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诉衷情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9. 诉衷情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10: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诉衷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结合写作背景,通过关键字词的品读,感受作者在词中表达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理解他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2.学习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一定量的词作,对词这种文体有了一定认识,并且初步具备了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诗文的能力,但对诗词朗读却缺乏激情,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成为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针对学生思维直观性较强的特点,以小组的形式查阅关于陆游和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重要爱国词作,在全班范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入境生情,对词情的把握自然水到渠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写作背景,通过关键字词的品读,感受作者在词中表达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教学难点:理解词人虽因壮志难酬有无限悲愤与感慨,却仍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知人论世
分小组汇报:时代背景、陆游其人、陆游其词,感受词人的爱国情。
活动2【讲授】初读生情
1.多形式朗读本词,读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受词人的情感。
2.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词意。
活动3【活动】品读入境
观看、跟读朗读视频,交流感受:词人爱国却不得重用,内心充满悲伤、郁闷和无奈。情不自禁地感叹到:“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品读“梦”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豪情壮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悲愤无奈)
2.品读“泪”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壮志难酬,悲愤、无奈、痛苦、失望、遗憾。)
3.品读“空”
白白的。
朝廷无意北伐,只图安乐。
游写这首词时67岁,他活到85岁,你看看这眼泪还要白流多少年?18年。眼泪都要流干了!尽管白流,尽管梦想和与现实相差太远,可词人并没有放弃。在临死前也不忘收复中原。然而现实的残酷告诉他:他的梦、他的泪,一切成空。
活动4【活动】再读进情
陆游是高寿的,但他终究没有盼到祖国的统一,在他死后的69年,
忽必烈的铁骑就彻底地踏碎了没落的南宋王朝。让我们配合着音乐,再次深情朗读这首词,谨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词人。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诉衷情》练习单
一、默写。
诉衷情
当年万里。匹马。关河梦断何处?。
胡未灭,,。此谁料,,。
二、字词解释——写出诗中义。
(1)觅:(2)关河:
(3)梦断:(4)胡:
(5)秋:(6)天山:
(7)沧洲:
(8)给下列各字注上拼音,并作解释。
戊()戌()戍()戎()
三、内容理解:
1.这首词选自,它的作者是(朝代)的,他字,号。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下片转入直接抒发悲愤的感情。
3.词中回忆当年军旅生活的句子是。与“万里”两字相照应的词语是;梦想无法实现,现实中醒来却是“”(填原句),这句运用了典故,其中“”字运用了使动用法,表达了词人的心境。
4.“泪空流”的“空”用得很精妙,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和,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5.词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是。运用“身”与“心”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6.“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句“觅封侯”用得好,试简析其妙处。
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当年从军抗敌的情景。
B.“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表明作者雄心不已,依然在前线战斗。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表现作者不能报国杀敌的悲愤却又无奈的情感。
D.“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既是作者内心矛盾的自白,也表现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8.以下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上阕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四、拓展(以下两题选做其中一题)。
1.改写:联系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思想抱负,将“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句改写成100字左右的文字,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
2.积累: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爱国的情怀,读着这样的词句,很自然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了词人的哪些的诗词呢?或者从你已学过的古诗词中,你能说出和这首词的感彩类似的词句或诗句吗?
例:陆游的《示儿》中:“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陆游的《》“”
(2)的《》“”
(3)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