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阶段重点练二(范围:第三节)(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阶段重点练二(范围:第三节)(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4 11:08:59

文档简介

阶段重点练二
题组一 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推断元素
1.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d>c>b>a
C.d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向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中加入浓硫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X、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X与Z形成化合物可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3.X、Y、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原子半径大小:X<Y
C.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Z
题组二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
4.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其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小的
B.X元素原子的最高价为+6价
C.Z的原子序数是X的3倍
D.Y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Y(OH)2
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 Z
X W
A.原子半径:X<W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Z与Na形成两种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6.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乙、丙、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题组三 根据物质性质或转化关系推断元素
7.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其单质与冷水反应后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X、W为同一主族元素,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火星岩石含有W的最高价化合物:Z2WY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ⅦA族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
C.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具有黏性
D.原子半径:Z>W>Y>X
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B.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
C.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D.W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题组四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9.A、X、W、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X、W同周期, X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XH3,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D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是             。
(3)D、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离子半径关系:r(A-)      r(Li+)(填“>”“=”或“<”)。
(5)下列事实能说明W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填字母)。
A.W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W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W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6)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在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题组五 元素“位—构—性”关系的综合应用
10.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①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②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③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可能为+7价
④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⑤若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ZO3,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不为5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1.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
T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Z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W 其离子是第3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的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
(3)元素Z与元素W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字母)。
a.Z单质的熔点比W单质的低
b.Z的化合价比W的低
c.常温下Z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W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强
(4)由上述元素中的X、Y、Z组成的某剧毒化合物ZXY不慎泄漏时,消防人员通常采用喷洒过氧化氢溶液的方式处理,以减少污染。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气体,二者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阶段重点练二
1.A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若b原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a为He,与a为主族元素不符,故b原子次外层应有8个电子,即a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a为O;结合c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可确定c为Al;再结合b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可推出b可能为Na或Mg,d与a同族,则d为S。氧、硫为非金属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即金属性:Na(或Mg)>Al, A项正确;原子半径:Na(或Mg)>Al>S>O,B项错误; d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也可能是亚硫酸,为弱酸,C项错误;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O2>S,D项错误。
2.C 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则W为N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为Na元素;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加入浓硫酸,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刺激性气体为SO2,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非金属性:O>N,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A正确;Y为Na元素,X为O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正确;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SO2或SO3,为酸性氧化物,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会褪色,C错误;Z为S元素,与O同主族,与Na同周期,D正确。
3.D 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为短周期元素,则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X为C元素,Y、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原子序数分别为8和16,则Y为O元素,Z为S元素。X、Y、Z分别为C、O、S,C与O可形成CO、CO2等多种化合物,A项错误;原子半径:C>O,B项错误;非金属性:O>S,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O>H2S,C项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3<H2SO4,D项正确。
4.A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和题意可知,X为O,Y为Al,Z为S,W为Cl。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氯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小的,A正确;氧元素的最高价为+2价,B错误;硫的原子序数是16,氧的原子序数是8,16是8的2倍,C错误;铝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OH)3,D错误。
5.C 由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已知信息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可知,X、Y、Z、W分别为Si、N、O、Cl。原子半径:Si>Cl,A错误;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O,B错误;氧与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Na2O和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C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iO3<HClO4,D错误。
6.B 由戊、己的位置及二者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可判断出戊是N元素,己是O元素,则庚是F元素,丁是C元素,丙是Al元素,乙是Mg元素。甲可能是H或Li元素,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B正确;Mg(OH)2和Al(OH)3不能发生反应,C错误;F没有正价,D错误。
7.C Z单质与冷水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Z为Na,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为O,火星岩石含有W的最高价化合物为Na2WO3,则W最高价为+4价,W原子序数大于Na,W为Si,X与W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小于O,X为C。W为Si,位于第3周期ⅣA族,A错误;C的非金属性强于Si,则酸性:H2CO3>H2SiO3,B错误;O、Na、Si组成的化合物为Na2SiO3,其水溶液具有黏性,C正确;原子半径:Na>Si>C>O,D错误。
8.D 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生钝化,则A为Al单质,元素Y为Al元素,甲为硫酸或硝酸;丙是无色气体,则甲为硫酸,丙为二氧化硫,丁为水,乙为硫酸铝,丙和戊反应生成硫酸,则戊为过氧化氢;丙、丁、戊均是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元素W、X、Z应为H、O、S;综上所述,元素W、X、Y、Z分别为H、O、Al、S,甲、乙、丙、丁、戊分别为H2SO4、Al2(SO4)3、SO2、H2O、H2O2,A为Al。X为O,Y为Al,O2-和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O的核电荷数较小,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A正确;X为O,Z为S,O的非金属比S强,O2的氧化性比S单质的氧化性强,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B正确;丁为H2O,戊为H2O2,二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C正确;W的简单离子为H+,Z的简单离子为S2-,二者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H2S,因此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9.(1)第3周期ⅢA族 
