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14 22: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描写的天气是( )。
A.多云 B.雨天 C.晴天
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构造,也有不同的用途
B.不同类型的温度计,结构是一样的
C.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可以混淆使用
3.某地晴天14时测得的气温是30℃,那么当天20时的气温可能是( )。
A.高于30℃ B.低于30℃ C.等于30℃
4.下列( )组的容器测量同一时间的降水量,结果相同。
A. B. C.
5.放学了,小明迎风走路回家觉得很困难,此时风力属于( )级。
A.4 B.5 C.6
6.谚语“天有城堡云,地有雷雨临”中的“城堡云”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纤维羽毛状的云 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7.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给水加热 B.用风吹 C.使空气湿润
8.千岛湖最令市民骄傲的是“雾”和“水”,千岛湖面上的薄雾是( )。
A.小水珠 B.水蒸气 C.小冰晶
9.夏天,可乐等玻璃瓶装饮料不能放人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这是因为( )。
A.冷冻后饮料变质 B.冷冻后口感不好 C.可乐结冰体积变大
10.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
A.用打火机 B.用火柴 C.用已经燃着的酒精灯
11.给水加热直到沸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上方产生的水雾是水蒸气
B.沸腾时水中产生很多的气泡
C.水的温度达到70℃就开始沸腾
12.用温度计测量一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分钟后,烧杯里的冰还没有全部熔化,这时温度计的读数( )。
A.低于0℃ B.等于0℃ C.超过0℃
13.同样条件下,下面哪一种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
A.冰糖粉末 B.小块冰糖 C.大块冰糖
1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中的是( )。
A.冰糖和沙 B.白糖和味精 C.面粉和白糖
15.在探究“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我们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加快溶解,下列操作有误的是( )。
A.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B.快速用力搅拌,减少实验时间
C.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
二、连线题。(共12分)
请把下面实验仪器及其名称用线连起来。
滴管 三脚架 酒精灯 试管 烧杯 漏斗
三、科学探究。(共58分)
1.小明全家计划寒假去海南三亚旅游,他根据三亚的天气预报,准备出行的物品。(每空3分,共15分)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3日 2月14日 2月15日
17~24℃ 18~23℃ 22~25℃ 22~28℃ 20~26℃
东北风5~6级 东北风4~5级 东风3~4级 东风3~4级 东北风4~5级
(1)小明去海南三亚所带衣服最合适的是( )。
A.呢大衣、线衣 B.衬衫、薄外套 C.羽绒服、围巾
(2)表格中2月13日天气符号表示的是( )。
A.阴有雨 B.多云 C.晴
(3)2月14日的气温明显高于2月11日,可能是因为( )。
A.光照强 B.风力大 C.降雨多
(4)小明分析天气预报,认为这一周风力情况是( )。
A.有风、能吹断树枝 B.无风、炊烟直冲天 C.有风、能使树叶摇动
(5)天气预报显示一天当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其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12时左右 C.14时左右
2.酒精灯的使用。(每空3分,共21分)
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在水的沸腾实验和蒸发实验中都用到。
(1)请在图中写出酒精灯火焰各部分的名称。
(2)酒精灯里装的液体是( )。
(3)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火焰的( )。
A.① B.② C.③
(4)在加热蒸发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蒸发皿加热
B.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加热后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
(5)使用酒精灯时,要避免将酒精洒到外面,是因为酒精( )。
A.具有腐蚀性 B.易燃 C.有毒
3.变化多端的水。(每空3分,共9分)
小科在一根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然后将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再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1)当试管中的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A.长时间保持在100℃ B.长时间保持在0℃ C.会越来越低
(2)当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在冰面处做好标记,该标记和结冰前水面的标记比较,( )。
A.冰面的标记更高 B.结冰前水面的标记更高 C.两个标记在同一高度
(3)实验时,小科在碎冰中加人食盐,这是为了( )。
A.使烧杯中碎冰变咸
B.加速碎冰熔化,使周围温度更低
C.减慢碎冰熔化,保持较低温度
4.“厨房”大探究。[第(5)题1分,其余每空3分,共13分]
明明学习了“溶解”的相关知识,他想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明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1)明明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人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 )。
A.粗盐 B.细盐 C.两者一样
(2)把食盐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食盐的状态是( )。
A.漂浮在水面上 B.沉入水底,没发生变化 C.沉入水底,慢慢消失
(3)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明明决定做“50毫升水中分别能溶解多少克粗盐和细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明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4)明明在做“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选择要(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5)做完实验后,明明把这两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光能直接晒到,过两天再去观察,明明会发现 。
