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1节 电磁波的产生(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第1节 电磁波的产生(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14 11:12:08

文档简介

第1节 电磁波的产生
1.(多选)关于电磁场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与是否有闭合电路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变化的电场
C.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场,即电磁场
D.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
2.(多选)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教室中亮着的日光灯周围空间必有磁场和电场
B.打点计时器工作时周围必有磁场和电场
C.恒定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激发恒定的电场
D.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3.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放电完毕的瞬间(  )
A.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B.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C.电场能刚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
D.磁场能刚好向电场能转化完毕
4.(多选)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为f,则(  )
A.电容器内电场变化的频率为f
B.电容器内电场变化的频率为2f
C.电场能和磁场能转化的频率为f
D.电场能和磁场能转化的频率为2f
5.要想增大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 B.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
C.增加线圈的匝数 D.在线圈中插入铁芯
6.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L不变,C可调,要使振荡的频率从700 Hz变为1 400 Hz,则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
A.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4倍B.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C.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 D.把电容减小到原来的
7.如图所示,在LC振荡电路中(理想情况),某时刻上部分电路中电流方向向右,且电流正在增大,则该时刻(  )
A.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
B.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
C.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
D.线圈和电容器两边的电压可能不等
8. (多选)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  )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大
D.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9.如图所示,L为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已知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T,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S断开时开始计时,当t=时,L内部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的方向分别为(  )
A.向下、向下 B.向上、向下
C.向上、向上 D.向下、向上
10.(多选)如图所示,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绕在铁芯上的理想线圈电感为L,其直流电阻为零。开始电路中开关S1断开,S2闭合。在t=t1时刻,断开S2,闭合S1,此后回路中出现了振荡电流。若不计电磁波的辐射能量,电路中电阻的存在不会影响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S1的瞬间,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B.t1+π时刻,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
C.t1+π时刻,电感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为零
D.电路最后达到的状态是R两端的电势差恒为零
11.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为25 mH,直流电阻为零,电容器C的电容为40 μF,灯泡D的规格是“4 V 2 W”。开关S闭合后,灯泡正常发光,S断开后,LC中产生振荡电流。若从S断开开始计时,求:
(1)当t=×10-3 s时,电容器的右极板带何种电荷;
(2)当t=π×10-3 s时,LC回路中的电流大小。
12.在LC振荡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L=2.5 mH,电容C=4 μF,则:
(1)该回路的周期是多少?
(2)设t=0时,电容器上电压最大,在t=9.0×10-3 s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这时电容器处在充电过程还是放电过程?
第1节 电磁波的产生
1.ABC 恒定的电场周围不存在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不存在电场,故D错误;由电磁理论知识可知A、B、C正确。
2.ABD 日光灯、打点计时器都通有交流电,交流电周围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会激发电场,A、B正确;恒定的电场不激发磁场,恒定的磁场不激发电场,C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D正确。
3.C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放电的过程是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的过程,电容器放电完毕,则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故选项C正确。
4.AD 电场能和磁场能是标量,只有大小在做周期性变化,所以电场能和磁场能转化的周期是电磁振荡周期的一半,转化的频率为电磁振荡频率的两倍;电容器内电场变化的频率等于电磁振荡的频率。选项A、D正确。
5.A 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f=,要想增大频率,应该减小电容C,或减小线圈的自感系数L,再根据C=可知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电容减小,A正确;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电容不变,B错误;增加线圈的匝数、在线圈中插入铁芯,自感系数增大,频率减小,C、D错误。
6.D 由题意可知,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就变为原来的,由T=2π知,L不变,当C=C0时符合要求,其中C0为原电容,故D正确。
7.A 通过图示电流方向,且电流正在增大,知电容器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振荡电流增大,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正在减小,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故B、C错误,A正确;由图可知,此时线圈和电容器两边的电压相等,故D错误。