(2)2Na+O2Na2O2
(3)Al(OH)3+OH-[Al(OH)4]-
(4)> (5)AC
(6)Cu+2H++H2O2Cu2++2H2O
解析:A、X、W、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X、W同周期, X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XH3,X为N元素;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则A为H、W为O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D为Na;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原子序数大于Na,处于第3周期,故E为Al。(1)E为Al,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ⅢA族。W为O元素,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Na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2Na2O2。(3)D、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Al(OH)3和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H)3+OH-[Al(OH)4]-。 (4)电子层数越多,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r(A-)>r(Li+)。(5)W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可知O比S的非金属性强,A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W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不能比较非金属性,B不选;W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由氢化物的稳定性可比较非金属性,C选。(6)Cu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
10.A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不一定为强碱,错误;②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若HnXOm为强酸,则X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则Y也为活泼非金属元素,正确;③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则Z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不一定存在最高正化合价,如F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可能为+7价,如Cl元素,正确;④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若X为P,则R一定为金属元素,错误;⑤若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ZO3,则Z的化合价为+5价,不一定为最高正化合价,如Cl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能不为5,正确。
11.(1)第3周期ⅢA族 (2C (3)Na cd
(4)NaCN+H2O2+H2ONaHCO3+NH3↑
解析:T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T为O,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为C,Y在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N,Z的M层比K层少1个电子,则Z为Na,W的离子是第3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则W为Al。(1)元素W是Al,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2)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的年代,则该同位素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符号是C。(3)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Z(Na)与元素W(Al)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Na。Z单质的熔点比W单质的低,不能从熔、沸点分析金属性强弱,a错误;Z的化合价比W的低,金属性强弱与化合价无关,只与得到电子的能力有关,b错误;常温下Z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W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说明Z(Na)的金属性比W(Al)的金属性强,c正确;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强,说明Z(Na)的金属性比W(Al)的金属性强,d正确。(4)剧毒化合物ZXY(NaCN)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气体,二者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说明气体为氨气,酸式盐为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2+H2ONaHCO3+NH3↑。
3 / 3(共33张PPT)
阶段重点练二
题组一 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推断元素
1.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
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与族序
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B. 原子半径:d>c>b>a
C. d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D.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若
b原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a为He,与a为主族元素不符,故b原子
次外层应有8个电子,即a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a为O;结合c所在
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可确定c为Al;再结合b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
子,可推出b可能为Na或Mg,d与a同族,则d为S。氧、硫为非金
属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即金属性:Na
(或Mg)>Al, A项正确;原子半径:Na(或Mg)>Al>S>
O,B项错误; d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也可能是亚硫酸,为弱酸,C项
错误;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单质的氧化
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O2>S,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
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向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中加入浓硫酸,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 X、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X与Z形成化合物可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则W为N元素;Y的原子
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为Na元素;由X、Y和Z三
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加入浓硫酸,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刺激性气体
为SO2,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非金属性:O>N,X的简单氢
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A正确;Y为Na元素,X为O元素,对应的
简单离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正确;
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SO2或SO3,为酸性氧化物,可使紫色石蕊试
液变红色,但不会褪色,C错误;Z为S元素,与O同主族,与Na同
周期,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X、Y、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的最外
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
Y的原子序数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 原子半径大小:X<Y
C. 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Z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为短周期元
素,则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X为C元素,Y、Z同主族,且Z的原
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原子序数分别为8和16,则Y为O元
素,Z为S元素。X、Y、Z分别为C、O、S,C与O可形成CO、CO2
等多种化合物,A项错误;原子半径:C>O,B项错误;非金属
性:O>S,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O>H2S,C项错误;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3<H2SO4,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W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小的
B. X元素原子的最高价为+6价
C. Z的原子序数是X的3倍
D. Y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Y(OH)2
题组二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
4.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在周期
表中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其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和题意可知,X为O,Y为Al,Z为
S,W为Cl。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氯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是最小的,A正确;氧
元素的最高价为+2价,B错误;硫的原子序数是16,氧的原子
序数是8,16是8的2倍,C错误;铝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
(OH)3,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
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 Z
X W
A. 原子半径:X<W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 Z与Na形成两种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已知信息Y、W的原子序数之和
是Z的3倍可知,X、Y、Z、W分别为Si、N、O、Cl。原子半径:
Si>Cl,A错误;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O,B错误;
氧与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Na2O和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
1∶2,C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iO3<
HClO4,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
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
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是金属元素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 乙、丙、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D. 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戊、己的位置及二者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元素,可判断出戊是N元素,己是O元素,则庚是F元素,丁是C元
素,丙是Al元素,乙是Mg元素。甲可能是H或Li元素,A错误;同
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也逐渐增强,B正确;Mg(OH)2和 Al(OH)3不能发生反
