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思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15 09: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思南中学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 9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7小题,共 28分。
1.浙江国际赛车场位于绍兴柯桥南部、柯岩—鉴湖旅游度假区中心位置,依山而建,赛道全长 3.25 公里,
赛道共 16 个弯有车手曾在这里创下最佳速圈纪录成绩 1 分 33 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赛车的运动路线时赛车不能看作质点
B.赛道全长指的是赛车比赛的位移
C.最佳速圈记录 1 分 33 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D.完成最佳速圈纪录的平均速度约为 39 /
2.7.一弹性小球从高处静止落下,以 5 / 的速度撞到地面,并以 4 / 的速度反弹回去,与地面接触的时
间为 0.2 ,则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为
A.速度变化量为 1 / ,方向向下 B.速度变化量为 9 / ,方向向下
C.加速度为 5 / 2,方向向上 D.加速度为 45 / 2,方向向上
3.气闸舱是载人航天器中供航天员进入太空或由太空返回用的气密性装置,
其简化装置如图所示,座舱 与气闸舱 之间装有阀门 ,座舱 中充满一定
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气闸舱 内为真空。航天员从太空返回气闸
舱时,打开阀门 , 中的气体进入 中,最终达到平衡。气闸舱与座舱在太空中可认为与外界绝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平衡后压强增大 B.气体平衡后内能减小
C.气体平衡后温度不变 D.气体平衡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4.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14页
A. 点电势高于 点电势
B. 点电场强度大于 点电场强度
C.若将一检验电荷+ 由 点移至 点,它的电势能增大
D.若在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 ,将一检验电荷+ 由 移至 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增大
5.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图像,则物体在 0~1 内的位移
大小( )
A.小于 3
B.等于 3
C.大于 3
D.等于 0
6.如图所示,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 、 ,其相对同一参考系的位置 随时间 变化的
函数图象如图.则由图可知( )
A.从 = 3 起,两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且 >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比 迟 3 才开始运动
C. 5 末 、 相遇,前 5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
D.前 5 内 的平均速度大于 的平均速度
7.某身高 1.8 米的运动员在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 2 米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
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
A. 8.9 / B. 6.4 / C. 4.6 / D. 2.0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8分。
8.如图所示, 、 两小球分别从半圆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 0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
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竖直高度相等,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高度的 2 倍,若小球 能落到半圆轨道上,小球 能
落到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页,共 14页
A. 球可能先落在半圆轨道上 B. 球一定先落在斜面上
C.两球可能同时落在半圆轨道上和斜面上 D. 球可能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
9.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10.如图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不同体积时的两条等容线。 、 、 、 表示四个不同的状态,则( )
A.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其内能减少 B.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其内能增加
C.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其内能增加 D.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其内能减少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8分。
11.关于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
(1)如图所示为两种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中部分器材规格为:电流表内阻约为 0.5 ,量
程为 0~0.6 ;电压表内阻约为 3 ,量程为 0~3 。若被测电源为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 1.5 ,内阻约 1 ),
应选择______电路图(选填“甲”或“乙”);分析你选择方案的测量结果 测 ______ 真。(选填“>”或
“<”)
(2)某兴趣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橘子制作了水果电池,并用数字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
水果电池的电动势 和内阻 ,实验电路如图 1 所示。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 ,
记录电压表的读数 ,绘出图像,如图 2 所示,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 = ______ ,内阻 = ______ 。
第 3页,共 14页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实验装置;
②测量挡光片的宽度 ;
第 4页,共 14页
③用刻度尺测量挡光片的中心 点到光电门中心所在位置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
④滑块从 点静止释放(已知砝码落地前挡光片已通过光电门);
⑤读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 ,由此可知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 = 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 、
、 字母表示)。
⑥用以上方法测量计算出来的加速度比真实的加速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⑦用游标尺上有 10 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 ,结果如图乙所示,可读出其读数为______ 。
(2) 1 1根据以上实验测得的数据,以 为横坐标, 2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中作出 2 图线如图丙所示,再利用⑦
测得的 值,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本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6分。
13.一送货装置如图所示,质量为 1 = 1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倾角为 = 37°的传送带最
上端 处,传送带保持 = 12 / 匀速向下运动,物体被传送到 端,然后滑上平板车,货物从传送带滑上
平板车过程无速率损失,在离传送带 端水平距离 0 = 30 处有一与平板车等高的水平平台,平板车与平台
碰撞后立刻保持静止,不再移动。已知传送带长度 = 18 ,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 37°,货物与传送
带间的摩擦因数 1 = 0.75,货物与平板车的摩擦因数 2 = 0.3,平板车与地面的摩擦因数 3 = 0.1,平板车
的质量 2 = 0.5 。忽略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 10 / 2, 37° = 0.6, 37° = 0.8,求:
(1)货物刚放上传送带 端时的加速度大小;
(2)货物由传送带 端运动到 端的时间;
(3)若平板车长度为 0 = 14 ,货物被送至平台时速度大小。
14.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方的痛”,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由于落地速度很大,可能造成很大的
危害。若一个鸡蛋从 15 层楼的高处无初速下落,总共高度按 45 计算,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 10 /