8.BCD 由于题目中未标明电容器两极板带电情况,可分两种情况讨论。若该时刻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可知电容器处于放电阶段,电流增大,磁场增强,故C正确,A错误;若该时刻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可知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电流在减小,故B正确;由楞次定律可判定D正确。
9.A 开关S闭合时,由于线圈直流电阻不计,故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零,电容器不带电。当开关S断开时,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流不能立即减小为零,对电容器开始充电,当t=时,线圈中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从上往下看),由安培定则可知,此时L内部磁感应强度方向向下,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电场方向向下,故选项A正确。
10.AD 闭合S1的瞬间,电容器开始放电,此时放电电流为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故A正确;t1+π时刻,即经历,电容器刚好反向充电结束,电容器带电荷量不为零,此时充电电流为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故B、C错误;振荡电路中电阻R产生焦耳热,能量逐渐减少,直至不再振荡,电路最后达到的状态是R两端的电势差恒为零,故D正确。
11.(1)正电荷 (2)0.5 A
解析:(1)S断开后,LC中产生振荡电流,一开始在闭合回路中的方向为顺时针,振荡周期T=2π=2π s=2π×10-3 s,则t=×10-3 s=时,电容器充电完毕,右极板带正电荷。
(2)开关S闭合后,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
I== A=0.5 A,
当t=π×10-3 s=时,LC回路中的电流达到反向最大,即I=0.5 A。
12.(1)6.28×10-4 s (2)减小 充电过程
解析:(1)由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可得T=2π=2×3.14× s=6.28×10-4 s。
(2)因为t=9.0×10-3 s大约相当于14.33个周期,而<0.33T<,由电磁振荡的周期性知,当t=9.0×10-3 s时,LC回路中的电磁振荡处于第二个的变化过程中。
t=0时,电容器上电压最大,极板上电荷量最多,电路中电流值为零,回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第一个内,电容器放电,电流由零增至最大;第二个内,电容器充电,电流由最大减小到零。
显然,在t=9.0×10-3 s时,即在第二个内,线圈中的电流在减小,电容器正处在充电过程中。
3 / 3第4章 电磁波
第1节 电磁波的产生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能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 2.知道电磁波的产生。 3.知道什么是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知道LC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
科学思维 1.能用电磁振荡解释电场能与磁场能的相互转化。 2.分析振荡电路中电荷量q、电场强度E、电流i、磁感应强度B及能量的对应关系
科学态度 与责任 能体会物理学对统一性的追求,能体会理论预言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实验证据对新理论的支持
知识点一 麦克斯韦的预言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    (如图甲所示)。
(2)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    (如图乙所示)。
2.电磁场:交变的电场周围产生频率   的交变的   ,交变的磁场周围产生频率   的交变的   。交变的电场和交变的磁场相互联系在一起,会在空间形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
3.电磁波:在空间中交替变化并传播出去的     就形成了电磁波。
知识点二 赫兹实验
1.实验原理示意图
2.实验现象:当感应线圈两极间有火花跳过时,环的间隙处也有火花跳过。
3.现象分析:火花在A、B间来回跳动时,在周围空间建立了一个迅速变化的电磁场,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    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当电磁波经过接收线圈时,导致接收器产生感应电动势,使接收器两球间隙处产生电压;当电压足够高时,两球之间就会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4.实验结论与意义:赫兹证明了    的存在,证明了      的预言,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知识点三 电磁振荡
1.振荡电流:大小和   都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振荡电路:产生      的电路。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器C所组成的电路就是一种基本的振荡电路,称为        ,如图所示。
3.电磁振荡: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电路中的电流、与振荡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也周期性交替   ,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   。
4.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电磁振荡的周期T:完成一次         的时间。
(2)电磁振荡的频率f:一段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这段时间之比。
(3)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①公式:T=     ,f=。
②单位:周期(T)、频率(f)、自感(L)、电容(C)的单位分别是    、赫兹(Hz)、     、法拉(F)。
【情景思辨】
 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S掷向2,使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电路中就会产生振荡电流。
(1)恒定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又产生电场。(  )
(2)变化的磁场会产生变化的电场。(  )
(3)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  )
(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5)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6)LC振荡电路中,线圈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零。(  )
(7)L和C越大,电磁振荡的频率越高。(  )
要点一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探究】
如图所示,磁铁相对闭合线圈上、下运动时,闭合线圈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是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能否说明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如果没有闭合线圈,情况会怎样?
