、Al、P
解析: 根据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一
定在第2周期,B、C在第3周期。所以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
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7,x+9,所以2x+16=4x,解得x=8,
所以A、B、C分别是O、P、Cl。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信息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直接查得的是( )
A. 原子序数 B.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 元素符号 D.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从元素周期表中可直接获得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直接查得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周期序数就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 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为Ⅷ族
C. 元素的最高正价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D.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解析: 周期序数等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
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为
ⅢB族,含有32种元素,Ⅷ族含有12种元素,B错误;元素的最高
正价不一定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如F元素没有正价,C错误;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正确。
3. 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正确的是
( )
解析: 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为2(第1、2
周期的ⅠA族)、8或者18,A正确,D错误;序数11在第三周期
第一列,左侧没有元素,B错误;序数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侧一列,即位于0族,C错误。
4. 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ⅡA族
B. 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Ⅷ族
C. 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0族
D. 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ⅡA族
解析: 由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知,相应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
外层上有2个电子,相应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ⅡA族。
5.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
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 C
B
(1)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2)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ⅥA
F2+H2 2HF
(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解析:依题意,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
位置看,A、C只能处在第2周期,而B处在第3周期。设A的
原子序数为x-1,则C的原子序数为x+1,B的原子序数为x
+8,则有x-1+x+1=x+8,解得x=8。所以A、B、C的
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N、S、F。
2NH3+H2SO4 (NH4)2SO4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元素均位于主族与副族
B. 过渡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C. 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
D. 锕系元素有14种且均位于ⅢB族
解析:Ⅷ族元素(如铁、钴、镍等)也为金属元素,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正确;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上方,C错误;锕系元素有15种,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下列有关焰色试验或其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
B. “焰色”属于对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C. 利用焰色试验确定NaCl中是否含有KCl时必须使用蓝色钴玻璃
D. 烟花燃放中发出的“五光十色”与焰色试验有关
解析: 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
质,B错误;钠的焰色能掩盖钾的焰色,故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
蓝色钴玻璃,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 短周期共有32种元素
C. 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D. 元素周期表共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列代表18个族
解析:C ⅠA族中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短周期是指1,2,3周
期,共18种元素;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的族序
数;元素周期表共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列代表16个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
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⑧、⑨对应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B. ⑥的原子半径小于⑦的
C. 元素⑩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B族
D. ①分别与③、④、⑤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
C、④为N、⑤为O、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 Cl、⑩为
Fe。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
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Na+,A项错误;Mg的
原子半径大于Al的,B项错误;元素⑩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4周期
Ⅷ族,C项错误;H与C、N、O可以形成C2H4、CH4、N2H4、
NH3、H2O2、H2O等多种化合物,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B. X2+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X在第4周期 ⅡA族
C. 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一定是1
D.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个纵列
解析: 依据元素周期表,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A正确;
X2+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X的核外电子数为20,即X为Ca,位于
第4周期ⅡA族,B正确;同周期ⅡA族和ⅢA族原子序数差值可能为
1、11、25,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
序数( )
A. 只能是x+1
B. 可能是x+8、x+11或x+25
C. 可能是x+2
D. 可能是x+1、x+11或x+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设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
数为n,其中第1周期没有ⅡA族、ⅢA族。在第2、3周期中,ⅡA族
与ⅢA族元素相邻,所以n=x+1。在第4、5周期中,ⅡA族与ⅢA
族之间有10个纵列的过渡元素,所以n=x+10+1=x+11。在第
6、7周期中,因ⅡA族与ⅢA族之间又比第4、5周期多了镧系、锕系
元素,所以n=x+11+14=x+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X、Y、Z、R、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②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③Y与R可以形成YR与YR2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造成温室效应
的物质之一
④W与R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2∶1和1∶1的化合物甲和乙。请回
答问题: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第2周期ⅥA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氢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所以X是氢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最外层电子数是4,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Y是碳元素,R是氧元素,O与C形成CO和CO2两种化合物;W与R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2∶1和1∶1的化合物甲和乙,则W是钠元素,与O元素形成化合物Na2O、Na2O2。(1)R为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ⅥA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Y、R、W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解析:C、O、Na三种元素的原子,Na的电子层数最多,所以Na的原子半径最大,C与O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C的原子半径大于O,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关系是Na>C>O。
Na>C> 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X2R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乙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H2O 4NaOH+
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等联合发布了113号Nh、115号Mc、117号
Ts、118号Og的中文名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18号Og的同族的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6
