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5.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6.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天气
1.天气预报
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通常,天气预报要预告一日或多日内阴晴、气温、降水和风等情况。
天气符号:
降水区域,
风向:风的来向
风力等级: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表达天气状况
颜色深降水多
一、天气
2.常见的天气符号
晴
多云
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冰雹
雷阵雨
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雾
霜冻
沙尘暴
一、天气
3.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日常活动:晴天适宜外出活动;豫、雪、沙尘暴、霜冻等天气不宜外出。
(2)身体健康:气温过低可能导致风寒或其他疾病;高温、潮湿环境可能引发中暑或脱水;干燥天气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喉咙不适等。
(3)交通:恶劣天气影响户外能见度、路面条件、驾驶条件等,从而影响交通安全。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
指空气的温度。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___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___平均气温:一月中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___平均气温: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日
月
年
二、气温的变化
2.气温日变化
_______________左右气温最高
_________气温最低
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午后2时(14时)
日出前后
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二、气温的变化
2.气温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气温___月最高(南半球__月)
海洋最高在___月
北半球陆地气温___月最低(南半球__月)
海洋最低在___月
气温年较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
8
1
7
2
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二、气温的变化
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①找极值:找出图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及其出现的月份。
②判半球:7月气温最高为________(7月气温最低为________)
北半球
南半球
二、气温的变化
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③析变化:气温曲线越弯曲,年较差越__;气温曲线越平缓,年较差越__。
大
小
A地
B地
弯曲程度大,
气温年变化大
弯曲程度小,
气温年变化小
三、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把地图上气温值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
相等
三、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等温线_____,气温______
等温线______,气温差异小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中心气温低则为__________,反之为高温中心
等温线大致沿_____方向延伸,说明_____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密集
差异大
低温中心
稀疏
东西
南北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三、气温的分布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
上________逐渐降低
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上________逐渐降低
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__________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
由南向北
由北向南
低纬向高纬
三、气温的分布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与海洋上等温线相比,陆地上等温线更加曲折,还有若干低温中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陆地上气温分布比海洋上复杂
三、气温的分布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
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海洋,冬季陆地气温_____海洋
海陆因素
高于
低于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三、气温的分布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___________
地形因素
下降约0.6℃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_______和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雨
降雪
2.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各月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同。
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季节变化小
甲地
降水季节变化大
乙地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降水的季节变化
依据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可将全球降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年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常年湿润型
夏季多雨型(北半球)
冬季多雨型(北半球)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看极值,识月份: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看总量,说多少:
计算全年降水量,看降水多还是少
算差值,说变化:计算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的差值,描述区域降水季节变化。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4.降水的分布
世界降水分布________。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同一条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等)表示降雨量的分布
不均匀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4.降水的分布规律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___,大陆东岸降水___
赤道附近降水___
极地地区降水___
中纬度沿海降水___,内陆降水___
少
多
多
多
少
少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5.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四、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6.影响降水的因素
降水多
赤道附近地区
中纬度沿海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山地迎风坡
降水少
两极地区
中纬度内陆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山地背风坡
地形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五、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
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_______和_______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气温
降水
五、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2)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海洋性、季风性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
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
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大陆内部
极圈内
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南北回归线之间
沿海
中低纬度的
高原、山地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热带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 资料图
气候特点 全年_________ 全年高温,分________两季 全年高温,分________两季 全年________
高温多雨
旱、雨
干、湿
炎热干燥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热带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植被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稀树草原 热带沙漠、荒漠
分布地区 位于__________地区;典型地区为__________ 典型地区为印度半岛、__________ 主要分布于__洲中部、巴西高原 主要分布于
__________地区
低纬度热带
撒哈拉沙漠
亚马孙平原
中南半岛
非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亚热带气候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 资料图
气候特点 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高温多雨
温和湿润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亚热带气候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植被景观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美国东南部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沿岸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温带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 资料图
气候特点 夏季________, 冬季________ 全年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温和湿润
冬冷夏热
干旱少雨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温带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植被景观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主要分布在 ________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____
欧洲西部
内部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4)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 资料图
气候特点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终年低温,气温日较差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五、世界的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4)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植被景观 以苔原、冰原为主 以高山植物为主,垂直变化显著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及南极洲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五、世界的气候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世界年均温分布图
原因:纬度不同,所接收的太阳光热不同
气温一般来说,纬度低的地方,接收太阳光热____,气温就____;纬度高的地方,接收太阳光热____,气温就____。
具体
表现
多
高
少
低
五、世界的气候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海陆位置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造成吸热和放热的速度不同
气温
距海近,气温变化幅度小
距海远,气温变化幅度大
原因:距海近的地方,易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距海远的地方,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
距海近的地方,降水多;
距海远的地方,降水少
五、世界的气候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地形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五、世界的气候
4.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世界的气候
4.气候与人类活动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有利影响:植树造林、新型能源的开发等,可以减轻温室效应,改善局地气候。
(2)不利影响:过度砍伐森林、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会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加剧全球变暖。
(河北模拟)顺平某地理兴趣小组在网上搜集到某区域甲、乙两个地点的气候数据。读图,完成1~3题。
1.根据甲、乙两地年降水量数据,可以判定( )
A.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迎风坡
B. 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迎风坡
C. 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甲为背风 坡
D. 甲地的降水少于乙地,乙为背风坡
A
甲 乙 平均气温 1月 19℃ 1月 20℃
7月 1℃ 7月 -3℃
年降水量 1030mm 350mm 2.图示影响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C
甲 乙 平均气温 1月 19℃ 1月 20℃
7月 1℃ 7月 -3℃
年降水量 1030mm 350mm 3.根据甲乙两地的气温可以判定,该区域( )
A.1月气温低于7月,位于北半球
B. 1月气温高于7月,位于南半球
C. 7月气温低于1月,位于北半球
D. 7月气温高于1月,位于南半球
B
甲 乙 平均气温 1月 19℃ 1月 20℃
7月 1℃ 7月 -3℃
年降水量 1030mm 350mm (江西模拟)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丰沛
B. 全球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依次减少
C. 两极地区降水较稀少
D. 南半球40°-60°地区降水多于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
B
5. 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气温最低
B. 南极地区气温最低
C. 南北半球同纬度气温相同
D. 气温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B
(北京模拟)下图是世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 )
A.南美洲西部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B. 亚洲年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
C. 年平均气温自高纬向低纬增加
D. 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C
7.有关热带雨林及亚寒带针叶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贯穿地区均为热带雨林
B. 热带雨林只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
0℃以下地区
D. 针叶林“针形”树叶有利于增强
叶面水分散失
C
8.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表起伏
D. 人类活动
A
(江苏模拟)读图,完成6~7题。
9.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A
10.下列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所在地区的河流没结冰
B. ②气候类型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C. ③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
D. 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B
1.简析某区域降水丰富/稀少的原因。
(1)降水丰富:邻近海洋,暖湿气流可以快速到达,降水丰富;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等。
(2)降水稀少:深居内陆,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地形阻挡,降水稀少等。
2.判断该地区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3.如何判断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南北方向气候差异大,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东西方向气候差异大,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3)位置相对较近,地势相差大的两地,气候差异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地势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
(1)人类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多种温室气体;
(2)同时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等。
5.列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行性措施。
(1)植树造林,森林可以大量吸收温室气体;
(2)减少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
(3)加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