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京改版八年级语文(上)《谈骨气》课件 (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京改版八年级语文(上)《谈骨气》课件 (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3 10:0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谈骨气》

吴 晗 学习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清课文的说理层次,学习本文用事实作论据的论证方法。 ????2.积累孟子的名句及文天祥的诗句。 ????3.课堂练习。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故事、朗读、比较、举例等方法加深对本文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思考,了解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吴晗(1909-1969年):著名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 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吴晗(1909-1969年)浙江义乌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把他关进监狱,进行百般摧残和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折不弯,表现了革命者刚直不阿的骨气。1969年10月11日含冤逝世。议论文文体知识1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 ??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3议论文基本结构是: (1)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总----分---总 (3)亮明观点------证明观点------总结观点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吴晗为让广大人民了解祖国的历史,学习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做有骨气的人,去克服困难,奋勇前进,撰写了这篇杂文。
故事1:不跪的中国人:这则诗讲述的是1995年3月7日的下午,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到了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刚刚趴在工作台上迷糊了几分钟,不料外国女老板走进了车间,紧接着是一阵辱骂,之后她又厉声说道:“工人排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他质问道:“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他于是把工作卡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这个宁愿失去工作也不跪地中国人叫孙天帅。有人认为,孙天帅一气之下丢了这份好工作,太莽撞,太不明智!那么你们又怎样认为呢?故事2:在自尊和高薪之间,孙天帅选择了前者。我认为他是一位有骨气的小伙子。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本文的作者吴晗本人也是个有骨气的人。补充介绍有关材料:吴晗(1909-1969年):著名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知识积累1、给划线字注音。 吴晗?(hán)?富贵不能淫??(??yín??)???????嗟来之食??(??jiē?)????????拘囚?(?jū??qiú??)????慷慨?(??kāng??kǎi?)?????吆喝??(?yāo??he?)?高官厚禄??(??lù??)2、解释划线词语。 富贵不能淫:迷惑???????????????? 高官厚禄:古代官吏的薪水 拘囚:把人逮捕关押在监牢里 汗青:指史册 拍案而起:桌子 横眉:形容怒目而视文章结构:根据“引论-本论-结论”的思路,可将本文划分为哪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4):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对“骨气”做初步解释。 第二部分(5-9):列举事例,证明我们中国的确有许多有骨气的人。第三部分(10):阐明提倡骨气的积极意义。“是”起强调作用,体现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论点: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5----9)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为什么课文题目《谈骨气》不是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2段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第二自然段孟子的话: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5----9)告诉我们什么样是有骨气,引用孟子的话解释有骨气的含义。
3、4段读3、4段,思考:这两节文字与论点有什么关系?
最后一段课文最后一段指出无产阶级的骨气是什么?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用简洁的话概括三个论据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5----9)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这三个论据属于议论文中的 论据事实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飘零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嗟,来食!”人格不受尊重不吃嗟来之食的原因是?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成语故事:嗟来之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家境富裕的黔(qián)敖(áo)见此情景,便在路边备饭,准备施舍给过路的饥民。一天,有一个面黄肌瘦的饥民无力地垂着双手,拖着破鞋,一瘸(qué)一拐,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眼看就要饿晕了。黔敖看到后,左手拿着饭,右手端着汤,用轻蔑的口气大声吆喝道:“喂,过来吃呀!”那位饥民抬起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没好气的饭才落到这步田地的。”黔敖听了连忙道歉,但那位饥民最终还是坚持不吃而饿死了。 明知敌人要杀他,他毫不退却,在被害前的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
闻一多 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威武不能屈提问: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选取这三个人的事例有代表性吗?列举的三个人物能否顺序颠倒?——文天祥是丞相,穷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是民主战士,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什么阶层的人士都有,很有代表性;同时,三个事例按顺序证明了孟子的三句话,围绕中心论点,所以很有说服力。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划出其中的记叙部分,并结合下列事例思考: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区别?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1)道理论证:孟子的话,意思是说,高官厚禄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困苦不能改变他的行,强暴武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就是大丈夫的气概。作者用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并与下文列举的三个例子相照应。(2)举例论证: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高官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文天祥历受折磨坚拒高官诱降,而忠贞之心毫不惑乱。从容就义,从而论证了“富贵不能淫”。
此例也就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论证了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思考: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的有什么不同?(1)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记叙出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描写人物,把人物的经历表现出来。在记叙文中,运用记叙方法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所写的人和事获得清晰的印象和正确的理解。(2)在议论文,记叙常作为论据,用它来论证观点,它与证论点为准。如本课中所选三个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议论文中的记叙只强调选择性,不强调完整性。有关文天祥,闻一多的事迹很多,这里只根据需要,选择有关部分记叙,而其他方面则概不涉及。另外,议论文中的记叙一般都是概括的,以说清楚事例为准,而不必像记叙文中的记叙,靠详细描述来打动读者。总结提出论点事例论证总结归纳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富贵不能淫一文天祥 古(士大夫)
贫贱不能移一不食嗟来之食 ↓ (平民)
威武不能屈一闻一多 今 (知识分子)无产阶级骨气 发出号召扩展 在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岂止三个。从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中,你还了解哪些有骨气的事例?请为课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文天祥( 1236-1283 ):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南宋灭亡,文天祥兵败被俘,统治者念其才华,以高官厚禄、威胁利诱、对其软硬兼施,迫其投降,但文天祥凛然正气,以诗《过零丁洋》做答,其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伟大志向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闻一多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英勇无畏的民主革命斗士,历史学家吴晗称他为“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1日,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5日,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发表《最后一次讲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当晚即遭杀害。返回补充事实论据(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苏武“留胡节不辱”
(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3)威武不能屈——李公仆,江姐,刘胡兰,夏明翰,叶问,陈真 课堂讨论:
小王同学一次因打架违反校规,被老师批评不服气,并与老师顶嘴,不承认自己错误,有同学说小王真有骨气。
让我们思考一下,小王这种行为是不是有骨气的表现?有骨气 ≠ 江湖义气结束语回望过去,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正是因为祖先“有骨气”才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再看今朝,国际上的各种竞争异常惨烈,可我们依然是有骨气的,我们团结一致,排除万难,昂扬的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我们21世纪的中学生更应当做有骨气的中国人,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练习测试
一、 阅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并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二、解释文中引述孟子的话,并对下面句中加黑的词作出明确的解释:“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答案: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激励鼓舞民心
2.淫:迷惑。移:改变志向。屈:屈服。孟子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不因贫穷低贱而改变志向,在权势、压力面前不屈服,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三、文中举了哪些具体事例?从那几个角度论证论点?
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口
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角度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四、选择题1.富贵不能淫
  A.富贵了不能骄纵。B.富贵了不能因之而知施淫威。C.富贵了不能迷惑。
2.贫贱不能移
  A.贫贱不能四处流浪。B.贫贱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C.贫贱不能使他迁移它乡。
3.威武不能屈
  A.威武的人是不会屈服的。B.不因为自己威武而使别人觉得懦弱。C.威武不能使他屈服。答案:1C;2B;3C作业布置:
1、收集一些关于有骨气的名人名言。
2、为你心目中有骨气的人写一首赞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