教科版三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描写的天气是( C )。
A.多云 B.雨天 C.晴天
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构造,也有不同的用途
B.不同类型的温度计,结构是一样的
C.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可以混淆使用
3.某地晴天14时测得的气温是30℃,那么当天20时的气温可能是( B )。
A.高于30℃ B.低于30℃ C.等于30℃
4.下列( C )组的容器测量同一时间的降水量,结果相同。
A. B. C.
5.放学了,小明迎风走路回家觉得很困难,此时风力属于( C )级。
A.4 B.5 C.6
6.谚语“天有城堡云,地有雷雨临”中的“城堡云”是( A )。
A.大团、堆积的云 B.纤维羽毛状的云 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7.下列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C )。
A.给水加热 B.用风吹 C.使空气湿润
8.千岛湖最令市民骄傲的是“雾”和“水”,千岛湖面上的薄雾是( A )。
A.小水珠 B.水蒸气 C.小冰晶
9.夏天,可乐等玻璃瓶装饮料不能放人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这是因为( C )。
A.冷冻后饮料变质 B.冷冻后口感不好 C.可乐结冰体积变大
10.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B )。
A.用打火机 B.用火柴 C.用已经燃着的酒精灯
11.给水加热直到沸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沸腾时,上方产生的水雾是水蒸气
B.沸腾时水中产生很多的气泡
C.水的温度达到70℃就开始沸腾
12.用温度计测量一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分钟后,烧杯里的冰还没有全部熔化,这时温度计的读数( B )。
A.低于0℃ B.等于0℃ C.超过0℃
13.同样条件下,下面哪一种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A )。
A.冰糖粉末 B.小块冰糖 C.大块冰糖
1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中的是( B )。
A.冰糖和沙 B.白糖和味精 C.面粉和白糖
15.在探究“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我们用玻璃棒来进行搅拌加快溶解,下列操作有误的是( B )。
A.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B.快速用力搅拌,减少实验时间
C.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
二、连线题。(共12分)
请把下面实验仪器及其名称用线连起来。
滴管 三脚架 酒精灯 试管 烧杯 漏斗
三、科学探究。(共58分)
1.小明全家计划寒假去海南三亚旅游,他根据三亚的天气预报,准备出行的物品。(每空3分,共15分)
2月11日 2月12日 2月13日 2月14日 2月15日
17~24℃ 18~23℃ 22~25℃ 22~28℃ 20~26℃
东北风5~6级 东北风4~5级 东风3~4级 东风3~4级 东北风4~5级
(1)小明去海南三亚所带衣服最合适的是( B )。
A.呢大衣、线衣 B.衬衫、薄外套 C.羽绒服、围巾
(2)表格中2月13日天气符号表示的是( B )。
A.阴有雨 B.多云 C.晴
(3)2月14日的气温明显高于2月11日,可能是因为( A )。
A.光照强 B.风力大 C.降雨多
(4)小明分析天气预报,认为这一周风力情况是( C )。
A.有风、能吹断树枝 B.无风、炊烟直冲天 C.有风、能使树叶摇动
(5)天气预报显示一天当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其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C )。
A.日出前后 B.12时左右 C.14时左右
2.酒精灯的使用。(每空3分,共21分)
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在水的沸腾实验和蒸发实验中都用到。
(1)请在图中写出酒精灯火焰各部分的名称。
(2)酒精灯里装的液体是( 酒精 )。
(3)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火焰的( A )。
A.① B.② C.③
(4)在加热蒸发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C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蒸发皿加热
B.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加热后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
(5)使用酒精灯时,要避免将酒精洒到外面,是因为酒精( B )。
A.具有腐蚀性 B.易燃 C.有毒
3.变化多端的水。(每空3分,共9分)
小科在一根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然后将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再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1)当试管中的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
A.长时间保持在100℃ B.长时间保持在0℃ C.会越来越低
(2)当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在冰面处做好标记,该标记和结冰前水面的标记比较,( A )。
A.冰面的标记更高 B.结冰前水面的标记更高 C.两个标记在同一高度
(3)实验时,小科在碎冰中加人食盐,这是为了( B )。
A.使烧杯中碎冰变咸
B.加速碎冰熔化,使周围温度更低
C.减慢碎冰熔化,保持较低温度
4.“厨房”大探究。[第(5)题1分,其余每空3分,共13分]
明明学习了“溶解”的相关知识,他想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明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1)明明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人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 B )。
A.粗盐 B.细盐 C.两者一样
(2)把食盐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食盐的状态是( C )。
A.漂浮在水面上 B.沉入水底,没发生变化 C.沉入水底,慢慢消失
(3)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明明决定做“50毫升水中分别能溶解多少克粗盐和细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明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B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4)明明在做“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选择要( A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5)做完实验后,明明把这两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太阳光能直接晒到,过两天再去观察,明明会发现 两个杯子里的水都减少了,且杯底都有白色颗粒析出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