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揭秘“离子反应”——从物质分类视角辨析电解质+讲义+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04 揭秘“离子反应”——从物质分类视角辨析电解质+讲义+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14 13:30:01

文档简介

化学upupup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一轮过基础
第4课 揭秘“离子反应”
——从物质分类视角辨析电解质
重难点: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理清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
掌握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掌握三大强酸四大强碱,正确区分强弱电解质。
温故知新
1.关于物质解离的知识回顾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当把食盐颗粒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看起来食盐颗粒好像消失了。其实,那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 和 ,扩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是由 、 和 组成的混合物。
(2)酸、碱在水中的解离
盐酸、硫酸等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 ;不同的碱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在水中都能解离出 。
2.关于物质导电性的知识回顾
(1)我们知道一些物质的溶液是导电的,例如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通常会向水中加入一些化合物,如: ,主要原因是纯水几乎不导电。
(2)我们在物理课上学习过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 ,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开启新世界
情景导入: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
一、物质的导电原理
思考1: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物质能导电的本质是什么?
讨论1:结合下方的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固态NaCl不导电,而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教材P15)
二、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辨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如酒精、蔗糖等。
思考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规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下列树状图里的哪些物质?
讨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老师有话说: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辨析一定要从物质分类角度思考。
导电与不导电的辨析一定要从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角度思考。
三、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
电解质≠导电
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不是电解质
判断物质是否导电是看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
判断物质是否电解质是看物质是否酸、碱、盐、金属氧化物跟水
①Fe、Cu等金属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够导电,但它们都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
②稀盐酸能导电,但不能说稀盐酸是电解质,应该说HCl是电解质,因为稀盐酸是混合物。
③SO2、CO2、NH3等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产生的,而是它与水反应的产物H2SO3、H2CO3、NH3·H2O电离产生的,所以SO2、CO2、NH3等化合物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导电的前提:电离
可溶的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
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在熔融时电离
比如NaCl、NaOH固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HCl、H2SO4等在熔融时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不导电;在水溶液里受水分子的作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能够导电。
思考3: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的电离前提跟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种类有关,请从化学键角度思考,为什么HCl在熔融时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思路点拨】水溶液中离子键或共价键在水分子作用下可断裂,而熔融状态只能断离子键而不能断共价键。
讨论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
A.KNO3固体 B.NaCl溶液 C.铜丝 D.熔融MgCl2
讨论4: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熔融状态下的NaCl能导电,推测AlCl3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可是通过实验发现熔融状态下的AlCl3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能导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填“相同”,下一空不必填写;若填“不相同”,完成下一空),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电解质的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简便起见,一般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思考4:将以下电离方程式补充完整
(1)酸的电离:H2SO4=== ;HCl==
(2)碱的电离:NaOH=== ;Ca(OH)2==
(3)盐的电离:Na2SO4=== ;KNO3==
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事项:
(1)原子个数应该守恒。
(2)离子的拆分要正确;
离子团不能拆开,如:OH-、SO42-、CO32-、NO3-、NH4+、HCO3-(弱酸的酸根离子不能拆)
练习1:书写以下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化学upupup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一轮过基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BaCl2 ===
NH4NO3=
CuCl2 ===
Na2SO3 ===
(NH4)2SO4 =
NaHCO3 ===
NaHSO3 ===
思考5: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它溶于水时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离子。
(1)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HSO4属于酸 B.NaHSO4属于盐
C.NaHSO4属于电解质 D.NaHSO4溶液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
知识回扣 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碱和盐进行定义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离子)和酸根的化合物。
五、强弱电解质区分及电离方程式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等号“==”,
弱酸、弱碱、少部分盐、H2O为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符号“”,且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写。
(三大强酸:HCl、H2SO4、HNO3;四大强碱:NaOH、Ca(OH)2、Ba(OH)2、KOH)
练习2:分清下列电解质是强还是弱,写出电离方程。
CH3COOH、HNO3、H3PO4、Ba(OH)2、NH3 H2O、NaHCO3 、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
影响水溶液导电能力的三个因素: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的电荷量、温度
思考6: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思考7: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没有必然联系?
