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我不是懦夫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5. 我不是懦夫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10: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我不是懦夫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挑战自我的不屈精神。
研读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和效果。
2学情分析
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缺乏面对困境的勇气,面对挫折的对策,在王家鹏的身上可以找到在剧烈的思想斗争中所绽放出的勇气的花朵,直至坚持到获得成功的那天。
3重点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研读课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从而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和效果。
2、难点:如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12岁,喜爱踢球、溜旱冰。那一天,是1993年7月23日,他满心高兴从银川坐着中国西北航空公司的飞机到北京去。但是他没能去成北京,他搭乘的航班坠落了。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幸运的,他是机上108人中生还的40人之一;但他又是不幸的,他努力爬出飞机时伤势严重。拖着头部受伤、内脏全部受损、腰椎骨折的身体爬出机舱。他是谁呢?王嘉鹏。后来他怎样了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打开书本58页
活动2【活动】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散读,标序号。第一段,我们了解到王嘉鹏虽然历经劫难,活了下来,但极度痛苦。后面写了3件事,(以表明时间的词语为划分标志)请划出3个层次并概括事件内容。
格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1、我在手术后并发症袭来时,哭对苍天。
2、我无法面对“残疾人”的事实,自我逃避。
3、我在哥哥的教育下警醒,苦练行走。
活动3【活动】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分析人物形象:从这三件事看来,你认为王嘉鹏是个怎样的人?从人物描写中找你的依据。
a、助残日那天,“我”为何拒绝母亲去大厅看演出?
b、看见学生放学,“我”有何举动?为什么?
c、哥哥帮助“我”训练,期间“我”的情感轨迹有何变化?
阅读课文,圈划出表现人物细腻心理的词句。适当批注。思考讨论它们与课文题目的关系?(本文题目是《我不是懦夫》,懦夫——软弱无能的人。懦:软弱,不坚强。你说他是不是懦夫呢?)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2、文中多次出现“懦夫”这个词,第一次从哥哥口中出现后,“我”又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请在36段尾为王嘉鹏设计一段合理的心理活动。70字左右。
(如:懦夫?你说我是懦夫?是的,我怕痛苦、严苛的训练;其实,我怕的是永远坐在轮椅中。我不能泄气,不能让含辛茹苦的妈妈、耐心执着的哥哥失望。我有勇气,我有毅力,我一定要站起来。)
从文中内容来看,王嘉鹏不是懦夫,最终能够勇战病魔,成为强者的因素有哪些?做圈划,交流:
懦夫
妈妈的
慈祥的爱
板书:
哥哥的
严苛的爱
勇敢面对、积极生活
我不是懦夫
“我”
自强不息
活动4【活动】深化课文,拓展总结
1、
“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王嘉鹏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可联系四川大地震、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体验来谈感想。
思考讨论交流:
“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更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2、试比较此文标题与《我最终选择了坚强》,你认为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3、总结:王嘉鹏凭借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在长达5年之久的康复训练后站了起来,可以凭借双拐行走了。朗读注释一。他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全部课程、通过CET4级英语考试,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挪威挪迪克世界联合学院录取,享受全额奖学金。2008年,他还成为了宁夏银川圣火传递的第六棒火炬手!这位‘超人’王嘉鹏优秀成绩远远不止上述这些,医生说:“他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康复身体,二是回归社会!”他向大家证明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强者,可以撑起生命的蓝天!
活动5【作业】作业
1、王嘉鹏一直珍惜自己的中国国籍,尽管曾有过许多次更改国籍的机会,但他说:“我不会改变我的中国国籍,我永远都是中国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80字左右)
2、王嘉鹏的哥哥给北京博爱医院的截肢病人的鼓励是:“生活需要我们努力去争取、创造。相信自己。”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