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单元综合复习
一、课标要求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学习要点:初步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学习提示: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例,说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宗旨。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并理解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学习要点: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学习提示:知道“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学习要点: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学习提示: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二、单元解构
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949年
1978
1991年底
1992年
1995年
20世纪
90年代
2001年
2010年
联合国成立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苏联解体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互联网迅速普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一超多强
2011年
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二
冷战
苏联解体
国际组织:
调 整
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两极格局
联合国
计算机网络
妇女地位提高
生态与人口问题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任务分解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通过图片史料,简介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宗旨、主要机构及其
作用。
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并理解其
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通过解读俄乌局势的漫画,了解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知道“一超多
强”的国际格局,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单元任务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意义。
任务5
通过材料分析列举妇女地位提高的成就、原因、影响与表现。
四、知识梳理
任务一 通过图片史料,简介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宗旨、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背景:1945年2月,召开的 ,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
成立:1945年6月,50个国家签署了_____________,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宗旨:
维持 (首要宗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
1945年6月董必武出席
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旗帜
雅尔塔会议
《联合国宪章》
国际和平及安全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主题是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其中包括联合国问题:决定美、英、法、苏、五国为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四、知识梳理
任务一 通过图片史料,简介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过程、主要机构、宗旨及其作用。
主要机构:
(1) :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
(2) :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 ;
(3) :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维和方式:
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派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又称“ ”)。
地位:
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否决权
联合国秘书处
蓝盔部队
四、知识梳理
任务二 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并理解其
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2001年11月11日中国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
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 趋势加强。
成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 )成立,其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总部设在瑞士 。
宗旨: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 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 等。
影响:
(1)其成员的 普遍降低, 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 。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WTO
日内瓦
全球贸易和经济
解决贸易争端
关税水平
贸易壁垒
和平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重点解读
四、知识梳理
材料:下图是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设问:上图反映了什么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世界关税平均水平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推动等。
四、知识梳理
任务二 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并理解其
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原因: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成为时代主题;
(2) 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时空距离;
(3)世界各国致力于经济发展,积极寻求 ,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表现: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波折:
近年来, 和 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的通讯方式将全球连为一体
和平与发展
科技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加强
国际合作
跨国公司影响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
贸易保护主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
重点解读
四、知识梳理
1.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信方式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即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扫清了体制上的障碍。
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知识梳理
任务三 通过解读俄乌局势的漫画,了解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知道“一超多强”
的国际格局,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1) (如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2003年美国占领伊拉克);
(2) 、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抬头,如中东问题、2001年美国“9·11”事件等。
时代主题: 。
“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特征:苏联解体后, 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一超多强”)
表现:(1)美国: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 ”;
《真正的纵火者》
据此漫画分析地区动荡与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是
大国的干预与插手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地区冲突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
两极格局
单极世界
表现:(2)欧盟: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 ,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3)日本:积极谋求 的地位;
(4)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5) :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6)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推动 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7) :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他们的经济保持协调增长,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
进一步增强
政治大国
和平崛起
俄罗斯
世界多极化
金砖国家
推动多极化发展的途径:
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
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等
世界格局
重点解读
四、知识梳理
霸权主义
指在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比如 20世纪的三种世界政治格局: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由“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指大国或强国,通过各种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谋求对某一地区或整个世界统治的政策和行为。
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解读
四、知识梳理
17世纪欧洲出版的
世界地图
正在开会的
国际联盟
赫鲁晓夫与
肯尼迪的较量
“一超多强”
16—19世纪,
欧洲主导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冷战期间,
形成两极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四、知识梳理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两极对峙
两极格局下的努力
不结盟运动: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1961年,正式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标志
七十七国集团: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七十七国集团标志
多极化趋势下的抉择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当今世界格局:
“一超多强”
任务三 通过解读俄乌局势的漫画,了解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知道“一超多强”
的国际格局,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四、知识梳理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中国的主张和贡献
(1)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4)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5)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任务三 通过解读俄乌局势的漫画,了解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知道“一超多强”
的国际格局,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认识
重点解读
四、知识梳理
(1)说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国利用国际组织这些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等。
四、知识梳理
任务四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
概况: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电子计算机、 、航天科技、 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标志: 的广泛应用(补充: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影响:
(1)提高了 水平,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变化, 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 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的生产效率 。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生物工程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社会生产力
航天技术
新兴产业
四、知识梳理
任务四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
发展概况:
(1)兴起: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 建立起来。
(2)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
功能:
(1)可以快捷地了解信息,使个人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改变 方式,为人类获取知识提供了新途径;
(3)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人们可以展示自我,参与讨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
(5)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移动通信、 、智能制造等技术走进平常人的生活,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发展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
腾讯QQ
人际交流
互联网的发展
电子商务
四、知识梳理
任务四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
影响:
积极:(1)标志着人类进入“ ”,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2)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3)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 ;
(4)人们的劳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影响了经济增长模式与管理方式、社会阶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5)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消极:(1) 问题日益凸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网络“黑客”、网络诈骗等);
(2)对广大网民的 造成了伤害。
互联网的发展
信息时代
物联网的发展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身心健康
四、知识梳理
任务四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生态环境恶化
表现:
(1) :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臭氧层破坏:化学污染破坏了 ,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
(3) :污染和浪费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4)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5)森林资源破坏: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全球 。
应对措施:
(1)提高对生态问题的认识, ;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
(3)加强 ,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观念。
大气污染严重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
水资源匮乏
淡水资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严重
乱砍滥伐
生态平衡
加强国际合作
节约型
环保教育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知识梳理
任务四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人口增长过快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表现:
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25亿;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7月11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人口日);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
影响:
(1)人口过快增长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
(2)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应对措施:
(1)加强国际协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制定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知识梳理
任务四 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和影响。认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四、知识梳理
任务五 通过材料分析列举妇女地位提高的成就、原因、影响与表现。
3.8妇女节世界各国为提高女性地位
举行纪念活动
妇女为争取自身权力的斗争
材料一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身体力行,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却受到了舆论的责难。19世纪末,由于体育运动的普及,妇女在健身和运动时穿着裤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到劳动大军,妇女的裤装和短裙才开始流行。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范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德国,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总数的五分之一),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男子公立中学的数目大致稳定在330340所之间。但是女子公立中学,却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三 到20世纪初,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1900年,只有一个国家的妇女赢得了公民权:到1950年,69个国家的妇女可以参加选举;到了1975年则是129个国家。在美国,担任秘书工作的99%仍是妇女,注册护士工作95%为妇女妇女在做与男人相同的工作时得到的却是不同的职位,于是工资也少。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至20世纪女性解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女性解放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女性解放的影响。
(1)成就:
①就业机会增加;②受教育机会增加;③服装款式的变化使女性身体得以解放;④获得选举权;⑤社会生活更加丰富。
问题:
①从事职位较低的工作;②工资待遇较男性低;③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
(2)原因:
①工业革命的发展(技术进步);②女权主义者的推动;③民主政治的进步;④教育的普及;⑤一战的影响;⑥女性经济地位提升。
(3)影响:
①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②推动经济的发展;③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④有利于女性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
四、知识梳理
任务五 通过材料分析列举妇女地位提高的成就、原因、影响与表现。
(4)表现
选举权:
就业权:
妇女受教育程度提升,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 持续增长。
平等权: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但实现妇女和男性的 ,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世界各国的女政要们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不少国家妇女地位明显提高;
(3)今天,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女性就业率
完全平等
撒切尔夫人 昂山素季 罗塞夫
特蕾莎·梅 默克尔 希拉里
五、单元导图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生态与人口问题
妇女地位的提高
五、巩固训练
1.(重庆中考)1980—2010年,全球贸易额从1.8万亿美元增至15万亿美元;1988年全球跨国公司2万家,2006年达到7.7万家。这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
A.世界贫富分化的加剧 B.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地位提高
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数目的激增说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增强,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B、D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2.(湖南怀化中考)2025年是中国“入世”24周年,中国“入世”是指中国加入( )
A. B. C. D.
B
【解析】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B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是1971年,排除A;1980年,中国先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合法席位,排除B项;新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时间是1972年,排除D项。故选B。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3.(四川遂宁中考)习近平指出: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只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共克时艰,早日战胜疫情,共同护佑世界各国人民的康宁。下列还需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的问题和挑战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人口过快增长 ③淡水资源丰富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过快增长、土地荒漠化等都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故①②④正确;全球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③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C,A、B、D错误。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4.(广西贵港中考)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的基石,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支柱。下列对该组织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大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B.其成员国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C.倡导降低各成员的关税和解除贸易壁垒
D.在调解成员贸易争端方面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B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国。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没有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故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倡导降低各成员的关税和解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世界贸易组织在调解成员贸易争端方面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故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真题模拟
5.(湖南永州中考)材料: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推进区城经济一体化,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它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
【解析】根据“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推进区城经济一体化,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它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可知发展中国家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答案】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真题模拟
五、巩固训练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