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知道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为简单,并能够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知道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为简单,并能够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自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苹果卡片、梨形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境图导入
1、展示书上第4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分别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中小朋友玩的游乐设施,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过山车、小火车、小飞机、骑木马、快乐便利店等。
2、①坐过山车的小朋友有多少人?②坐小火车的有多少人?③坐小飞机的有多少人?
……
通过展示书上关于游乐场所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思考
2、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我们想知道图中各种游乐设施中小朋友的人数,应该怎样做呢?
2、一架小飞机坐3个人,5架小飞机共坐了多少人?用我们以前的加法应该是怎样做的?
3、一个车厢里坐6人,4个车厢共有多少人?
4、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5、上面的算式中都只有几个数相加,那如果我们要算
6+6+6+......+6+6
50个6
2+2+2+2+......+2+2
50个2
呢?是不是很麻烦?
在数学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在板书相同加数的乘法算式的时候,要介绍乘号。
用乘法算式来表示相同加数的加法是不是很简便?请同学们把其他加法算式的相应乘法算式写出来,并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来,看是否正确。
8、那这两道题是不是很简单了呀,谁能来说说
6+6+6+......+6+6
50个6
2+2+2+2+......+2+2
50个2
9、我们已经知道了乘号,那乘号两边的数和等号后面的数是不是也应该有个名字呢?乘号两边的数叫作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作积。
1、把他们加起来,就能知道他们各有多少人。
2、一架飞机3人,一共有5架飞机,就有5个3相加,用算式表示是
3+3+3+3+3=15
( )个6
6+6+6+6=24
( )个( )
2+2+2+2+2+2+2=14
是很麻烦
6、2+2+2+2+2+2+2=14乘法算式:
2×7=14读作2乘7
等于14。或7×2=14读作7乘2等于14。
7、3+3+3+3+3=15乘法算式: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或5×3=15读作:5乘3等于15。
6+6+6+6=24乘法算式:
6×4=24读作:6乘4等于24。
或4×6=24读作4乘6等于24。
8、50×6或6×50
50×2或2×50
9、3+3+3+3+3=15
3×5=15或
5 × 3 = 15
. . .
. . .
. . .
乘数 乘数 积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复习学过的加法,并在这些题中,逐步让学生体验大量的相同的数相加用加法已经有些麻烦了,由此来激起学生学习简便方法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乘法的乐趣。
3、动手操作,主动思考
每组摆3个苹果,摆4组;每组摆5个梨,摆3组并把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写出来
加法算式3+3+3+3 乘法算式3×4或4×3
加法算式5+5+5
乘法算式5×3或3×5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思考,加强理解能力。
4、整理新知,加强记忆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什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举几个例
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算式更为简便。
同学们坐的位置,一排坐6个人,一共坐了7排,班上共有多少人?
回忆新知,加强记忆,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并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课后练习,巩固新知
书上第48页做一做第1、2、3题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15
乘法算式:3×5=15读作:3乘5等于15
或5×3=15读作:5乘3等于15
6+6+6+6=24
乘法算式:6×4=24读作:6乘4等于24 3+3+3+3=12 5+5+5=15
或4×6=24读作4乘6等于24 3×4或4×3 5×3或3×5
2+2+2+2+2+2+2=14
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
或7×2=14读作7乘2等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