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知识体系
主根
形态 侧根
不定根
根 根冠
分生区
营养器官 根尖 伸长区
根毛区
表皮
皮层 韧皮部
植 茎 维管束 形成层
物 木质部
的 髓
新 分类 叶片
陈 组成
代 叶 叶柄
谢 表皮
结构 叶肉
叶脉
概念
公式
光合作用 部位
条件
生理活动 意义
应用
概念
公式
呼吸作用 部位
条件
意义
应用
蒸腾作用 概念
意义
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利用
考点聚焦
知识点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
植物细胞溪水或是谁,主要取决于细胞液说的我浓度和细胞周围溶液是的浓度差。
能够把水分供应给植物体每一个细胞的主要是输导组织。
细胞内充足的水分有利于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处于活跃状态,这是因为水是细胞中许多化学反应的原料(如在光合作用中与CO2等物质反应合成糖等有机物),也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溶剂(将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且能维持细胞的紧张度,等等。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量用于新陈代谢,绝大部分是以气态水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从叶片的气孔等处散失到体外。植物能通过气孔的张开与闭合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保持适量的水分。2-1-c-n-j-y
范例精析
【范例1】
(2016.衢州)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考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生理活动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过程④表示植物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体的呼吸作用;③表示的是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中散失到大气中,因此是植物的蒸腾作用;②表示植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是植物的光合作用;①表示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③是蒸腾作用.
故选:B
【范例2】
(2016.温州)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考点】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解答】解:图中的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使植物吸收水分,导致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
故选:B
知识点2: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植物主要通过根(填相关器官)的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进入该细胞的无机盐随着水的运输进入根的内部,除少量供根利用外,大部分随着根、茎、叶导管内水的运输到达植物的各个部分。此外,植物的茎、叶等器官也能吸收无机盐,这些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气孔,也可通过表皮细胞外侧角质层的裂缝进入细胞,农业上常常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根外施肥。21·cn·jy·com
2、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无机盐
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缺乏时的影响
氮
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茂盛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磷
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生长缓慢,植株暗绿带红,籽粒不饱满
钾
使茎杆粗壮,促成糖和淀粉的生成
茎杆细弱、易倒伏,植株矮小,叶片带褐斑
氮黄红磷钾倒伏,叶氮茎钾磷根
3.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生活污水,含氮、磷的工业废水,过量使用氮肥和磷肥,都可使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增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因获得丰富的营养而大量繁殖,在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在海洋中出现“赤潮”现象,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21*cnjy*com
其过程可归纳为:水中氮、磷元素含量增加→藻类大量繁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需氧微生物分解→厌氧微生物繁殖→水体发黑变臭。
范例精析
【范例1】
(2016?邵阳)植物的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21*cnjy*com
【解答】解:A、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故A符合题意;
B、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故B不合题意;
C、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故C不合题意;
D、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二者属于输导组织.故D不合题意;www.21-cn-jy.com
故选:A.
【范例2】
(2016.东平期末)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据图回答:(1)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4]________;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3]________;细胞不断伸长的部位是[2]________;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1]________.(2)当[1]部位的细胞内部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
【考点】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4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3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2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1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根据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因此该区细胞中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
【解答】(1)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2)大于
【范例2】
(2016?赤峰)在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硼的无机盐
【考点】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分析解答.
【解答】解: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 由上可知,油菜开花前营养器官旺盛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缺少含氮的无机盐.
故选:A.
知识点3: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分解和利用
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能,把太阳能变为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进行能量转化。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原理:淀粉遇碘变蓝。实验前应对绿叶进行_暗_处理,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实验过程中应对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对照实验;验证时应先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以溶解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洗碘液,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2、呼吸作用
植物能利用氧气将 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的能量可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反应式
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
条件
光照、叶绿体
具有活细胞,有光无光均可
物质变化
无机物变有机物
有机物变有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变化学能
化学能变为其他形式能
意义
为地球上各生物体提供营养物质并制造氧气
消耗有机物为生物体提供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相互联系
环境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为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有机物基础,帮助环境中的碳循环
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基础,帮助环境中氧循环
范例精析
【范例1】
(2016.聊城)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来自于光合作用的产物
B.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C.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无关
【考点】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即: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线粒体)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解答】解:A、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正确;
B、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B正确;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
D、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同时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D.
