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忆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忆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4 15: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忆读书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贾府(jiǎ) 呻吟(shēn) 水浒传(hǔ)
B.消遣(qián) 书刊(kān) 荡寇志(kòu)
C.烦琐(suǒ) 凯旋(kǎi) 天罗地煞(shà)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知半解(少、一点。)
B.不能自已(控制。)
C.人情世故(经验、道理。)
D.无聊(聊天。)
3.“囿”字的意思最可能与( )有关。
A.有无 B.园林(有围墙) C.重复 D.忧郁
4.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
A.说明“我”读书融入了感情,读得非常认真。
B.是“我”觉得伤心,所以才会哭。
C.“我”很喜欢哭。
5.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港独”分子是影响香港人民安居乐业的罪魁祸首。
B.这名罪犯屡次进监狱,真是百折不回。
C.对现代经济学的一知半解是导致他经营失败的原因之一。
D.犯罪分子的做法,让人难以置信。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6. 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1)补全词语。
分久      合久           知    解
      如生       有味 索然      
总而       自作       风     雪      
真    实      心   神     无病        
(2)以上词语中“      ”和“      ”意思相反。
(3)“      ”常用来形容文学、雕塑等形象逼真,它的近义有:    、   。
(4)“     ”指读书理解得不够透彻。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写的。
修改病句:              。
(2).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改成先因后果的句子)
                        。
(4).冰心说:“我给一个儿童刊物写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九个字。”(改为转述句)
                        。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8.课外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①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很少,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暇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留下来的哩。
②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话长了。
③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仲。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收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________(突然 居然 忽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享受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时离开了我们!
④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陶醉:          忧心忡忡: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
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               ;
“缕缕书香弥漫”指                        。
(2)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
“本本”叠用表示          ,“苦书”指的是            。
(3).“卧床数年的母亲        (突然 居然 忽然)下床了!”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4).短文画线句中“父亲的精神”指的是                   。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很多很多”指的是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B
2.D
3.B
4.A
5.B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6. (1). 必合(2). 必分(3). 一(4). 半(5). 栩栩(6). 津津(7). 无味(8). 言之(9). 多情(10). 花(11). 月(12). 情(13). 感(14). 动(15). 移(16). 呻吟(17). 津津有味(18). 索然无味(19). 栩栩如生(20). 惟妙惟肖(21). 活灵活现(22). 一知半解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7. (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2). 我不得不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 我只学过“者”字,所以我把“诸”念作“者”(4). 冰心说,她给一个儿童刊物写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九个字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8. 1. (1).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1. (2).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2. (1). 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2. (2). 读书的气氛很浓2. (3). 书很多2. (4). 中医和中草药书3. 居然4. 执着的读书精神5. 对知识的渴求,对家人的关爱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