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刚检查预习: 注音: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 骞
咫尺 肋骨
释义:
和煦
干涸
吞噬
浑然一体
沧海桑田
xùshìhéluǒgēqiānzhǐlè温暖(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吞食;并吞完整、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被称为“仙湖”的罗布泊,
到底在哪儿呢? 从图示上我们看到,罗布泊是一片沙漠,但它却曾经被称作“仙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 下面,老师将展示一组罗布泊的图片。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应文段,并带着感情,为这些图片作解说吗? 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请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朗读提示: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有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注意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如:
1、……“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⒈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了威胁。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
4、那奇行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5、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以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罗布泊变化原因总结:
人口激增带来水的需求量的增加。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警示人们,重视环保,合理开发,树立科学持续发展观。
人类急功近利、 过度开采资源的行 为,造成了罗布泊、 胡杨林的悲剧。悲剧仅限于此吗?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说一说: 假如你是千百年来生长在罗布泊边上的一棵胡杨,见证了这沧海桑田的变化,你将向人类诉说些什么?课后小练笔:爱护环境,
从现在做起!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