【范例2】
某课题小组对外界环境有哪些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产生了兴趣,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准备6组如图所示装置,编号1~6,在广口瓶中各加入500mL浓度为0.01g/mL的NaHCO3溶液(用来补充二氧化碳).②取6等份大小长势相同的金鱼藻分别放入1~6装置中.③将6组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6个100W白炽灯分别在离装置70cm、60cm、50cm、40cm、30cm、20cm处照射.④2小时后停止光照,分别读取量筒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数据并记录,结果如表.(试验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21cnjy.com
组号
白炽灯距离(cm)
收集的气体(mL)
1
70
3.3
2
60
6.7
3
50
11.3
4
40
14.2
5
30
14.3
6
20
14.1
(1)此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光.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 .(2)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强度 (填“能”或“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3)如表中收集的气体数据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量,其原因是金鱼藻自身的 作用会消耗一些.水中还会溶解掉一小部分.(4)如果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那么在白炽灯改为等距离照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等量 的NaHCO3溶液作为变量.
【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专题】数据分析型图表题;对照实验思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分析】(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
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解答】解:(1)白炽灯距离(cm)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所以此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光.光合作用释放因为,因此如图装置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2)“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强度不能(填“能”或“不能”)一直随着该环境因素的增强而增加.(3)“如表中收集的气体数据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量”,其原因是金鱼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一些氧气.“水中还会溶解掉一小部分”氧气.(4)“如果该实验设计用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在白炽灯改为等距离照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你应该选择等量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作为变量.故答案为:(1)光;氧气(2)不能(3)呼吸(4)不同浓度21教育网
知识点4:探究萌发种子吸收氧气、放出热量
1、植物种子的萌发
种皮(保护)
胚芽─→茎和叶
种子结构 胚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根─→根
子叶(贮存营养)【双子叶植物】
胚乳(贮存营养)【单子叶植物】
注意:①区别: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菜豆):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中;
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中。
②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⑴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⑵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范例精析
【范例1】
(2016.内江)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
C.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分析】①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②叶芽的结构中,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芽轴发育成茎.
【解答】解:A、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甲图中1是胚芽,2是胚根,3是子叶,4是种皮,A错误;B、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乙图中a是叶,b是茎,所以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B正确;C、丙图中,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所以根就不断长长.C正确;D、丁图中的③芽轴,将来发育成茎,所以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D正确.故选:A.2·1·c·n·j·y
【范例2】
(2016?邵阳)如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罐头瓶中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罐头瓶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和D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3)A瓶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4)C瓶中的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是为了模拟无 环境.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应该将种子放在与 瓶相同的环境中.
【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1·世纪*教育网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1)因为种子萌发同样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如取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
(2)B所处的温度是25℃,D所处的温度是5℃,因此B和D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温度.
(3)A瓶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种子萌发的水分.
(4)C瓶中的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是为了模拟无空气环境.
(5)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就要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表中B瓶的种子所处的环境具备了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1)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
(2)温度
(3)缺少种子萌发的水分
(4)空气
(5)B
知识点5:新陈代谢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合理灌溉和合理施肥
(1)水、无机盐是细胞构成的基本成分和生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根据植物的需求规律适时、适量的灌溉、施肥。【来源:21cnj*y.co*m】
(2)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到根部等器官的有氧呼吸,从而导致烂根等现象的出现。过多的无机盐会引起烧苗,缺乏时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出处:21教育名师】
2、合理密植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尽量让阳光照射到农作物上,少照射到地面上,并尽量避免农作物之间的相互遮光。
3、种子处理
成熟的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效提高种子的储藏时间,可采取低温、干燥等方法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范例精析
【范例1】
(2015秋?东台市校级月考)以下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
A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大田空间的CO2浓度,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
B为了减少阴雨天大棚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应在白天和夜晚适当降温
C为了使种植的植物果实又大又甜,白天应适当增加光照并升温,夜晚降温
D植物的种子收获以后应储存在低温、密闭、低湿的环境中
【考点】植物新陈代谢在农业上的应用
【分析】A、在分解者的作用下,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大田空间的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A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B、阴雨天光照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减少,所以适当降温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产量的提高,B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大棚种植的植物,在白天适当升高温度,使有机物合成增多,晚上适当降低温度,使有机物分解减少,从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C正确;
D、植物的种子收获以后应储存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D错误.
