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黄生借书说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黄生借书说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11:0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黄生借书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构思严密、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懂得有书必须认真读的道理
2学情分析
班级里有较良好的学习气氛,但在学习的态度方面还可以更端正。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尚可,学习习惯也比较好。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可以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
3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对比阐明道理、层层深入论证的写法。
 
难点: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疏通文意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汗牛塞屋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
(4)家贫难致
(5)归而形诸梦。
(6)故有所览辄省记。
(7)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8)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说出划线词的古今义: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一词多义:
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4、翻译句子: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为一说,使与书俱。
5、翻译句子,并体会语句表达的语气:
(1)子不闻藏书者乎?
(2)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三、书面翻译全文
四、研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进一步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
3、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探讨1、(板书)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探讨2、举例论证:天子之书——七略四库
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
有书而不读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
4、作者提出观点后,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这些例证有何作用?
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5、有书而不读,依次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又如何呢?“非独书……”一句由书过度到“天下物”,写“天下物”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书→天下物:物非己有——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不同心态
物为己有——心安理得、束之高阁
6、以上由书及物都是从别人说起,接着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自己
通籍:前——家贫难致有所览辄省记——勤奋
后——俸去书来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懒惰
7、第四段通过哪些对比,劝勉黄生认真读书?
借书:“予之公书”与“张氏吝书”
提出希望
“予不幸”与“生幸”
读书必专、归书必速
五、归纳小结
作者由书及物、由人及己,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观点,劝勉黄生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勤奋读书。
六、拓展延伸
1、本文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不是说作者反对买书、藏书,必须借书才能认真阅读呢?
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的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气,有决心,不利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
2、积累读书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列夫托尔斯泰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
(10)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1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3)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王安石
(14)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