【归纳】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
(2)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3)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2.对电磁场的理解
(1)电磁场的产生: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的电磁场一环套一环,如图所示。
(2)电磁场并非简单地将电场、磁场相加,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电磁场示意图中,电场E和磁场B均为矢量,在空间相互激发时,相互垂直,以光速c在空间传播。
【典例1】 (多选)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尝试解答                      
                      
  
1.在下图所示的四种磁场中能产生恒定电场的是(  )
2.某一固定面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在它周围空间产生的电场中的某一点电场强度E应是(  )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要点二 电磁振荡的变化规律
【探究】
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从此时起,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线圈中是否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产生什么效果?线圈中的电流怎样变化?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当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时,是否会对电容器充电?此时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
【归纳】
1.振荡电流、极板带电荷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2.LC电路振荡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带电荷量 q 电场 强度 E 电压 u 电场 能E电 电流 i 磁感应强 度B 磁场 能E磁
0~电 容器放电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t= 时刻 0 0 0 0 最大 最大 最大
~ 反向充电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t= 时刻 最大 最大 最大 最大 0 0 0
~ 反向放电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t= 时刻 0 0 0 0 最大 最大 最大
~T 电容器 充电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典例2】 如图所示,L是直流电阻可以忽略的电感线圈,LC振荡电路工作时的周期为T,在t=0时断开电键K,则在0到这段时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容器C放电,A板上正电荷逐渐减少,LC回路中电流逐渐增大,当t=时电流达到最大
B.电容器C放电,A板上正电荷逐渐减少,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t=0时放电电流最大
C.电容器C被充电,B板上正电荷逐渐增多,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到t=时电流为零
D.电容器C被充电,A板上正电荷逐渐增多,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到t=时电流为零
尝试解答                      
                      
                      
                      
                      
1.(多选)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中,已知某时刻电流i的方向指向A板,且正在增大,则(  )
A.B板带正电
B.A、B两板间的电压在减小
C.电容器C正在充电
D.电场能正在转化为磁场能
2.(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把通过P点向右的电流规定为i的正方向,则(  )
A.0至0.5 ms内,电容器C正在充电
B.0.5 ms至1 ms内,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1 ms至1.5 ms内,Q点比P点电势高
D.1.5 ms至2 ms内,磁场能在减少
要点三 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探究】
振荡电路如图所示,则:
(1)如果仅将线圈更换为自感系数L更大的线圈,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S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线圈的“阻碍”作用是否也更大?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会长些还是短些?
(2)如果仅将电容器更换为电容C更大的电容器,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否增大?再将开关S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放电时间是否相应地变长?
【归纳】
 对“LC振荡电路”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的理解
(1)LC振荡电路的周期、频率都由电路本身的特性(L和C的值)决定,与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的多少、极板间电压的高低、是否接入电路中等因素无关,所以称为LC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2)电感L和电容C在LC振荡电路中既是能量的转换器,又决定着这种转换的快慢,L或C越大,能量转换时间也越长,故固有周期也越长。
(3)电路中的电流i、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的变化周期等于LC电路的振荡周期,即T=2π,在一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其变化周期也等于振荡周期,即T=2π,极板上电荷的电性在一个周期内改变两次;电场能、磁场能也在做周期性变化,但是它们的变化周期是振荡周期的一半,即T'==π。
【典例3】 要增大LC振荡电路的频率,可采取的办法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
B.减少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C.在线圈中放入软铁棒
D.减少线圈匝数
尝试解答                      
                      
  
1.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所需的最短时间是(  )