练习3:关于电解质强弱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H2SO4 澄清石灰水 HNO3
弱电解质 AlCl3 HF HClO 氨水
非电解质 Fe CO2 C2H5OH H2O
随堂训练
1.下列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2CO3===2Na++CO B.H2SO4===2H++SO
C.NaHCO3===Na++H++CO D.NaHSO4===Na++H++SO
2.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溶于水:Na2CO3===Na+CO
B.Fe(OH)3部分溶与水电离:Fe(OH)3===Fe3++3OH-
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
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Na++HSO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
④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硫酸氢钠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仅①④ B.仅①④⑤ C.仅②③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5.下列关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化合物 单质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烧碱 液态氧 冰水混合物 醋酸 二氧化硫
B 生石灰 白磷 胆矾 氧化铝 氯气
C 干冰 铁 氨水 石灰石 酒精
D 空气 氮气 小苏打 氯化铜 硫酸钡
6.依据下列实验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铜丝能导电 干燥NaCl固体不导电 NaCl溶于水能导电 熔融NaCl能导电
结论 铜是电解质 NaCl固体中不含阴阳离子 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NaCl是电解质
7.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固体溶于水,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B.离子从固体表面脱离后不会再回到固体表面
C.水合Na+的图示不科学 D.NaCl溶于水后发生了电离,是在通电条件下进行的
8.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①固体氢氧化钡 ②石墨碳棒 ③纯醋酸 ④液态氯化氢 ⑤硫酸氢钾固体 ⑥熔融氯化钠 ⑦蔗糖 ⑧碳酸钠粉末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3)写出①④⑤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 揭秘“离子反应”
——从物质分类视角辨析电解质
重难点: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理清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
掌握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掌握三大强酸四大强碱,正确区分强弱电解质。
温故知新
1.关于物质解离的知识回顾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当把食盐颗粒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看起来食盐颗粒好像消失了。其实,那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是由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2)酸、碱在水中的解离
盐酸、硫酸等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H+;不同的碱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在水中都能解离出OH-。
2.关于物质导电性的知识回顾
(1)我们知道一些物质的溶液是导电的,例如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通常会向水中加入一些化合物,如:氢氧化钠,主要原因是纯水几乎不导电。
(2)我们在物理课上学习过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开启新世界
情景导入: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要点】因为酸、碱、盐溶液能导电,而人的汗液中含有盐(氯化钠)能导电,所以,湿手容易
引起触电事故。
一、物质的导电原理
思考1: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物质能导电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这些粒子可以电子或者是离子。
讨论1:结合下方的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固态NaCl不导电,而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教材P15)
【答案】NaCl固体中含有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由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Na+和Cl-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
当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当NaCl固体受热熔化时,离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因而NaCl在熔融状态时也能导电。
二、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辨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如酒精、蔗糖等。
思考2:根据物质的导电性规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下列树状图里的哪些物质?
