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课题:《寒号鸟》
内容分析: 《寒号鸟》是一篇流传已久的民间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对比手法,讲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结局。寒号鸟在天气暖和时,得过且过,不愿辛勤筑巢,终日睡觉、玩耍;而喜鹊则勤劳踏实,早早为自己搭建了温暖的窝。当冬天来临,喜鹊在温暖的窝中安然过冬,而寒号鸟只能在寒风中哀号,最终被冻死。 故事语言生动,情节简单却寓意深刻,揭示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的道理,批判了懒惰和拖延的坏习惯,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 感受中国民间寓言故事的智慧与魅力,理解故事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崇尚勤劳、反对懒惰的传统美德,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好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体会角色的情感。学习运用“几阵秋风、冻得直打哆嗦、像春天一样暖和”等词语进行表达。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寒号鸟悲剧结局的原因,培养因果推理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故事中环境描写(如秋风、寒冬)对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世界,进行初步的文学再创造。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通过对比,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性格与态度,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得过且过”的含义,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懒惰和拖延的危害。 从故事中获得启示,初步建立勤劳、有计划的生活态度。除此之外还要重点掌握“得”字短语的使用方法,“得”字前面是形容词,“得”字后面是补充词语。
课时目标:深入理解寓意,能复述故事;联系生活,懂得不能“得过且过”的道理。
情境导入:班级成立了 “成长智囊团”,专门为同学们解决这些小困惑。而《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就藏着解决这些困惑的 “思维小妙招”。请同学们化身 “小智囊”,走进寓言故事,学习里面的思维方法,然后用学到的 “妙招” 帮助班级里有困惑的同学,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棒! 妙招二:《寒号鸟》—— 做事不能等明天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 情境再现,回顾旧知
1.巧设情境:教师播放寒风呼啸的音乐,用低沉的声音描述冬夜的寒冷 :雪夜深沉,寒气浸透骨髓。北风掠过,悬崖树旁的冰凌发出清脆的哀鸣。连稀疏的星辰也仿佛冻结在遥远的天幕上,闪烁着清冽的孤光。 2.导入课文:寒冷的冬天来了,寒号鸟和喜鹊的处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朗读5-9自然段继续完善对比表格:喜鹊:眼光长远,辛苦做窝,住在温暖的窝里。 寒号鸟:冻死在冰冷的崖洞里,因为懒惰,没有做窝。 情感朗读:全体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寒号鸟在冬夜哀号的句子,代入其悲惨境地。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然后,在夜里冻死了。 ●出示课后习题第三题。齐读两个方框卡片 课件出示: 冻得直打哆嗦 冷得像冰窖 热得直冒汗 热得像蒸笼 …… …… ①教师提示:“得”后面是对前面形容词的补充,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补充完整短句。 预设:火车好快啊,快得像一阵风、 像一道闪电、 像一道流星 、像脱缰的野马,像离弦的箭。 朗读课文:找出寒冷的冬天来了,寒号鸟和喜鹊的处境发生了变化的句子?填入表格中,对比表格内容,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 明确“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补充词语。 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带“得”的句子。
第二节:核心任务:启动“拯救寒号鸟”计划
1.发放任务卡二: “小规划师们,还记得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吗?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寒号鸟被冻死!现在,启动我们的‘时光机器’,回到秋天,你们会怎么拯救它?” 2.小组合作,创意策划: 将学生分为4-5人小组。 讨论: 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劝告寒号鸟?可以为它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筑巢计划”? 形式任选其一: A. 情景剧表演: 表演“规划师”劝说寒号鸟,并帮助它行动的场景。 B. 设计“规划表”: 为寒号鸟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冬日安居计划表”(例如:周一:收集小树枝;周二:寻找柔软羽毛……)。 3.小组展示与分享: 各小组展示他们的“拯救计划”。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个计划最可行?哪个劝告最有效? 学生不仅要知道寒号鸟错了,更要分析它错在哪里,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小组合作与创造性思维: 通过情景剧、规划表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表达。
第三节:联系生活,升华寓意
1.聚焦结局,体会寓意。 (1)同学们,读完《寒号鸟》这篇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结合生活说一说。 小喜鹊它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规划,创造了一个温暖的窝,抵御了风寒。这让我觉得,劳动虽然辛苦,但它能创造价值和安全感。 故事告诉我,“明天”往往是靠不住的,只有像喜鹊一样,把今天该做的事认真做好,才能换来安心和温暖。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凡事都要早做计划。 2.理解“得过且过”: (1)教师提问:“想一想,寒号鸟的‘得过且过’,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像谁呢?”教师引导学生勇敢地、轻松地联系自己,说说自己有没有“得过且过”的时候。 (2)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抓出小‘寒号鸟’”活动。在生活中你是那个小寒号鸟吗? (3)教师情境举例:“放假了,心里想‘作业明天再写吧’,结果……”“书包乱七八糟,心想‘明天再整理吧’,结果……” (4)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做总结。 3.学习“喜鹊精神”: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学习上的‘小喜鹊’呢?” 预设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提前制定出行攻略、今日事今日毕。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或你见过的人有没有“得过且过”的表现? 通过争做“学习上的小喜鹊”,学生将故事中汲取的智慧(勤劳、有计划)转化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指南。
第四节:复述故事,展示收获
1.“我是故事大王”擂台赛: 出示关键词卡(暖和、冬天、喜鹊、寒号鸟、做窝、哀号)。 邀请学生利用关键词和自己的画,完整地复述故事。 评选“最佳故事大王”和“最佳规划师”。 2.课堂总结与拓展 总结:这个故事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计划来创造。 2.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明日歌》歌曲视频,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唱,理解古诗内容,不要蹉跎光阴,做一个勤劳的人。 学生利用关键词和自己的画,完整地复述故事。 学生跟唱古诗,从古诗中得到警示不要蹉跎光阴,做一个勤劳的人。
第五节: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教师指导书写“像、冰、亮”三个生字,提示书写要点。 2.教师指导,重点指导易错字并讲述要点。 左右结构。“象”的第六笔撇从“口”中间穿出去,弯钩及接下来的两撇一捺要左右平衡,把字写正。 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水”的末笔捺舒展。 “亮”上中下结构。中间的“口”要写得小而扁,下方的“几”撇、横折弯钩不能超出“冖”。 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对于书写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 4.同桌互评,对于写得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 观察与倾听: 观察教师板书或课件展示的范字,认真听教师讲解字形结构、关键笔画、笔顺及书写要点 实践练习: 在课本或练习本上认真书写生字。
拓展作业(二选一): 续写童话: 如果寒号鸟听了你们的劝告,第二年冬天会怎样?说一说你的小故事 制作书签: 制作一张以“今日事今日毕”或“拒绝拖延”为主题的书签,放在铅笔盒里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