A. B.
C.π D.2π
2.(多选)LC振荡电路在t1和t2时刻自感线圈中磁感线方向和电容器中极板带电情况如图所示,若t2-t1=,则(  )
A.在t1时刻电容器正充电
B.在t2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正在增强
C.在t1时刻电路中电流正在增大
D.在t2时刻自感线圈中磁场正在增强
要点回眸
1.关于电磁理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磁场不是一种物质
B.静止的电荷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
C.稳定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
D.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互相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2.有关电磁场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B.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3.(多选)如图所示,L为一电阻可忽略的线圈,D为一灯泡,C为电容器,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灯泡D正常发光。现突然断开S,并开始计时,能正确反映电容器a极板上电荷量q及LC回路中电流i(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q为正值表示a极板带正电)(  )
4.(多选)在超声波悬浮仪中,由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信号,通过压电陶瓷转换成同频率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最终实现小水珠的悬浮。若LC振荡电路某时刻线圈中的磁场及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电容器的电压正在增大
B.此时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C.在线圈中插入铁芯,LC振荡电路的频率减小
D.增大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LC振荡电路的频率减小
第1节 电磁波的产生
【基础知识·准落实】
知识点一
1.(1)电场 (2)磁场 2.相同 磁场 相同 电场 电磁场
3.电磁场
知识点二
3.电磁波 4.电磁波 麦克斯韦
知识点三
1.方向 2.振荡电流 LC振荡电路 3.变化 转化
4.(1)周期性变化 (3)①2π ②秒(s) 亨利(H)
情景思辨
(1)× (2)× (3)√ (4)√ (5)√ (6)√ (7)×
【核心要点·快突破】
要点一
知识精研
【探究】 提示:磁铁上、下运动时,闭合线圈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说明电荷受到静电力作用。闭合线圈处在电场中,又因磁铁上、下运动使线圈处在变化的磁场中,这表明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了电场。如果没有闭合线圈,该处仍会产生电场。
【典例1】 BD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对此理论全面正确理解为:不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周围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也可产生不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的规律与上相似。由此可知,选项B、D正确。
素养训练
1.C A中磁场不变,则不会产生电场,故A错误;B中磁场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则不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故B错误;C中磁场随时间均匀变化,则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故C正确;D中磁场随时间非均匀变化,则会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故D错误。
2.C 由图像可知磁通量Φ随时间t均匀变化,而Φ=BS,所以磁场是均匀变化的,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C正确。
要点二
知识精研
【探究】 提示: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电流逐渐增大,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线圈中电流减小时,对电容器充电,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
【典例2】 C 开关闭合时,通过L的电流从上往下,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在t=0时断开电键K,则在0到这段时间内,则电容器C被充电,B板上正电荷逐渐增多,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到t=时电流为零,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素养训练
1.ABD 电流i正在增大,磁场能增大,电容器在放电,电场能减小,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选项C错误,D正确;由题图中i方向可知B板带正电,选项A正确;由于电容器放电,电荷量减少,两板间的电压在减小,选项B正确。
2.CD 由题图乙知0至0.5 ms内i在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A错误;0.5 ms至1 ms内,电流在减小,为充电过程,电流方向不变,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B错误;在1 ms至1.5 ms内,为放电过程,电流方向改变,Q点比P点电势高,C正确;1.5 ms至2 ms内为充电过程,磁场能在减少,D正确。
要点三
知识精研
【探究】 提示:(1)“阻碍”作用更大;放电时间变长。
(2)带电荷量增大;放电时间变长。
【典例3】 D 由LC振荡电路的频率公式f=和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C=知,当增大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时,C增大,f减小。减少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影响C,即f不变。在线圈中放入软铁棒,L增大,f减小。减少线圈匝数,L减小,f增大。故选D。
素养训练
1.B LC振荡电路的周期T=2π,其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的最短时间为t=,所以t=,故B正确。
2.BC 由t2-t1=知t2-t1=,从题图可看出t1、t2两个时刻自感线圈处的电流都是从左向右穿过自感线圈,t1时刻与电容器放电电流方向相同,故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只要是放电,振荡电流就是增大的,A错误,C正确;t2时刻,电流从左向右通过自感线圈,与电容器放电电流方向相反,所以t2时刻电容器在充电,随着极板上电荷增多,两极板间电场增强,B正确;由于充电过程振荡电流总是减小的,则t2时刻线圈中磁场正在减弱,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1.D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互相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故A错误,D正确;静止的电荷周围不能激发磁场,故B错误;稳定的磁场不能产生电场,故C错误。
2.D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并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A错误,D正确;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B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C错误。
3.BC S断开前,电容器C短路,线圈中电流从上向下,电容器不带电;S断开时,线圈L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电容器C充电,此时LC回路中电流i沿顺时针方向(正向)最大;电容器充电过程,电容器带电荷量最大时(a板带负电),线圈L中电流减为零。此后,LC回路发生电磁振荡形成交变电流。综上所述,选项B、C正确。
4.BC 由题图可知,此时电流方向由上极板流向下极板,则此时电容器正在放电,电容器的电压正在减小,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故A错误,B正确;根据f=,在线圈中插入铁芯,则L增大,LC振荡电路的频率减小,故C正确;根据f=,C=,增大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则电容减小,LC振荡电路的频率增大,故D错误。
7 / 8(共75张PPT)
第1节 电磁波的产生





标 物理
观念 1.能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
2.知道电磁波的产生。
3.知道什么是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知道LC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
科学
思维 1.能用电磁振荡解释电场能与磁场能的相互转化。
2.分析振荡电路中电荷量q、电场强度E、电流i、磁感应强度B及能量的对应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体会物理学对统一性的追求,能体会理论预言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实验证据对新理论的支持
目 录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02.
