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1.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
3.在世界地形图上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4.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5.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比例:
一、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约占29%。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主要集中在 ,
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 ,
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一、海陆分布
2.海陆分布特征
南半球
北半球
陆地39.3%
海洋60.7%
陆地19.5%
海洋80.5%
南北半球比较: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不论南北半球,都是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东西半球比较:
一、海陆分布
2.海陆分布特征
西半球
东半球
陆地19.1%
海洋80.9%
陆地38%
海洋62%
陆地主要集中在
海洋主要集中在
不论东西半球,都是
东半球
西半球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水陆半球比较:
一、海陆分布
2.海陆分布特征
水半球
陆半球
陆地9.5%
海洋90.5%
陆地47.3%
海洋52.7%
不论水陆半球,都是
一、海陆分布
2.海陆分布特征
西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第一组:南北半球
东半球
第二组:东西半球
第三组:水陆半球
陆半球
水半球
总结:不论从哪个半球来看,都是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一、海陆分布
3.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
洋:海洋的主体部分,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较深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
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深度较浅(面积较小)
二、七大洲
1.七大洲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巧记口诀(按照面积从大到小):
二、七大洲
2.七大洲的面积
面积最大
面积最小
二、七大洲 四大洋
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_____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_____
热带大陆,被赤道穿过的是____
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__
欧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二、七大洲
4.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
黑海
土耳其海峡
亚欧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二、七大洲
4.大洲的分界线
欧非分界线
(最窄处仅13公里)
(欧非天然界海)
苏伊士运河
红海
二、七大洲
4.大洲的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核心通道)
(人工开凿的洲际界河)
(亚非板块裂谷海)
白令海峡
二、七大洲
4.大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南美南极分界
_____________
南北美分界
___________
亚北美分界
____________
二、七大洲
4.大洲的分界线
三、四大洋
1.四大洋
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海洋,被陆地大致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巧记口诀(按照面积从大到小):
太大印北(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三、四大洋
3.四大洋的位置及特征
大洋名称 主要特征
太平洋 面积______,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深度______、岛屿最多
大西洋 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形状呈“_____”形
印度洋 全部位于_______,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_____
北冰洋 面积__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纬度______、跨经度最广、深度最浅
最大
最深
S
热带
东半球
最小
最高
三、四大洋
4.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生命的摇篮”: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场所。
(2)“资源的宝库”:海洋所具有的生物、矿产等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工农业生产原料等。
(3)“盐类的故乡”:海水中富含各种盐类,使得海洋成为盐类的重要来源地。
(4)“交通的要道”:海洋具有互联互通的特点,为人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四、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
四、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2.陆地地形的特点
陆地地形 平均海拔 特点
平原 米以下 宽广平坦,起伏
丘陵 米以下 地势起伏____________
高原 米以上 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 ,内部起伏较为
山地 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 ,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
盆地 四周 ,中间 , 200
较小
500
相对较大
500
陡
和缓
500
山峰
高
低
四、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3.两大山脉带
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四、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4.世界主要地形区
世界海拔最高高原:
世界最高山脉:
世界面积最大高原:
世界最高山峰:
世界最长山脉: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珠穆朗玛峰
巴西高原
四、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5.海底地形
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________
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在不超过200m。
______
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
_____
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______
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____
大洋中脊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海沟
五、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海洋→陆地
__________
陆地→海洋
__________
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海底的古森林和古河道遗迹
荷兰的围海造陆
海洋→陆地
__________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五、海陆的变迁
2.大陆漂移说
(1)提出者:
德国的魏格纳
(2)主要内容
2亿年前各大洲相互连接成一块大陆
6500万年前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
现在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格局依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分裂、缓慢地飘移分离
五、海陆的变迁
2.大陆漂移说
(3)实例验证
__________吻合
__________相似
_____________相似
海岸轮廓线
古老地层
古老生物分布
六、板块的运动
1.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全球大致划分为
六大板块
六、板块的运动
2.板块的运动
在板块张裂地带,常常形成___________,比如________________。
板块张裂
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
板块碰撞
六、板块的运动
2.板块的运动
板块碰撞地带,在陆地常常形成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六、板块的运动
3.火山和地震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
稳定
板块交界的地带
活跃
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太平洋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湖北模拟)读竖版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洋,下列正确的是( )
A.甲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B. 乙是大西洋,北临亚洲
C. 丙大洋跨经度最广
D. 甲、乙、丙三大洋分别被五个大洲包围
A
2.图中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 白令海峡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
C
(云南模拟)读“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
①两大陆发现相似的动植物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
④两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4.图示地理现象作为证据,能证明的是( )
A.大陆漂移
B. 海底扩张
C. 海陆变迁
D. 海陆分布
A
(甘肃模拟)陆地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各大洲陆地地形分布简图和海底地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
6.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图中表示安第斯山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7.马里亚纳海沟的最大水深为11034米,号称“世界第四极”。图中字母代表海沟的是( )
A.a
B.b
C.c
D.d
D
(陕西模拟)2024年1月1日,日本本州岛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50度,东经137.20度)。震后,从能登半岛珠洲市经轮岛市至志贺町的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图(a)为局部板块分布图,(b)为能登半岛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局部板块分布图
(b)能登半岛位置图
8.能登半岛( )
A.位于大西洋沿岸 B.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 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D
(a)局部板块分布图
(b)能登半岛位置图
9.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为了应对地震灾害,我国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建立地震预警系统
②经常进行防震演练
③设计和建设防震建筑
④鼓励人们地震时躲在室内不出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简析某地区火山活动、地震频发的原因。
该地区位于XX板块和XX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火山活动、地震频发。
2.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地理现象。
(1)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地中海的面积变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导致。
(4)红海的面积变大: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导致。
3.简析火山喷发对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使土壤更肥沃,利于农业生产;②产生大量的矿物质,可以开采利用;③形成火山口等景观,可作为旅游资源等。
(2)不利影响
①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生存;②释放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③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的健康;④破坏基础设施;⑤影响航空、能源供应,导致经济受损等。
4.简述地震时的应急逃生措施。
(1)如果在低层室内,应迅速通过楼梯逃生。如果在高层室内,应躲至墙角处,避免靠近窗户、玻璃门等易碎物品,保护好头部。
(2)如果在室外,应迅速撤离到空旷地带,尽量远离高楼、电线杆、广告牌等高大物体。
(3)不幸被掩埋时应理智求生,保存体力等待救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