应,C错误;F没有正价,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组三 根据物质性质或转化关系推断元素
7. 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已知:X、Y、
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其
单质与冷水反应后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X、W为同一主族
元素,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火星岩石含有W的最高价化合
物:Z2WY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ⅦA族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
C. 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具有黏性
D. 原子半径:Z>W>Y>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Z单质与冷水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Z为
Na,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为O,火星岩石含有W的最高
价化合物为Na2WO3,则W最高价为+4价,W原子序数大于Na,W
为Si,X与W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小于O,X为C。W为Si,位于第3周
期ⅣA族,A错误;C的非金属性强于Si,则酸性:H2CO3>
H2SiO3,B错误;O、Na、Si组成的化合物为Na2SiO3,其水溶液具
有黏性,C正确;原子半径:Na>Si>C>O,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
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
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B.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
C. 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D. W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
生钝化,则A为Al单质,元素Y为Al元素,甲为硫酸或硝酸;丙是
无色气体,则甲为硫酸,丙为二氧化硫,丁为水,乙为硫酸铝,丙
和戊反应生成硫酸,则戊为过氧化氢;丙、丁、戊均是由W、X、
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元素W、X、Z应为H、O、S;综
上所述,元素W、X、Y、Z分别为H、O、Al、S,甲、乙、丙、
丁、戊分别为H2SO4、Al2(SO4)3、SO2、H2O、H2O2,A为Al。X
为O,Y为Al,O2-和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O的核电荷数较
小,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X为O,Z为S,O的非金属比S强,O2的氧化性比S单质的氧化性强,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Z,B正确;丁为H2O,戊为H2O2,二者所
含元素种类相同,C正确;W的简单离子为H+,Z的简单离子为S2-,
二者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H2S,因此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组四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9. A、X、W、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D同主族,X、W同周期, X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XH3,A、
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
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W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为 。
第3周期ⅢA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A、X、W、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X、W同周期, X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XH3,X为N元素;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则A为H、W为O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D为Na;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原子序数大于Na,处于第3周期,故E为Al。(1)E为Al,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ⅢA族。W为O元素,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D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Na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2 Na2O2。
2Na+O2 Na2O2
(3)D、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D、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Al(OH)3和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H)3+OH- [Al(OH)4]-。
Al
(OH)3+OH- [Al(OH)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离子半径关系:r(A-) r(Li+)(填“>”“=”
或“<”)。
解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r(A-)>r(Li+)。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下列事实能说明W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
是 (填字母)。
A. W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W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
C. W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AC  
解析:W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可知O比S的非金属性强,A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W单质比1 mol S得电子多,不能比较非金属性,B不选;W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由氢化物的稳定性可比较非金属性,C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
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在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
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Cu+2H++H2O2 Cu2++2H2O
解析:Cu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 Cu2++2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题组五 元素“位—构—性”关系的综合应用
10.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
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①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②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③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可能为+7价
④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⑤若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ZO3,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
不为5
A. 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不一定为强碱,错误;②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若HnXOm为强酸,则X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则Y也为活泼非金属元素,正确;③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价,则Z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不一定存在最高正化合价,如F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可能为+7价,如Cl元素,正确;④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若X为P,则R一定为金属元素,错误;⑤若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ZO3,则Z的化合价为+5价,不一定为最高正化合价,如Cl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能不为5,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
T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Z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W 其离子是第3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元素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解析:T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T为O,X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为C,Y在常温下,单质为
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N,Z的M层
比K层少1个电子,则Z为Na,W的离子是第3周期金属元素
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则W为Al。(1)元素W是Al,Al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
第3周期ⅢA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的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
是 。
解析: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的年代,则该同位素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符号是 C。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元素Z与元素W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
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字母)。
a.Z单质的熔点比W单质的低
b.Z的化合价比W的低
c.常温下Z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W单质在加热条
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强
Na 
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Z(Na)与元素W(Al)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Na。Z单质的熔点比W单质的低,不能从熔、沸点分析金属性强弱,a错误;Z的化合价比W的低,金属性强弱与化合价无关,只与得到电子的能力有关,b错误;常温下Z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W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说明Z(Na)的金属性比W(Al)的金属性强,c正确;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强,说明Z(Na)的金属性比W(Al)的金属性强,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由上述元素中的X、Y、Z组成的某剧毒化合物ZXY不慎泄
漏时,消防人员通常采用喷洒过氧化氢溶液的方式处理,以
减少污染。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气体,二者的水溶液
均呈碱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N+H2O2+
H2O NaHCO3+NH3↑
解析:剧毒化合物ZXY(NaCN)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气体,二者的水溶液均呈碱性,说明气体为氨气,酸式盐为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2+H2O NaHCO3+NH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