核心要点·快突破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04.
课时训练·提素能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自主学习
01
知识点一 麦克斯韦的预言
1.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 (如图甲所示)。
(2)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 (如图乙所示)。
电场 
磁场 
2. 电磁场:交变的电场周围产生频率 的交变的 ,交
变的磁场周围产生频率 的交变的 。交变的电场和
交变的磁场相互联系在一起,会在空间形成统一的、不可分割
的 。
3. 电磁波:在空间中交替变化并传播出去的 就形成了
电磁波。
相同 
磁场 
相同 
电场 
电磁场 
电磁场 
知识点二 赫兹实验
1. 实验原理示意图
2. 实验现象:当感应线圈两极间有火花跳过时,环的间隙处也有火花
跳过。
3. 现象分析:火花在A、B间来回跳动时,在周围空间建立了一个迅
速变化的电磁场,按照麦克斯韦的理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
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当电磁波经过接收线圈时,导致接收器
产生感应电动势,使接收器两球间隙处产生电压;当电压足够高
时,两球之间就会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4. 实验结论与意义:赫兹证明了 的存在,证明了
的预言,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磁波 
电磁波 
麦克斯
韦 
知识点三 电磁振荡
1. 振荡电流:大小和 都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 振荡电路:产生 的电路。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器C所
组成的电路就是一种基本的振荡电路,称为 ,如
图所示。
方向 
振荡电流 
LC振荡电路 
3. 电磁振荡: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电路中的
电流、与振荡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也周期性交替 ,电
场能和磁场能相互 。
4.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电磁振荡的周期T:完成一次 的时间。
(2)电磁振荡的频率f:一段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这段
时间之比。
变化 
转化 
周期性变化 
②单位:周期(T)、频率(f)、自感(L)、电容(C)的
单位分别是 、赫兹(Hz)、 、法
拉( F )。
(3)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①公式:T=  2π ,f=。
2π 
秒(s) 
亨利(H) 
【情景思辨】
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S掷向2,使电
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电路中就会产生振荡电流。
(1)恒定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又产生电场。 ( × )
(2)变化的磁场会产生变化的电场。 ( × )
(3)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 ( √ )
×
×

(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 )
(5)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 )
(6)LC振荡电路中,线圈中电流最大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零。
( √ )
(7)L和C越大,电磁振荡的频率越高。 ( × )



×
核心要点·快突破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02
要点一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探究】
如图所示,磁铁相对闭合线圈上、下运动时,闭合线圈中的自由电荷
做定向移动,是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能否说明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
场?如果没有闭合线圈,情况会怎样?
提示:磁铁上、下运动时,闭合线圈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说明电荷
受到静电力作用。闭合线圈处在电场中,又因磁铁上、下运动使线圈
处在变化的磁场中,这表明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了电场。如果没有闭
合线圈,该处仍会产生电场。
【归纳】
1.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1)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
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
(2)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
性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3)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
荡电场。
2. 对电磁场的理解
(1)电磁场的产生: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
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相互激
发,形成的电磁场一环套一环,如图所示。
(2)电磁场并非简单地将电场、磁场相加,而是相互联系、不可
分割的统一整体。在电磁场示意图中,电场E和磁场B均为矢
量,在空间相互激发时,相互垂直,以光速c在空间传播。
【典例1】 (多选)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

B. 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
C. 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
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
场周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解析: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
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对此理论全面正确理解为:不变化的
电场周围不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周围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也可产
生不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
的电场周围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
场的规律与上相似。由此可知,选项B、D正确。
1.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磁场中能产生恒定电场的是(  )
解析: A中磁场不变,则不会产生电场,故A错误;B中磁场方
向变化,而大小不变,则不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故B错误;C中磁
场随时间均匀变化,则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故C正确;D中磁场随
时间非均匀变化,则会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故D错误。
2. 某一固定面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在它周围空间产