2。求:
(1)鸡蛋下落 45 所用的时间;
(2)鸡蛋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第 5页,共 14页
15.一辆质量为 1000 汽车,汽车牵引力为 1000 ,运动中所受阻力为 500 ,列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
直线运动,求:
(1)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
(2)汽车 10 秒后速度;
(3)汽车 10 秒后的位移。
第 6页,共 1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分析赛车的运动路线时,赛车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忽略不计,所以赛车可以
看作质点,故 A 错误;
B、由于赛道是曲线,所以赛道全长指的是赛车比赛的路程,故 B 错误;
C、最佳速圈记录 1 分 33 秒对应时间轴上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间隔,故 C 正确;

D 3.25×10
3
、赛道全长 3.25 公里,则赛车的位移一定小于 3.25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 = < 60+33 / =
35 / ,故 D 错误。
故选: 。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简化为质点;根据路程的定义判断;时
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一段距离,时刻对应时间轴是一个点;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判断。
本题以浙江国际赛车场为背景,考查了对运动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明确时间间隔和时刻、位移和
路程、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要知道物体能够看作质点的条件。
2.【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为单选题。
规定向上为正方向, / ,方向向上。 、 均错误; ,
方向向上。所以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3.【答案】
【解析】解: 、气体自由扩散过程中,根据知 = ,由于温度不变,可知压强和体积成反比,故体
积变大,压强减小,故 A 错误;
B、该过程中气体自由扩散,没有对外做功,又因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 = + 可知内
能不变,温度不变,故 B 错误;
C、该过程中气体自由扩散,没有对外做功,又因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 = + 可知内
能不变,温度不变,故 C 正确;
D、整个过程内能不变,所以平均动能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
第 7页,共 14页
主要考查对玻意耳定律(等温定律)等考点的理解
在热学中,恒温模型的变化中, = 中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4.【答案】
【解析】解: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 点电势高于 点电势,故 A 正确;
B.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可知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点的电场强度,故 B 错误;
C.若将一试探电荷+ 由 点移至 点,根据 = 可知,电势能减小,故 C 错误;
D.若在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 ,叠加后电势仍然是 点电势高于 点电势,将一试探电荷+ 由 移至 的过程
中,其其电势能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 。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和方向,可以判断场强的大小、方向,和电势的高低;对带电体电势能的判断,除了电
势的高低还需要关注电性;带电粒子的运动,需要关注速度和受力,判断二者是否始终共线,推导粒子之
后的运动情况。
本题考查电场线的理解。注意电场线不止可以说吗电场强度的特点,还可以说吗电势的高低;在判断电势
能大小时,需关注电势和电性两个因素。
5.【答案】
1
【解析】解:由 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0~1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 2 × 6 ×
1 = 3 ,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
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图线与时间
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考查对 图像的理解,清楚图线的含义。
6.【答案】
【解析】解:
A、在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 = 3 起,两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速度均沿正向,方向相
同. 图象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 > .故 A 正确.
B、由图知, 在 = 3 时开始从原点出发,而 在 = 0 时刻从距原点正方向上 5 处出发, 在 运动 3 后
开始运动,故 B 错误.
C、5 末 、 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 5 内, 通过的位移为 10 , 通过的位移为 5 ,位移不同,
故 C 错误.
第 8页,共 14页
D、由上知,前 5 内 通过的位移大,因为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所以 的平均速度大,故 D 错误.
故选:
在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以直接读出出发点的位置和时刻;
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本题考查位移时间图象,关键要掌握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由图象分析质点的
运动情况是基本能力,要熟练掌握.
7.【答案】
【解析】解:运动员跳高过程可以看做竖直上抛运动,当重心达到横杆时速度恰好为零,有:
运动员重心升高高度: = 2.0 1.82 = 1.1( ).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2 = 2 得: = 2 = 2 × 10 × 1.1 / ≈ 4.6 / ,
故选:
运动员跳高的运动模型为竖直上抛运动,因为是背跃式跳高,所以只要运动员的重心能够达到横杆处,即
可认为运动员越过横杆,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解.
利用竖直上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核心是建立模型,将实际问题简化,再运用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求解.
8.【答案】
【解析】解: .将圆轨道和斜面轨道重合在一起,如图所示
交点为 ,由图可知,可能小球先落在斜面上,也可能先落在圆轨道上,若初速度合适,小球做平抛运动落
在 点,则运动的时间相等,即同时落在半圆轨道和斜面上;故 AC 正确,B 错误;
D.若 球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根据几何关系知,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 2
倍,而在平抛运动中,某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 2 倍,两
者相互矛盾,所以 球不可能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故 D 错误。
故选: 。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将圆轨道和斜面重合在一起进行
分析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平抛运动比较灵活,学生容易陷入计算比较的一种错误方法当中,不能想到将半圆轨道和斜面轨
道重合进行分析比较。
第 9页,共 14页
9.【答案】
【解析】解: 、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
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所以 A 正确;
B、对于匀速直线动,其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始终是相等的,所以对于匀速直线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无关,所以 B 正确;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变速运动,所以 C 错误;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所以 D 正确。
故选: 。
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物体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物
体在某一过程上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关键抓住对应关系: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
对应.