【解答】选:D
【范例2】
(2015.滨州)右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中,其中A、B、C表示?三项生理活动,E、F表示两种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图中的过程?【?????】?????????所释放的能量。?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中过【?????】????????的?效率,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E所代表的物质?是?????????????。?
(3)当C过程大于A过程时,植物体内的物质得以积累,并使植?
物表现出?????????????????现象。?
(4)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5)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光合作用的意义;合理密植;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A表示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故B表示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C表示光合作用.
【解答】(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间作套种、合理的密植能使植物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因此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C光合作用的效率.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E是通过导管运输的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的物质得以积累,并使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
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有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是通过叶片中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因此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A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叶绿体;水;
生长;
(4)气孔;
(5)A、B
专题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A组
选择题
1、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2、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成熟区、伸长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伸长区
3、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
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4、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 B.③区细胞排列紧密
C.②区细胞体积较大 D.①区细胞内有叶绿体
5.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给植物施肥主要是为植物提供( )
A.水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氧气
6. 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B.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C.二氧化碳能进人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
D.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
7.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具有较强的贮水能力,在生活习性上也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以下关于多肉植物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它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B.气孔白天关闭,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C.保水能力强,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D.气孔夜间开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8.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瓜农大棚产量的是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适当加大昼夜温差 D.适当增加土壤肥力
9.农民伯伯在播种前,需要通过耕和耙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较强的阳光
10.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部分枝叶,主要原因是
A.降低蒸腾作用 B.减少光合作用
C.方便树苗运输 D.减少养分消耗
B组
11.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过程C进行时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 ] 中的导管运输而来的.(2)图1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 ] 进或出植物体的.(3)图1所示植物在结果实时,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该图中的过程[ ] .(4)图3中的生理过程[①]相当于图1中的过程[ ] ,该过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5)请你想一想,在图3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乙和丁之间是 关系.(6)假如图3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连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 .【来源:21cnj*y.co*m】
12.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当条件适宜时,莲的种子﹣莲子的淤泥中开始萌发,萌发后长成的第一片中必须在几天之内破水而出,在水面上形成浮叶,否则莲会死亡.浮叶提供的有机物让淤泥里的幼体生根并长出一条地下茎,地下茎逐渐形成日后的藕.每小段藕之间同样可以长出叶,它们按照同样方式破水而出,最终形成了神奇的对称现象(如图)
(1)生长在淤泥里的藕,其内存有较多空气,这对藕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
(2)莲的第一片浮叶与后续形成的叶,在从水底向水面生长过程中,它们需要的有机物来源有何不同? 。
(3)同种莲的许多种子在池塘的不同位置萌发后,形成叶的对称特点相同,但在叶的大小、形态及生长状况方面存在许多差异.简要说明 其异同的原因: .
13.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14、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www.21-cn-jy.com
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是 .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蔬菜莲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 ,蔬菜莲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5.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 。 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
(选填“A”、“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 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P点前”、“P点”或“P点后”)。21*cnjy*com
C组
16.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17.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 。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18.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
材料:酸碱调节剂 钾肥 附近的土壤 新开辟荒地的土壤 大花盆3只
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幼苗若干
实验过程:
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请回答:
(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__________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
(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4)小明建议爸爸在此荒地种植西瓜时,应追施适量的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和钾肥进行改良。 2-1-c-n-j-y
19、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1)实验中,叶在29℃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____毫克。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3)若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___________方。
20、下面是绿色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部分示意图(1—10表示结构,A、B、C、D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图甲中的[ ] 发育成图乙的植株,在此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来自图甲中的[ ]。([ ]中填序号)21·cn·jy·com
(2)“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乙中的[ ]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 向上运输。([ ]中填序号)
(3)图丙中 A过程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此过程中,植物吸入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 (填字母)过程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此过程中,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是叶片中的 ;C 过程是绿色植物的 ,在此过程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A组:
1、D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2、A
【解析】根尖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成熟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位.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分生组织.根冠:对根尖有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
3、A
【解析】 A、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A错误;
B、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正确;C、植物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C正确;
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土壤中的空气,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土壤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D正确.