生的电场中的某一点电场强度E应是(  )
A. 逐渐增强 B. 逐渐减弱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解析: 由图像可知磁通量Φ随时间t均匀变化,而Φ=BS,所以
磁场是均匀变化的,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C正确。
要点二 电磁振荡的变化规律
【探究】
如图所示,将开关S掷向1,先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掷向2,从此
时起,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线圈中是否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
动势产生什么效果?线圈中的电流怎样变化?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
什么形式的能?当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时,是否会对电
容器充电?此时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
提示: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会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线
圈中电流的变化,电流逐渐增大,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线
圈中电流减小时,对电容器充电,线圈中的磁场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
场能。
【归纳】
1. 振荡电流、极板带电荷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2. LC电路振荡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带电 荷量q 电场 强度E 电压u 电场 能E电 电流i 磁感应 强度B 磁场
能E磁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0 0 0 0 最大 最大 最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带电 荷量q 电场 强度E 电压u 电场 能E电 电流i 磁感应 强度B 磁场
能E磁
最大 最大 最大 最大 0 0 0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0 0 0 0 最大 最大 最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典例2】 如图所示,L是直流电阻可以忽略的电感线圈,LC振荡电
路工作时的周期为T,在t=0时断开电键K,则在0到这段时间内,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电容器C放电,A板上正电荷逐渐减少,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t
=0时放电电流最大
解析:开关闭合时,通过L的电流从上往下,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
在t=0时断开电键K,则在0到这段时间内,则电容器C被充电,B板
上正电荷逐渐增多,LC回路中电流逐渐减小,到t=时电流为零,故
选项C正确,A、B、D错误。
1. (多选)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中,已知某时刻电流i的方向指向
A板,且正在增大,则(  )
A. B板带正电
B. A、B两板间的电压在减小
C. 电容器C正在充电
D. 电场能正在转化为磁场能
解析: 电流i正在增大,磁场能增大,电容器在放电,电场能减小,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选项C错误,D正确;由题图中i方向可知B板带正电,选项A正确;由于电容器放电,电荷量减少,两板间的电压在减小,选项B正确。
2. (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把通过P点向右的电流规定为i的正方向,
则(  )
A. 0至0.5 ms内,电容器C正在充电
B. 0.5 ms至1 ms内,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 1 ms至1.5 ms内,Q点比P点电势高
D. 1.5 ms至2 ms内,磁场能在减少
解析: 由题图乙知0至0.5 ms内i在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A
错误;0.5 ms至1 ms内,电流在减小,为充电过程,电流方向不
变,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B错误;在1 ms至1.5 ms内,为放电过
程,电流方向改变,Q点比P点电势高,C正确;1.5 ms至2 ms内为
充电过程,磁场能在减少,D正确。
要点三 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探究】
 振荡电路如图所示,则:
(1)如果仅将线圈更换为自感系数L更大的线圈,将开关S掷向1,先
给电容器充电,再将开关S掷向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线圈
的“阻碍”作用是否也更大?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会长些还是
短些?
提示:“阻碍”作用更大;放电时间变长。
(2)如果仅将电容器更换为电容C更大的电容器,将开关S掷向1,先
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否增大?再将开关S掷向
2,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放电时间是否相应地变长?
提示:带电荷量增大;放电时间变长。
【归纳】
对“LC振荡电路”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的理解
(1)LC振荡电路的周期、频率都由电路本身的特性(L和C的值)决
定,与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的多少、极板间电压的高低、是否
接入电路中等因素无关,所以称为LC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和固
有频率。
(2)电感L和电容C在LC振荡电路中既是能量的转换器,又决定着这
种转换的快慢,L或C越大,能量转换时间也越长,故固有周期
也越长。
(3)电路中的电流i、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强度E的变化周期等于LC电路的振荡周期,即T=2π,在一
个周期内上述各量方向改变两次;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
量,其变化周期也等于振荡周期,即T=2π,极板上电荷的
电性在一个周期内改变两次;电场能、磁场能也在做周期性变
化,但是它们的变化周期是振荡周期的一半,即T'==π。
【典例3】 要增大LC振荡电路的频率,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
B. 减少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C. 在线圈中放入软铁棒
D. 减少线圈匝数
解析:由LC振荡电路的频率公式f=和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C
=知,当增大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时,C增大,f减小。减少极
板所带的电荷量,不影响C,即f不变。在线圈中放入软铁棒,L增
大,f减小。减少线圈匝数,L减小,f增大。故选D。
1.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所需的
最短时间是(  )
解析: LC振荡电路的周期T=2π,其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
从最大值变化到零的最短时间为t=,所以t=,故B正确。
2. (多选)LC振荡电路在t1和t2时刻自感线圈中磁感线方向和电容器
中极板带电情况如图所示,若t2-t1=,则(  )
A. 在t1时刻电容器正充电
B. 在t2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正在增强
C. 在t1时刻电路中电流正在增大
