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诉衷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词中关键词语的品味和典故的了解,理解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提高对宋词的鉴赏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反复诵读,通过词与诗的比较,理解宋词的音韵之美。
2学情分析
在上学期对宋词初步的学习中,学生对宋词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对于只有几行字的宋词来说,学生还是容易忽视它的厚重和深沉,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深,也缺乏对语言独立深入的赏析。所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在这两点上把握。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感受强烈的爱国激情。
2.难点: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受音韵的抒情作用,理解典故在词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出示题目,略知诗人
解释题目:含义、词牌与题目;
阅读注解:陆游(词人)
活动2【活动】出现全词,感受诗情
1.听诵全诗,感受艺术家焦晃诵读全诗,感受诗人表达情感基调。(什么情感,主要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板书:壮志难酬的悲愤(悲壮)
2.全诗最能体现诗人那种悲愤的情感的是哪一句呢?
3.怎么朗读呢?(比较朗读:字字逼仄,胸腔步步压迫;音韵沧桑、欲哭无泪。)
4.联系词语,评析典故
(1)沧洲:水边陆地,常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指陆游退隐所住的镜湖之滨(三山)。
比较:三山、绍兴——不合词韵(ou)
越州——不合平仄。
(2)学习用典
诵读全诗,学习用典
自由朗读全诗,寻找用典之处。
①封侯:《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21cnjy.com
②梁州:古陕西地,此指汉中前线。
③关河:此指大散关、渭河一带。何处:不知何处。无踪迹可寻之意。
④“貂裘”是用典,战国时代,谋士苏秦多次向秦王献计,经过很长时间,他穿的黑
“貂裘”都破旧了,计策也没有被接受。21教育网
⑤“胡未灭”三句:胡未灭——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语(意。鬓先秋:鬓发先白。)。21·cn·jy·com
⑥天山:西北边陲,汉唐时期的西北边疆。现指“抗金前线”。
赏析典故的作用
对比,感慨
形象、联想
活动3【活动】再读全词,感受意境
再读全诗,感受意境
活动4作业】诉衷情
诵读、背诵全《诉衷情》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