【答案】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都是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有机物、NH3等属于非电解质。混合物跟单质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讨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D
【解析】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石墨能导电,但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CO2自身电离产生离子,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电离造成的,故A、B错误;液态HCl不导电,但溶于水时导电,固体NaCl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因此HCl、NaCl是电解质,C错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D正确。
老师有话说: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辨析一定要从物质分类角度思考。
导电与不导电的辨析一定要从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角度思考。
三、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
电解质≠导电
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不是电解质
判断物质是否导电是看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
判断物质是否电解质是看物质是否酸、碱、盐、金属氧化物跟水
①Fe、Cu等金属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够导电,但它们都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
②稀盐酸能导电,但不能说稀盐酸是电解质,应该说HCl是电解质,因为稀盐酸是混合物。
③SO2、CO2、NH3等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产生的,而是它与水反应的产物H2SO3、H2CO3、NH3·H2O电离产生的,所以SO2、CO2、NH3等化合物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导电的前提:电离
可溶的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
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在熔融时电离
比如NaCl、NaOH固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HCl、H2SO4等在熔融时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不导电;在水溶液里受水分子的作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能够导电。
思考3: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的电离前提跟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种类有关,请从化学键角度思考,为什么HCl在熔融时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思路点拨】水溶液中离子键或共价键在水分子作用下可断裂,而熔融状态只能断离子键而不能断共价键。
【答案要点】HCl是共价化合物,共价键在水分子作用下断裂,形成能够自由移到的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在熔融状态下共价键没有断裂,没有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讨论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
A.KNO3固体 B.NaCl溶液 C.铜丝 D.熔融MgCl2
【答案】A
【解析】A.KNO3固体为离子化合物,但固体时,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故A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和钠离子,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故B不符合题意;C.铜丝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故C不符合题意;D.熔融氯化镁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和镁离子,所以熔融氯化镁能导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讨论4:某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熔融状态下的NaCl能导电,推测AlCl3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可是通过实验发现熔融状态下的AlCl3不能导电,而AlCl3水溶液却能导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熔融状态的AlCl3不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填“相同”,下一空不必填写;若填“不相同”,完成下一空),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发生电离,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其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2)AlCl3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3)不相同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由于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电是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解析】从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上分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
四、电离及电离方程式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电解质的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简便起见,一般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思考4:将以下电离方程式补充完整
(1)酸的电离:H2SO4=== 2H++SO ;HCl==H++Cl-
(2)碱的电离:NaOH=== Na++OH- ;Ca(OH)2==Ca2++2OH-
(3)盐的电离:Na2SO4===2Na++SO;KNO3==K++NO3-
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事项:
(1)原子个数应该守恒。
(2)离子的拆分要正确;
离子团不能拆开,如:OH-、SO42-、CO32-、NO3-、NH4+、HCO3-(弱酸的酸根离子不能拆)
练习1:书写以下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化学upupup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一轮过基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BaCl2 ===Ba2+ +2Cl-
NH4NO3= NH4+ + NO3-
CuCl2 ===Cu2++2Cl-
Na2SO3 === 2Na+ +SO32―
(NH4)2SO4 =2NH4+ + SO42-
NaHCO3 === Na++ HCO3―
NaHSO3 === Na+ +HSO3―
思考5:NaHSO4通常为晶体,易溶于水,它溶于水时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NaHSO4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离子。
(1)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HSO4属于酸 B.NaHSO4属于盐
C.NaHSO4属于电解质 D.NaHSO4溶液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1)NaHSO4===Na++H++SO (2)NaHSO4===Na++HSO (3)BCD
【解析】(1)NaHSO4溶于水电离出三种离子,且呈酸性,则它电离出的离子是Na+、H+、SO。(2)它受热熔化时只能电离出两种离子,分别是Na+和HSO。(3)由其电离情况知,NaHSO4既是盐又是电解质,不属于酸,NaHSO4溶液中有H+,能与Zn反应生成H2。
知识回扣 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碱和盐进行定义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者铵根离子)和酸根的化合物。
五、强弱电解质区分及电离方程式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等号“==”,