D. 在t2时刻自感线圈中磁场正在增强
解析: 由t2-t1=知t2-t1=,从题图可看出t1、t2两个时
刻自感线圈处的电流都是从左向右穿过自感线圈,t1时刻与电容器
放电电流方向相同,故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只要是放电,振荡电
流就是增大的,A错误,C正确;t2时刻,电流从左向右通过自感线
圈,与电容器放电电流方向相反,所以t2时刻电容器在充电,随着
极板上电荷增多,两极板间电场增强,B正确;由于充电过程振荡
电流总是减小的,则t2时刻线圈中磁场正在减弱,D错误。
要点回眸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03
1. 关于电磁理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电磁场不是一种物质
B. 静止的电荷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
C. 稳定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
D.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互相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解析: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互相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
电磁波,电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故A错误,D正确;静止
的电荷周围不能激发磁场,故B错误;稳定的磁场不能产生电场,
故C错误。
2. 有关电磁场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拉第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
的统一性
B. 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 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解析: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
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并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
统一性,A错误,D正确;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B错
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C错误。
3. (多选)如图所示,L为一电阻可忽略的线圈,D为一灯泡,C为电
容器,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灯泡D正常发光。现突然断开S,并开
始计时,能正确反映电容器a极板上电荷量q及LC回路中电流i(规
定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q为正值表示a
极板带正电)(  )
解析: S断开前,电容器C短路,线圈中电流从上向下,电容
器不带电;S断开时,线圈L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
电容器C充电,此时LC回路中电流i沿顺时针方向(正向)最大;
电容器充电过程,电容器带电荷量最大时(a板带负电),线圈L中
电流减为零。此后,LC回路发生电磁振荡形成交变电流。综上所
述,选项B、C正确。
4. (多选)在超声波悬浮仪中,由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信号,通
过压电陶瓷转换成同频率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最终实现小水珠的
悬浮。若LC振荡电路某时刻线圈中的磁场及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
电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电容器的电压正在增大
B. 此时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C. 在线圈中插入铁芯,LC振荡电路的频率减小
D. 增大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LC振荡电路的频率减小
解析: 由题图可知,此时电流方向由上极板流向下极板,则此时电容器正在放电,电容器的电压正在减小,电场能正向磁场能
转化,故A错误,B正确;根据f=,在线圈中插入铁芯,则L
增大,LC振荡电路的频率减小,故C正确;根据f=,C=
,增大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则电容减小,LC振荡电
路的频率增大,故D错误。
04
课时训练·提素能
分层达标 素养提升
1. (多选)关于电磁场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与是否有闭合电路无关
B. 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变化的电场
C.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
的场,即电磁场
D. 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
解析:恒定的电场周围不存在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不存在电场,故D错误;由电磁理论知识可知A、B、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多选)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教室中亮着的日光灯周围空间必有磁场和电场
B. 打点计时器工作时周围必有磁场和电场
C. 恒定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激发恒定的电场
D.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三者互相
垂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日光灯、打点计时器都通有交流电,交流电周围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会激发电场,A、B正确;恒定的电场不激发磁场,恒定的磁场不激发电场,C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放电完毕的瞬间(  )
A. 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B. 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C. 电场能刚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
D. 磁场能刚好向电场能转化完毕
解析: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放电的过程是电场能转化为磁
场能的过程,电容器放电完毕,则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故选
项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多选)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为f,则(  )
A. 电容器内电场变化的频率为f
B. 电容器内电场变化的频率为2f
C. 电场能和磁场能转化的频率为f
D. 电场能和磁场能转化的频率为2f
解析: 电场能和磁场能是标量,只有大小在做周期性变化,所以电场能和磁场能转化的周期是电磁振荡周期的一半,转化的频
率为电磁振荡频率的两倍;电容器内电场变化的频率等于电磁振荡的频率。选项A、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要想增大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
B. 升高电容器的充电电压
C. 增加线圈的匝数
D. 在线圈中插入铁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LC振荡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频率f=,要想增