10.【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体积减小,气体对外做功,A 正确;
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B 正确;
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增大,从外界吸收热量,C 正确;
气体由状态 变到状态 ,温度减小,内能减小,体积不变,释放热量,D 正确;
故选 ABCD
考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点评:本题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气态方程结合,分析气体状态的变化及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1.【答案】乙 < 1.0 3.3
【解析】解:(1)甲方案中实验的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实验测得的电源内阻为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阻
之和,由于电源的内阻较小,因此实验的误差大;
乙方案中实验的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分流作用不明显,可以忽略,因
此选择乙方案误差小;

考虑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 + ( + )
= 变形得 +
+

因此电动势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 测 < 真;
第 10页,共 14页
(2) 根据闭合定律的欧姆定律 = +
变形得 =
结合 图像可知,图像的纵截距表示电动势,电动势 = 1.0
1.0 0.4
图像斜率的绝对值 = 3180×10 6 ≈ 3.3 × 10 = 3.3 。
故答案为:(1)乙;<;(2)1.0;3.3。
(1)根据实验电路图,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作答;
(2)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解 函数,结合图像斜率和纵截距的含义求解作答。
本题考查了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的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运用,能够根
据电路结构特点分析实验误差。
2
12. 【答案】2 2 偏小 1.87 5.7 /
2
2
【解析】解:(1)⑤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2 = 2 ,而 = ,联立得 = 2 2;
⑥上述方法是利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此处位移大小为挡光片的宽度 ),而匀
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大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用以上方法测量计算出来的加速
度比真实的加速度偏小;
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 0.1 ,其读数为 = 18 + 0.1 × 7 = 18.7 = 1.87 ;
(2) 1 2 2 根据表达式整理得 = ,其斜率 = ,根据图丙整理代入数据得加速度为 = 5.7 / 2 2 2 2
(1)
2
故答案为: ⑤ 2 2;⑥偏小;⑦1.87;(2)5.7 /
2。
(1)⑤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规律列式求解;
⑥根据计算瞬时速度的原理结合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⑦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完成读数;
(2)根据位移—速度规律导出相应的表达式,再结合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代入数据解答。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光电门问题,会根据题意结合图像求解相关物理量。
13.【答案】解:(1)货物刚放上传送带 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 + 1 1 = 1
代入数据解得
1 = 12 / 2
(2)设货物达到与传送带共速所用的时间为 1,则有
第 11页,共 14页
1 =


达到共速时货物的位移
1 =
1 2
2 1
解得 1 = 6 <
由于
= 1
可知当货物与传送带达到共速后将与传送带保持静止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传送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的时间为 2,可得
= 12
由此可知货物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
= 1 + 2
解得 = 2
(3)货物滑上平板车时的速度为 ,设货物在平板车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1,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则对
货物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1 = 1 1
对平板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1 3( 1 + 2) = 2 2
解得
2 21 = 3 / , 2 = 3 /
设两者达到共速所用的时间为 3,则有
1 3 = 2 3
解得
3 = 2
设在达到共速时货物与平板车的位移分别为 2、 3,则有
= 12 3 2 1
2
3
= 13 2 2
2
3
货物与平板车的位移差
= 2 3
第 12页,共 14页
解得 = 12
由此可知共速时货物距平板车最左端的距离为
4 = 0 = 14 12 = 2
二者达到共速时的速度
1 = 2 3
此时平板车的最左端距平台的距离为
= 0 0 3
解得 = 10
二者达到共速后一起向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3,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3( 1 + 2) = ( 1 + 2) 3
解得
3 = 1 / 2
设平板车与平台碰撞时的速度为 2,由速度与位移的公式有
22 21 = 2 3
解得
2 = 4 /
平板车与平台碰撞后静止,而货物将继续以加速度 1做减速运动,设货物滑上平台时的速度为 3,则由速
度与位移的公式有
2 23 2 = 2 1 4
解得
3 = 2 /
答:(1)货物刚放上传送带 端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12 / 2;
(2)货物由传送带 端运动到 端的时间为 2 ;
(3)若平板车长度为 0 = 14 ,货物被送至平台时速度大小为 2 / 。
【解析】(1)货物刚放上传送带 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加速度;
(2)分析货物在传送带的运动情况,根据匀变速和匀速的运动规律解得时间,从而求得总时间;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加速度,分析货物在平板车的运动情况,结合运动学公式解答。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尤其是货物和传送带速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根据受
力情况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熟记运动学公式。
第 13页,共 14页
14. 1【答案】解:(1)鸡蛋无初速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位移—时间公式得: = 22
代入数据解得: = 3
(2)鸡蛋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大小为 = = 10 × 3 / = 30 /
答:(1)鸡蛋下落 45 所用的时间为 3 ;
(2)鸡蛋落地前瞬间速度的大小为 30 / 。
【解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鸡蛋下落时间;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求解落地瞬间速度的大小。
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解题关键是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熟练应用。
15.【答案】
【解析】
第 14页,共 1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