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五单元第3课时《寒号鸟》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第五单元第3课时《寒号鸟》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7 11:1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课题:《寒号鸟》
内容分析: 《寒号鸟》是一篇流传已久的民间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对比手法,讲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结局。寒号鸟在天气暖和时,得过且过,不愿辛勤筑巢,终日睡觉、玩耍;而喜鹊则勤劳踏实,早早为自己搭建了温暖的窝。当冬天来临,喜鹊在温暖的窝中安然过冬,而寒号鸟只能在寒风中哀号,最终被冻死。 故事语言生动,情节简单却寓意深刻,揭示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的道理,批判了懒惰和拖延的坏习惯,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 感受中国民间寓言故事的智慧与魅力,理解故事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崇尚勤劳、反对懒惰的传统美德,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读好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体会角色的情感。学习运用“几阵秋风、冻得直打哆嗦、像春天一样暖和”等词语进行表达。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寒号鸟悲剧结局的原因,培养因果推理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故事中环境描写(如秋风、寒冬)对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世界,进行初步的文学再创造。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通过对比,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性格与态度,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得过且过”的含义,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懒惰和拖延的危害。 从故事中获得启示,初步建立勤劳、有计划的生活态度。除此之外还要重点掌握“得”字短语的使用方法,“得”字前面是形容词,“得”字后面是补充词语。
课时目标: 核心任务是调查与发现。学生像侦探一样,深入文本,搜集信息,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人物行为和初步的因果关系。这是知识积累和信息输入的阶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PPT)、寒号鸟和喜鹊头饰、故事动画片段、“时光规划师”任务卡、背景音乐(欢快的、寒冷的)。 学生:画纸、彩笔。
情境导入:班级成立了 “成长智囊团”,专门为同学们解决这些小困惑。而《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就藏着解决这些困惑的 “思维小妙招”。请同学们化身 “小智囊”,走进寓言故事,学习里面的思维方法,然后用学到的 “妙招” 帮助班级里有困惑的同学,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棒! 妙招二:《寒号鸟》—— 做事不能等明天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 谜语导入,领取任务
1.猜谜语: “身穿黑白袍,歌声报喜讯。”(喜鹊) “说它是鸟不是鸟,爱在崖缝把身安,白天呼呼睡大觉,晚上哀号好悲惨。”(寒号鸟) 2.提问:你还记得这是哪篇故事中的人物吗?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2.师生交流: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的主人公是 和 。喜鹊住在 ,而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 。 3.领取“时光规划师”任务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是来自‘未来森林规划局’的‘时光规划师’。我们的任务是回到过去,帮助那些不会规划时间的小动物。今天,我们接到了第一个紧急任务——拯救寒号鸟!” 出示任务卡: “任务一:深入调查。了解寒号鸟和它的邻居喜鹊,在秋天都做了什么?” 回顾故事内容,利用提纲支撑,说一说故事内容。
第二节:任务驱动,整体感知
1.动画初感知: 播放《寒号鸟》动画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直观印象。 2.学习第1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语句。 (1)讲解住所:教师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说一说喜鹊和寒号鸟分别住在哪里? 学生汇报,老师根据汇报出示图画。 图文结合,理解文段。根据图画,明确住所,喜鹊的家在大杨树上,寒号鸟的家在崖缝里。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2)从图上看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 寒号鸟的住处是随便找的石缝,四面漏风,不够保暖;喜鹊的窝是自己筑巢,很暖和。 3.自主阅读,寻找证据: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描写喜鹊和寒号鸟在秋天时行为的词语。 学习2—4自然段:请你大声朗读第2-4自然段,找出描写描写喜鹊、寒号鸟行为的句子。 完成对比表格的第一部分: 时间角色 在做什么秋天寒号鸟秋天小喜鹊
(2)引导学生感受句意,体会喜鹊的勤劳。 出示句子: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②要求:圈画出喜鹊的动作,读一读,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喜鹊呢? 预设:喜鹊做窝非常辛劳,但是它一直在忙碌没有休息。说明喜鹊非常勤劳。 出示视频:从视频中感受喜鹊是怎样做窝的呢。 ③拓展想象:同学们,请你想一想,喜鹊做窝的时候,寒号鸟在做什么呢? 喜鹊一早飞出去时,寒号鸟却在( )。 喜鹊衔回枯草时,寒号鸟却在( )。 喜鹊在做窝时,寒号鸟却在( )。 4.我为角色画张像: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画纸,为喜鹊和寒号鸟分别画一张“秋日生活图”,并在旁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自己的话写上“标签”。 喜鹊画像: 可以画喜鹊在叼树枝、筑巢,标签为“勤劳”、“东寻西找”等(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寒号鸟画像: 可以画寒号鸟在晒太阳、睡觉,标签为“懒惰”、“玩耍”(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5.聚焦对话,对比朗读: 教师过渡:看到自己的邻居每天玩,喜鹊是怎么劝它的?它听了吗? 分角色朗读: 教师读旁白,女生组读喜鹊(语气:关心、劝告),男生组读寒号鸟(语气:不耐烦、傲慢)。 思考讨论:同学们,寒号鸟说喜鹊傻,喜鹊真的傻吗?为什么? (喜鹊不傻,它很勤劳,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3.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懒惰的寒号鸟和勤快的喜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揭晓寒号鸟的最终命运。 朗读第1-4自然段,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和描写喜鹊、寒号鸟行为的句子。 完成对比表格的第一部分 学生抓住关键信息,通过表格进行对比,直观地发现两个角色的巨大差异。通过分角色朗读,初步进入角色内心,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通过表格进行对比,直观地发现两个角色的巨大差异。通过分角色朗读,初步进入角色内心,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第三节:字词闯关,巩固基础
1.字词游戏:检验字词、多音字认读情况。 2.了解结构“阵、做、冻、像、冷、冰”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两部分不同的比例。教师指导,重点指导“阵、第”并讲述要点。 阵:左窄右宽,“阝”的第一笔写得稍小些,为右边留空间,“车”的第二笔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竖。 第:下边的“弓”字要写得扁一点。 3.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对于书写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 4.同桌互评,对于写的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 观察与倾听: 观察教师板书或课件展示的范字,认真听教师讲解字形结构、关键笔画、笔顺及书写要点 实践练习: 在课本或练习本上认真书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