大频率,应该减小电容C,或减小线圈的自感系数L,再根据C=
可知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间距,电容减小,A正确;升高电容
器的充电电压,电容不变,B错误;增加线圈的匝数、在线圈中插
入铁芯,自感系数增大,频率减小,C、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L不变,C可调,要使振荡的频率从700
Hz变为1 400 Hz,则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
A. 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4倍
B. 把电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解析: 由题意可知,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就变为原来
的,由T=2π知,L不变,当C=C0时符合要求,其中C0为原
电容,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如图所示,在LC振荡电路中(理想情况),某时刻上部分电路中
电流方向向右,且电流正在增大,则该时刻(  )
A. 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
B. 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
C. 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
D. 线圈和电容器两边的电压可能不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通过图示电流方向,且电流正在增大,知电容器在放
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振荡电流增大,电容
器上的电荷量正在减小,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故B、C错
误,A正确;由图可知,此时线圈和电容器两边的电压相等,故D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多选)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  )
A. 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 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
C. 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大
D. 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由于题目中未标明电容器两极板带电情况,可分两种情况讨论。若该时刻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可知电容器处于放电阶段,电流增大,磁场增强,故C正确,A错误;若该时刻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可知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电流在减小,故B正确;由楞次定律可判定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图所示,L为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已知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
T,开关S闭合一段时间。S断开时开始计时,当t=时,L内部磁感
应强度的方向和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的方向分别为(  )
A. 向下、向下 B. 向上、向下
C. 向上、向上 D. 向下、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开关S闭合时,由于线圈直流电阻不计,故电容器两端
的电压为零,电容器不带电。当开关S断开时,由于线圈的自感作
用,电流不能立即减小为零,对电容器开始充电,当t=时,线圈
中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从上往下看),由安培定则可知,此时L内
部磁感应强度方向向下,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电场方向向下,故
选项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多选)如图所示,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电容器的电
容为C,绕在铁芯上的理想线圈电感为L,其直流电阻为零。开始
电路中开关S1断开,S2闭合。在t=t1时刻,断开S2,闭合S1,此后
回路中出现了振荡电流。若不计电磁波的辐射能量,电路中电阻
的存在不会影响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S1的瞬间,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D. 电路最后达到的状态是R两端的电势差恒为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闭合S1的瞬间,电容器开始放电,此时放电电流为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故A正确;t1+π时刻,即经历,电容器刚好反向充电结束,电容器带电荷量不为零,此时充电电流为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故B、C错误;振荡电路中电阻R产生焦耳热,能量逐渐减少,直至不再振荡,电路最后达到的状态是R两端的电势差恒为零,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为25 mH,直流电阻为零,电容器C
的电容为40 μF,灯泡D的规格是“4 V 2 W”。开关S闭合后,
灯泡正常发光,S断开后,LC中产生振荡电流。若从S断开开始计
时,求:
(1)当t=×10-3 s时,电容器的右极板带
何种电荷;
答案:正电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S断开后,LC中产生振荡电流,一开始在闭合回路中的方向为顺时针,振荡周期T=2π=
2π s=2π×10-3 s,则t=×10-3 s
=时,电容器充电完毕,右极板带正电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当t=π×10-3 s时,LC回路中的电流大小。
答案:0.5 A
解析:开关S闭合后,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I== A=0.5 A,
当t=π×10-3 s=时,LC回路中的电流达到反向最大,即I=0.5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在LC振荡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L=2.5 mH,电容C=4
μF,则:
(1)该回路的周期是多少?
答案:6.28×10-4 s 
解析:由电磁振荡的周期公式可得T=2π=
2×3.14× s=6.28×10-4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设t=0时,电容器上电压最大,在t=9.0×10-3 s时,通过
线圈的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这时电容器处在充电过程还是
放电过程?
答案:减小 充电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因为t=9.0×10-3 s大约相当于
14.33个周期,而<0.33T<,由电磁振
荡的周期性知,当t=9.0×10-3 s时,LC回路中的电磁振荡处于第二个的变化过程中。
t=0时,电容器上电压最大,极板上电荷量最多,电路中电流值为零,回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一个内,电容器放电,电流由零增至最大;第二个内,电容器充电,电流由最大减小到零。
显然,在t=9.0×10-3 s时,即在第二个内,线圈中的电流在减小,电容器正处在充电过程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