弱酸、弱碱、少部分盐、H2O为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符号“”,且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写。
(三大强酸:HCl、H2SO4、HNO3;四大强碱:NaOH、Ca(OH)2、Ba(OH)2、KOH)
练习2:分清下列电解质是强还是弱,写出电离方程。
CH3COOH、HNO3、H3PO4、Ba(OH)2、NH3 H2O、NaHCO3 、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要点】CH3COOHH++CH3COO-
HNO3==H++NO3-
H3PO4H++H2PO、H2POH++HPO、HPOH++PO(注意:分步写,用“”号)
Ba(OH)2===Ba2++2OH-
NH3 H2ONH4++OH-
NaHCO3 === Na++ HCO3―
Fe2(SO4)3===2Fe3++3SO42-
影响水溶液导电能力的三个因素: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的电荷量、温度
思考6: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系,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思考7: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盐虽然难溶,但是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仍是强电解质,如BaSO4;有少数盐虽然能溶于水,但是只有部分电离,仍属弱电解质,如醋酸铅。
练习3:关于电解质强弱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H2SO4 澄清石灰水 HNO3
弱电解质 AlCl3 HF HClO 氨水
非电解质 Fe CO2 C2H5OH H2O
【答案】B
【解答】A.氯化铝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铁为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硫酸为强电解质,HF为弱电解质,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B正确;C.石灰水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氨水为混合物,不是弱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
随堂训练
1.下列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a2CO3===2Na++CO B.H2SO4===2H++SO
C.NaHCO3===Na++H++CO D.NaHSO4===Na++H++SO
【答案】C
【解析】碳酸钠、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A、B两项正确;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CO为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分开,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C错误;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H+和SO,D正确。
2.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溶于水:Na2CO3===Na+CO
B.Fe(OH)3部分溶与水电离:Fe(OH)3===Fe3++3OH-
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
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Na++HSO
【答案】D
【解析】A项中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B项中Fe(OH)3是弱碱,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Fe(OH)3Fe3++3OH-;C项中HS-的电离方程式为HS-H++S2-。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
④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硫酸氢钠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仅①④ B.仅①④⑤ C.仅②③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太小,溶于水的硫酸钡能完全电离出离子,硫酸钡是电解质,①错误;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离子,一水合氨是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错误;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不导电,也不导电,氯化氢溶于水可以导电,③错误;④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钠离子和H+,硫酸氢钠是酸式盐,不是酸,④错误;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例如难溶性电解质,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也可能导电,例如氨气溶于水,⑤错误。答案选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标准。判断某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应从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判断;另外从物质分类来看,酸、碱、盐均为电解质。
5.下列关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化合物 单质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烧碱 液态氧 冰水混合物 醋酸 二氧化硫
B 生石灰 白磷 胆矾 氧化铝 氯气
C 干冰 铁 氨水 石灰石 酒精
D 空气 氮气 小苏打 氯化铜 硫酸钡
【答案】C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成分仍然是水,是纯净物,A项错误;胆矾是CuSO4·5H2O,是纯净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空气是混合物,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属于纯净物,硫酸钡是电解质,D项错误。
6.依据下列实验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铜丝能导电 干燥NaCl固体不导电 NaCl溶于水能导电 熔融NaCl能导电
结论 铜是电解质 NaCl固体中不含阴阳离子 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NaCl是电解质
【答案】D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条件下能导电的化合物。A.铜丝能导电,但铜为单质,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干燥NaCl固体不导电,是由于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B错误;C.NaCl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故C错误;D.熔融NaCl能导电,且NaCl是化合物,所以NaCl是电解质,故D正确;故答案为D。
7.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固体溶于水,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B.离子从固体表面脱离后不会再回到固体表面
C.水合Na+的图示不科学 D.NaCl溶于水后发生了电离,是在通电条件下进行的
【答案】C
8.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①固体氢氧化钡 ②石墨碳棒 ③纯醋酸 ④液态氯化氢 ⑤硫酸氢钾固体 ⑥熔融氯化钠 ⑦蔗糖 ⑧碳酸钠粉末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3)写出①④⑤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⑥ ⑦ (2)③④ ① ⑤⑥⑧
(3) ①Ba(OH)2===Ba2++2OH- ④HCl=== H++Cl-
⑤KHSO4===K++H++SO ⑧Na2CO3===2Na++CO
9.结合教材P14页最后自然段,下列物质哪些能导电,哪些本身不能导电,但在一定条件下(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CaO固体、硫酸溶液、Cu、熔融NaOH、MgCl2、KOH固体、H2SO4 、Fe2(SO4)3、Na2CO3、硫酸钡、蔗糖、酒精。
【答案要点】①本身可以导电的物质有:硫酸溶液、Cu、熔融NaOH;
②本身不能导电,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的物质有:MgCl2、KOH固体、H2SO4 、Fe2(SO4)3、Na2CO3、硫酸钡、CaO固体;
③本身不能导电,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也不能导电的物质有:蔗糖、酒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