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 西门豹治邺》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 西门豹治邺》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4 09:4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门豹治邺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磕头(kē) 灌溉(jì) 歹徒(tú)
B.绅士(chēn) 流淌(tǒnɡ) 荒芜(hú)
C.魏国(wèi) 逼近(bī) 开凿(záo)
2.课文《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惩治了( )
A.百姓
B.官绅和巫婆
C.河神
3.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 )(多选)
A.安排周密
B.乔装打扮
C.假戏真做
D.细心调查
4.理解句子的意思:“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们去催一催吧。” ( )
A.嫌巫婆、官绅头子办事太慢。
B.是说官绅人多办事快。
C.表面上对官绅说话很客气,实际上以此来警告、制服官绅。
5.下列句子不是关于“勤学好问”的是( )。
A.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B.人非圣贤,孰能无惑?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样的消息,让人欢欣鼓舞。
B.这样的消息,不能不让人欢欣鼓舞。
C.这样的消息,怎能让人欢欣鼓舞呢?
D.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写字词。
西门bào(      )知道河神qǔ xí fu(     )是巫婆和官绅害人piàn(      )钱的鬼把戏。他想办法惩治了他们,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使田地不再gān hàn(     ),庄稼年年都有了好收成。
8.填入合适的词语。
①老师讲的故事风趣幽默,逗得全班同学                 。
②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                 。
③经历过一次失败后,我们                 ,决定再试一次。
④秋天                 地来了,红了脸的苹果悄悄地透露着秋的讯息。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完成练习。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
(2)补全句子。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
狗热得                            ,
蝉热得                              。
(3)根据提供的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冷:                                  
静: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包公拷问青石板
佚名
①有一回,包公坐着轿子出去办事,忽然听见一个孩子的哭声。包公从轿子里往外看,只见一个小孩子站在一块青石板上,身旁放着一只竹篮子,“呜呜”直哭。包公急忙吩咐轿夫停下,把孩子叫到跟前,问道:“孩子,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啊?”
②孩子回答道:“我是卖油炸糕的,今天早晨,在大街上赚了二百文钱,放在了篮子里。刚才有人在这里变戏法,我就站在这块青石板上,看了一会儿热闹。结果往篮子里一看,钱就丢了。”
③包公听了孩子的话,皱起眉头,坐在轿子里想了一会儿,对孩子说道:“刚才你是站在青石板上看的热闹,这钱肯定是被青石板偷了去。衙役,把孩子和青石板一起带回县衙,我要审问这块青石板。”
④包公要审问青石板,这件稀罕事儿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满大街的人都知道了。出于好奇,许多人就跑到县衙去,想听听包公怎样审理这个案子。
⑤包公威严地坐在大堂上,命令衙役把青石板放在公案前面,又让那个丢钱的孩子站在青石板的边上,让听审案的老百姓站在大堂两边。
⑥包公开始审理案子了,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对着青石板喝道:“青石板,是你偷了孩子的钱吗?你快照实讲来,不然就动大刑拷打你!”青石板躺在那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包公拍案大怒,命令衙役动手打青石板。这时,大堂两边的老百姓,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⑦包公没有笑,他威严地环视了大堂一遍,突然把惊堂木一拍,说:“你们好没规矩,敢在大堂上随意哄笑!衙役们,把大门关上,不准放一个人出去。”
⑧百姓们一看,纷纷求饶。包公说:“饶了你们也可以,只是你们每人必须出一文钱,才能放你们出去。”大家没有办法,只得同意。
⑨包公叫衙役抬来一缸水,放在大堂前边。老百姓们一个接一个,把钱丢到水缸里,前面的人都平安无事,放出了衙门。接着一个人也把钱放进水缸里,包公向水面一望,看见水面漂起了一片油花,包公就对这人说:“小偷,你偷了孩子的钱,快快招来!”
⑩偷钱的人大吃一惊,吓得浑身发抖,怎么也想不明白包公怎么判断出是他偷的钱。包公又叫衙役搜查,结果从那人身上搜出一百九十九文钱,连他投在缸里的钱在内,正好二百文。包公就把这二百文钱如数还给了卖油炸糕的孩子,接着又叫衙役把偷钱的贼狠狠地打了一顿板子,赶了出去。
那些前来观看的百姓们,直到这时才明白包公拷问青石板的原因,都从心里敬佩包公。
(选文有删改)
(1).根据下面的情节梳理,简要复述文章内容。
卖油炸糕的小孩丢了钱→包公开堂审理青石板→抓住小偷,找回被偷的钱
               
(2).包公是怎么判断出偷钱的人是谁呢?
               
(3).文章体现了包公怎样的形象特点?
               
(4).妈妈买的油条不见了,但一直待在家里的弟弟和妹妹都不承认自己“偷”吃了油条。你有没有办法帮妈妈找出那个“贪吃”的小孩儿呢?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C
2.B
3.ACD
4. C
5.B
6.C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1). 豹(2). 娶媳妇(3). 骗(4). 干旱
8. (1). 哄堂大笑(2). 左顾右盼(3). 重整旗鼓(4). 悄无声息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1). 太阳光的强烈(2). 吐出舌头(3). 不知如何是好(4). 腊月,天好冷。蛇冷得躲在洞里冬眠,小孩冷得直打哆嗦,老人冷得双手缩在衣袖里不敢伸出来。(5). 周围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小虫爬动的声音,静得能听见微风吹过的声音,静得能听见自己呼吸的声音。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0. 1. 卖油炸糕的小孩丢了钱,包公询问来龙去脉后决定开堂审理青石板。很多百姓都来看热闹并当堂哄笑,包公发怒,让每人交一文钱放在水缸里。通过水面漂起的油花,包公最终抓住了小偷,帮小孩找回了被偷的钱。2. 其他人扔进水里的铜钱都是正常的,而偷钱的人放进水里的钱却漂浮起一层油花。丢钱的小孩子是做油炸糕的,所以钱币上也会沾上油污,凭借水中浮起的油花,包公判断出了偷钱的人是谁。3. 体现了包公关爱百姓、聪明机智、观察细致的形象特点。4. 我会建议妈妈帮弟弟妹妹洗洗手,谁的手上有很多油污,那就证明是谁偷吃了家里的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