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2.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3.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
一、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分布
我国常见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梅雨
沙尘暴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①干旱:
空间分布: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均频繁发生旱灾。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浪费严重。
干旱导致土地龟裂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②洪涝:
空间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分布最广
时间分布:多发于夏秋季节
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等自然因素,及植被破坏、城市化等人为因素
洪涝导致居民区受灾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干旱 洪涝
形成原因 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发生时间 春季、夏季
影响范围 春旱: 伏旱:江淮地区
影响 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给农业、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甚至影响人民生命安全 夏季、秋季
东部平原地区
华北地区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③台风:
发生时间: 季节
影响范围:集中在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福建、浙江等 地区
带来的影响:造成房屋倒塌、洪涝等灾害,可解除和缓解部分地区的伏旱
台风过境
夏秋
东南沿海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④寒潮:
形成原因: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大范围强冷空气入侵我国
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
带来的影响:严寒、大风、雨雪、霜冻等恶劣天气
秋末、冬初、初春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⑤沙尘暴:
形成原因:
北方、西北植被 ;
沙质土壤;
大风天气频繁;
气候比较干旱
发生时间: 季
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稀少
春
西北内陆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2.地质灾害
①地震:
主要分布地区:
西南地区、台湾省
形成原因:
西南地区:亚欧板块和 碰撞挤压→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台湾省:亚欧板块和 碰撞挤压→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2.地质灾害
②滑坡:
主要分布地区:
山区、特别集中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
形成原因:
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地上不稳定的岩石土体整体向下滑落
滑坡破坏公路
滑坡形成堰塞湖
二、常见的自然灾害
2.地质灾害
③泥石流:
主要分布地区:
山区、特别集中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
形成原因: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并挟带大量泥土和石块
舟曲特大泥石流
三、常见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气象灾害 干旱 季节性缺水导致的干旱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库,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洪涝 水库、水利枢纽等综合调节河流流量,河流上游增加植被涵养水源
台风 沿海增加红树林等迟缓台风速度
寒潮 做好天气预报工作,做好人员保暖措施准备
沙尘暴 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如修建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常见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 地震 减少在地质不稳定的区域施工;加强地质监测。发生地震时在室内及时躲避到坚固的桌下或墙角处,在室外远离高大建筑,躲避到空旷地带
滑坡 加固坡地,在坡地附近活动时做好防护措施
泥石流 减少在泥石流多发河谷地区活动,遇有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四、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
水土流失 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地势起伏大。 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放牧,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矿、修路,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1.植树种草,修建防护林,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
2.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贮水拦沙,加固堤坝,裁弯取直
3.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人类活动
四、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
土地荒漠化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 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放牧,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 1.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2.改良传统灌溉技术,推广节水技术,变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
四、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
湿地 减少 1.自然原因:大量沉积物堆积,泥沙淤积;全球变暖,蒸发增强 2.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减少了湿地面积;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水量减少;环境污染,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 1.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
2.采取科学的措施修复受损湿地,促进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
3.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
四、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
森林面积减少 1.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对树木造成伤害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过度消耗;土地规划将森林用作其他用途 1.植树造林,选育优良树种,防治病虫害
2.建设森林公园和保护区
四、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 原因 措施
草场退化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减少;风沙活动加强;草场病虫害严重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牧草生长不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1.培育、种植优良牧草
2.围栏封育,恢复草场生产力
3.建立轮牧、休牧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牧民积极参与草场保护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政府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奔赴灾区,在零下的低温下抓住较短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般为72小时)展开救援工作。下图为积石山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本次地震属于( )
A. 气象灾害
B. 地质灾害
C. 生物灾害
D. 海洋灾害
B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政府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奔赴灾区,在零下的低温下抓住较短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般为72小时)展开救援工作。下图为积石山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2.本次地震黄金救援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寒冷
B. 空气稀薄
C. 地形崎岖
D. 震级较大
A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政府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奔赴灾区,在零下的低温下抓住较短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般为72小时)展开救援工作。下图为积石山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3.地震发生前后,可以采取的避震救灾措施包括( )
①加强教育和宣传,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②加固山体,防止滑坡等次生灾害
③科学逃生,尽量逃往建筑物高层
④及时救援,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2025河北邢台模考)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河北、北京等地受其影响严重。图1为华北地区近500年来各月沙尘暴次数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A
华北地区近500年来各月沙尘暴次数统计图
(2025河北邢台模考)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河北、北京等地受其影响严重。图1为华北地区近500年来各月沙尘暴次数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5.有效防御沙尘暴的根本措施是( )
A.建立预报监测系统
B.加快高山冰雪消融
C.建造“三北”防护林
D.加大草地的载畜量
C
华北地区近500年来各月沙尘暴次数统计图
(2025河北邢台模考)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河北、北京等地受其影响严重。图1为华北地区近500年来各月沙尘暴次数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6.除沙尘暴外,华北地区最常出现
的气象灾害还有( )
A.台风 B.地震 C.春旱 D.泥石流
C
华北地区近500年来各月沙尘暴次数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