B. 117号Ts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
C. 115号Mc在周期表的第7周期ⅤB族
D. 113号Nh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据0族元素由上到下的原子序数关系(2、10、18、
36、54、86、118)可知,四种元素均位于第7周期,118号Og为第
7周期0族元素,故其同族的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6,A正
确;117号Ts为ⅦA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最低化合价为
-1价,B正确;115号Mc为ⅤA族元素,C错误;113号Nh为ⅢA族
元素,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①位于第2周期ⅣA族
B. ①②③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C. ④的原子序数比②的大8
D.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③=⑤
解析: 根据最后一纵列为0族元素可知①为N、②为O、③为
F、④为S、⑤为Cl,因此只有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 C比B的原子序数大1
B.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元素,与C位于同一周期
C. B的原子与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的元素,与B位于同一主族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A为H,B为He,C为Li,D
为Mg。He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位于0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短周期元素X、Y、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
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X Y
W Q
A. 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 由X与Y组成的物质是酸性氧化物
C. Q得电子能力比W弱
D. 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短周期元素X、Y、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
知,X、Y处于第2周期,W、Q处于第3周期,X元素的原子内层
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为碳元
素,则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Q为氯元素,Na和S可形成类似
于Na2O2的Na2S2,A正确;CO2是酸性氧化物,CO不是,B错误;
S得电子能力比Cl弱,C错误;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
体,氧元素存在氧气、臭氧同素异形体,C、O元素都能形成多种
同素异形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某小组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规律,元素
周期表有不同的排列形式。如果将它们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
列,可形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 ”代表一种元
素,其中P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虚线相连的元素位于同一族
B. P、K、L、M、X、Y、Z都是短周期元素
C. K元素位于常规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D. M与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或
8,图中虚线相连的元素位于同一族,A正确;根据元素周期表,
分析可知P为H、K为O、L为Na、M为Mg、X为Al、Y为P、Z为
Cl,都是短周期元素,B正确;K为O元素,位于常规周期表的第
2周期ⅥA族,C错误;M为Mg,Z为Cl,M与Z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
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Q、W、R为短周期
元素,Q元素的周期数和主族序数相同。用具体的元素符号表示
物质来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Q W R
T
(1)T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Q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位置是 。
SeO3
第3周期ⅢA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由题意可知Q为Al、X为C、Y为N、Z为O、W为P、R为S、T为Se元素。(1)T的最高价是+6价,所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Q为A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YZ2在碱性溶液(含NaOH)中可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二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在碱性溶液(含NaOH)中被 NaClO 氧化为+5价,氯元素被还原为-1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NaClO+2NaOH 2NaNO3+NaCl+H2O。
2NO2+NaClO+2NaOH 2NaNO3+NaCl
+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H3WZ2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一元弱酸,其与过量NaOH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H3PO2是一元弱酸,其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2+OH- H2P +H2O。
H3PO2+OH- H2P +H2O
(4)写出由上述两种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的化学
式: 。
解析:由题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SO2。
S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X、Y、Z、Q、W、R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化学式)。
解析: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增大,一般认为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P>S>C>N>O。
Al>P
>S>C>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
次递增。A、F同主族,C、E同主族。A元素原子是所有元素中半
径最小的,B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能够与它的简单氢化物发生化
合反应生成盐,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
倍,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B元素的名称
为 。
(2)E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第4周期ⅠA族
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A、C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
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H2O2+2Fe2++2H+ 2Fe3++2H2O
解析:根据题意,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
Al元素,E为S元素,F为K元素。A、C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为H2O2,在酸性溶液中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 2Fe3++2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请用文字描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元素F的操作:
。
先用铂
丝蘸取稀盐酸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液在
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呈紫
色则含有钾元素
解析:元素F为K元素,需用焰色试验来检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物质甲是一种高能燃料,由A、B两元素组成,1 mol甲分子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请写出甲的化学式 。
解析:A、B两元素(即H、N两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
物为NH3、N2H4,因为1 mol该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8NA,则该物质为N2H4。
N2H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c、a、b、d分别是X、Y、Z、M元素的单质,e、f、g是它们
组成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e是一元强酸,f的焰
色为黄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第3周期ⅥA族
(2)a及a同主族金属单质的保存方法为
。
(3)c在d中燃烧的现象为
。
(4)X、Y、Z、M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 (填离子符号)。
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
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
出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出现白雾
S2->Cl->Na+>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c、a、b、d分别是X、Y、Z、M元素的单质,e、f、g是它们组成的化合物,e是一元强酸,则e是HCl;单质a和HCl反应生成f和c,f的焰色为黄色,说明其中含有Na元素,则单质a为Na,f为NaCl,c为H2,c和d反应生成HCl,则d为Cl2,Cl2和g反应生成HCl单质b,则g为H2S,b为S。
(4)X、Y、Z、M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分别为H+、Na+、S2-、
Cl-,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
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S2->Cl->Na+>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4 g c时,转移电子数为 。
2NA
解析: 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NaH,NaH+H2O NaOH+H2↑,每生成1个H2转移1个电子,生成4 g(即 2 mol)H2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