4、D
【解析】分析图形: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各部分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答.
5、C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6、B
【解析】有机物的来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合成的,不是从土壤中吸收而来的。土壤中提供无机盐和水。2·1·c·n·j·y
7、A
【解析】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组成
8、A
【解析】产量是与光合作用有关,需要加强光合作用,减少呼吸作用的损耗。
9、C
【解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动。
10、A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因此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部分枝叶,主要原因是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B组
11、(1)③叶脉;(2)⑥气孔;(3)B蒸腾作用;(4)A呼吸作用;(5)甲;竞争;(6)丙
【解析】(1)③叶脉中含有的导管能够输导水和无机盐.(2)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⑥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即能张开也能闭合,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3)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B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4)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吸进氧气,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如图一中的A和图三中的①就表示呼吸作用.(5)在甲、乙、丙、丁、戊五类生物中,甲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甲是生产者,乙和丁都以甲为食,属于竞争关系.(6)假如图中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由于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逐级积累,而丙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丙.21教育网
12、(1)利于呼吸;(2)莲的第一片浮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莲子中的子叶.后续形成的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莲的光合作用.(3)相同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不同的原因是生活环境的不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研究发现莲藕、叶柄和叶片中均有气腔孔,且这些气腔孔彼此贯通,使叶片气孔吸收来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2)莲的第一片浮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莲子中的子叶.后续形成的叶所需的有机物来自于莲的光合作用.(3)同种莲的许多种子在池塘的不同位置萌发后,形成叶的对称特点相同,原因是它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在叶的大小、形态及生长状况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生活环境的不同.
13、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同时产生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减小.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槽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入烧杯内,使大烧杯内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21·世纪*教育网
【解析】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同时产生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减小.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槽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入烧杯内,使大烧杯内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
14、(1) A (2)大于 (3)向光性
【解析】(1)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故选:A。(2)根据植物细胞的森头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的浓度有关;(3)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为:单侧光的照射,导致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而背光一侧生长素多,因此背光一侧生长快,从而导致蔬菜茎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
15、(1)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意思相近均给分) B (2)P点前
C组
16、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氧气充足时蜡烛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熄灭.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燃烧补充氧气,所以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 21*cnjy*com
【解析】A容器中蜡烛很快熄灭的,原因是小白鼠通过呼吸作用将容器内的氧气很快消耗干净,放出二氧化碳,因此缺少氧而无法燃烧;而B容器中蜡烛比A容器中蜡烛燃烧时间长,原因是此装置置于阳光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而蜡烛呼吸需要氧气,所以蜡烛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继续燃烧,植物不会死亡.【出处:21教育名师】
17、(1)由于金鱼藻是水生植物,利用此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 (2)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设置A、B两组实验,与原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将其中A组置于黑暗环境,B组置于光照环境,4小时后分别将试管取出,伸入带火星木条,若A组不复燃,B组复燃,则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陆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好收集,所以选择金鱼藻是水生植物,利用此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2)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根据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3)设置A、B两组实验,与原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将其中A组置于黑暗环境,B组置于光照环境,4小时后分别将试管取出,伸入带火星木条,若A组不复燃,B组复燃,则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18、(1)B (2)求平均值 (3)如图
(4)Ca(OH)2(或“CaO”)
(1)9 (2)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3)上
(1) 6 胚 4
(2) 10 导管(或输导组织)
(3) 能量 B 气孔 光合作用 碳—氧(或碳氧或者二氧化碳和氧气)
【解析】(1)图甲中,6是胚,包括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胚是新植物体的
幼体,所以6发育成图乙的植株.在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由储存在4子叶中的有机物提供.
?(2)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图乙中,10是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自下向上运输的.?(3)图丙中?A过程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此过程中,植物吸入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过程是水蒸气从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出去的过程,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C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