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件(41张)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课件(41张) (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03 13: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 第十四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前言展区结束语第一次工业革命展室英国为什么在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工业革命? 前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16~18世纪的世界殖民地分布图前提条
件 市场劳动力 技术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原料 资本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前提条件 市场 劳动力 技术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原料 资本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马克思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 阅读88-90页,
思考 :展室内应摆放哪些展品? 珍妮机缪尔纺纱机蒸汽机轮船火车机车水力织布机 水力纺纱机纺织机器区能源动力区交通运输区轮船缪尔纺纱机蒸汽机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珍妮机展区 纺织机器区 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
缪尔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听故事,将珍妮机的说明补充完整发明国发明人发明时间揭开工业
革命序幕1765年哈格里夫斯英国珍妮机用途 纺纱意义名称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能源动力区蒸汽机个人努力+社会需要=成功 听故事,思考瓦特成功的原因有什么?英国使用蒸汽机的纺织厂蒸汽机应用于 纺织业的情况英国棉花消费量柱状图蒸汽机应用于冶铁业的情况 效果
1、英国基本上摆脱了对瑞典、俄国
生铁的依赖。
2、提高了冶炼量,缩短了冶炼时间。
3、铁产量开始显著增长。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英国矿山蒸汽机应用于
采煤业的情况英国煤产量增长情况英国使用瓦特双动式蒸汽机从矿井中提煤 交通运输区 轮船
火车机车富尔顿富尔顿建造的“克莱蒙”号蒸汽轮船下水名称: “旅行者号”火车机车
发明者: 史蒂芬孙
国家: 英国
试车成功时间: 1825年
意义:听对话,思考:火车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名称: “旅行者号”火车机车
发明者: 史蒂芬孙
国家: 英国
试车成功时间: 1825年 意义:缩短时空距离,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蒸汽时代 展区纺织机器区:珍妮机等能源动力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交通运输区:轮船、
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特点: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前 结束语特点:工厂代替手工工场材料1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日不落帝国的形成材料2英国“象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
——《大国衰落之鉴》影响2: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的局面。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摘自《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网》材料3 ——《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表影响3: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 走进工业文明。 材料4 结束语特点: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影响2: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的局面。
影响3: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 走进工业文明。
前言展区结束语第一次工业革命展室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纺织机器区:珍妮机等能源动力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交通运输区:轮船、
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特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