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2025-2026高二年(上)10月月考
历史科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号:
贴条形码区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矿面简上,切勿贴出速线方框
注意事项
3.主观题答圈,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单选题
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I3[A][B][c][D]
18[A][B][c][D]
4[A][B][C][D]
9[A][B][C][D]1A[A][B][C][D]
19[A][B][C][D]
5[A][B][C][D]
10[A][B][C][D]15[A][B][C][D]20[A][B][C][D]
解答题
21.(1)(8分)
(2)(6分)
22.(1)(8分)
ㄖ囚■
(2)(6分)
23.(1)(4分)
(2)(8分)
1
■
囚■囚
■广兆中学高二年历史 10 月教学质量检测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A C B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D A B D A C A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4 分)
(1)演变:秦代三公九卿制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汉武帝设中朝,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
削弱;东汉,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魏晋至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三省长官分工明确,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北宋最高
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设三司使、枢密院和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明代废
丞相、设内阁,宰相制度不复存在;清朝设立军机处。(8 分,写出四个王朝即可)
(2)特点:法定机构与实际中枢机构分离;中枢机构权力运行深受皇权影响(皇权主导中枢
机构权力机构运行);权力运作机制不稳定,受到非程序化权力干扰;新旧权力机
构共存,相互制约。(每点 2 分,共 6 分,任意三点即可)
22.【答案】(14 分)
(1)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旧的议会选举制度存在弊端(如“衰
败选区”),无法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求;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要
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 分,任答 2 点)
意义: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英国代议制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促进了英
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英国社会与政治稳定。(4 分,任答 2 点)
(2)原因:土地革命时期,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工农联合开展武装斗争,反抗
国民政府的统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首要任
务是团结抗战,实行“三三制”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与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的矛盾,需要联
合人民共同反抗国民党专制独裁。(6 分)
第 1页
23.【答案】(12 分)
(1)主要特征:土地政策宽松;租佃关系契约化;政府强化产权管理。(4 分)
(2)新变化:永佃制普及,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赋役改革深化,推行“一条鞭法”“摊
丁入亩”,丁税并入田赋。(4 分)
历史影响: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地矛盾;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赋役简化
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
消极影响:土地兼并仍严重;官僚地主逃税加剧了财政压力。(4 分)
第 2页广兆中学高二年历史10月教学质量检测
8.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
的7月举行,历时数天。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巴达()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
B.繁荣城邦经济
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
D.形成多神崇拜
9.中世纪英格兰税务征缴机制是:国王发布征税令状,各地根据国王令状建立税务陪审团,陪审团评估复核税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
1.公元前712年,滕侯、薛侯去拜见鲁隐公,薛侯以“先封”为由要求行礼位置的次序在前,滕侯反驳说:“薛,
额,最后征缴税金。普通民众出任税务陪审员,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表明中世纪英格兰()
A,专制君主权力衰落
B,地方自治色彩浓厚
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于是,鲁隐公安排滕侯在先。鲁隐公的做法()
C.王室严格控制地方财政
D.公民拥有广泛的参政权
A.改革了晋谒礼仪B.激化了嫡庶矛盾C.破坏了分封制度D.维护了宗法秩序
2.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
10.(2022.1·浙江高考·18)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
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英国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责任内阁制形成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3.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
D.国王“统而不治”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11,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
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A.分封制度的终结
A,人民的自愿选择
B,各州(邦)实力不同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建国路径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宗法制度的湮灭
1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4.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
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
()
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由此可知()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
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
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
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
5.唐朝为边疆防御设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而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
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
B.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
13.1944年,美国驻华外交官向美国政府报告,延安“经济情况有显著进步,人民以独立自发之传统,耕种其
C,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
D,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田地。鼓励私人投资,提高生活水准,减低赋税。比之国民党地区,高下至明,无待赘言”。这表明()
6.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
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取得成效
B,国统区已经形成了第二条战线
C.美国准备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14.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7.(2022.6·浙江高考·4)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
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
泽东指示()
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①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②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15.北魏孝文帝任命元桢担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出任前,孝文帝称赞元桢“孝行著于私庭,令问彰于邦
③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国”。并告诚他到任后要绥抚饥民,切勿“恃亲骄矜,违礼僭越”。这反映出孝文帝()
④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崇尚儒家礼教B.倚重士族支持C.重视军政建设D.维护宗室特权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