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四单元
课题 4.4一次函数的应用 课时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 2022 新课标,本节课需引导学生通过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从图象中提取信息(如截距、交点、变化趋势)的方法,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通过分析水库蓄水量、油箱剩余油量等情境,发展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素养,培养运用图象分析问题的意识,提升从形到数的推理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一次函数图象应用的深化,教材以摩托车剩余油量、水库蓄水量等图象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图象中读取关键数据(初始量、总量、临界点),解决实际问题,并建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联(图象与 x 轴交点即方程的解).内容承接一次函数图象特征,为后续函数与方程综合应用奠基,体现 “数形结合” 思想,注重学生图象解读与问题转化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识别一次函数图象的基本特征,但对图象信息的深度提取(如非整点数据估算)存在困难.八年级学生能理解直观的图象意义,却难以将图象上的点与实际情境中的量对应,尤其对 “函数值为 0 时自变量的意义” 理解模糊,需通过图象与实际意义的对比突破数形转化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从一次函数图象中提取关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能运用图象求方程的解. 3.经历 “图象解读—问题解决” 的过程,提升数形结合能力,发展直观想象素养. 4.感受图象的直观性价值,增强用图象分析现实问题的信心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从一次函数图象中读取信息,解决实际情境中的计算与估算问题. 2.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和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的临界条件,在图象上准确找到对应点并估算自变量的值,实现图象信息到实际意义的精准转化.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图象分析法,以问题链引导学生解读图象中的量关系;学法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学生通过图象观察、数据估算、意义对应,归纳图象应用规律,提升主动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依标靠本,独立研学 复习回顾: 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2.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步骤是什么? 3.一次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4.解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图象经过第 象限. ②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3),B(0,-2)两点,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通过问题链梳理一次函数图象特征、待定系数法步骤及性质,结合练习题巩固应用. 回忆核心概念,完成练习题,梳理知识间的关联. 激活旧知,强化一次函数图象与表达式的关联,为图象解读奠定基础.
探究活动一: 某辆摩托车的油箱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单位:L)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单位:km)之间的关系如图4-8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油箱最多可储油多少升 (2)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 (3)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 (4)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 解:观察图象,得 (1)当x=0时,y=10.因此,油箱最多可储油10升. (2)当y=0时,x=500.因此,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500千米. (3)x从0增加到100时,y从10减少到8,减少了2,因此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2升汽油. (4)当y=1时,x=450.因此,行驶450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 展示图象情境,引导聚焦横纵坐标意义,通过问题链提取初始量、总量等关键信息. 观察图象找点的坐标,结合实际意义解决储油量、行驶里程等问题. 以生活情境切入,初步培养从图象提取信息的能力,感知数形结合的直观性.
环节二:同伴分享,互助研学 探究活动二: 例题精讲 例2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蓄水量V(万m3)与干旱持续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4-9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多少 (2)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是多少 干旱持续23天呢 (3)蓄水量小于400万m3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干旱持续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解:(1)当t=0时,V=1200,因此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1200万m3. (2)当t=10时,V=1000. 当t=23时,V=740. 因此,干旱持续10天,23天的蓄水量分别是1000万m3,740万m3. (3)当V=400时,t=40.因此,干旱持续40天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尝试思考: 按照例2呈现的规律,预计干旱持续多少天该水库将干涸?你是怎么做的? 结合图象可知,当V=0时,t=60.因此,预计干旱持续60天水库干涸. 想一想:如何解答实际情景函数图象的信息 1.理解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的实际意义; 2.分析已知条件,通过作x轴或y轴的垂线,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由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值读出要求的值; 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将“数”转化为“形”由“形”定“数”. 引导分析图象中临界点(如干旱前蓄水量、警报值),指导通过作垂线定位对应值. 小组合作解读图象,估算非整点数据,解决干涸时间等实际问题. 强化复杂情境下的图象信息转化能力,提升临界点分析与估算能力.
环节三:全班展学,互动深入 探究活动三: 思考交流: 结合例2想一想,一元一次方程-20x+1200=0与一次函数y=-20x+1200有什么联系?一般地,一元一次方程kx+b=0与一次函数y=kx+b有什么联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解:一元一次方程-20x+1200=0的解为x=60,一次函数y=-20x+1200包括许多点.因此-20x+1200=0是y=-20x+1200的特殊情况. 当一次函数y=-20x+1200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方程20x+1200=0的解. 函数y=-20x+120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20x+1200=0的解. 练一练 1.直线y=2x+20与x轴交点坐标为( -10 , 0 ),这说明方程2x+20=0的解是x= -10 . 2.若方程kx+b=0的解是x=5,则直线y=kx+b与x轴交点坐标为( 5 , 0 ). 总结归纳: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x+b=0的解.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 引导对比函数图象与方程解的关联,通过练习归纳 “图象与 x 轴交点横坐标即方程解” 的规律. 讨论函数值为 0 时的意义,完成对应练习,总结知识联系. 建立函数与方程的内在关联,深化 “数” 与 “形” 的相互转化思想.
环节四:巩固内化,拓展延伸 巩固训练 1.一根蜡烛长20 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 cm,则表示点燃后蜡烛剩余的长度y(cm)与燃烧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A B C D 2.汽车油箱中的余油量Q(L)是它行驶的时间t(h)的一次函数,某天该汽车外出时,油箱中余油量与行驶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油箱中余油20 L时,该汽车行驶了 h. 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2,0),(0,3).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 ( ) A.x=2 B.x=3 C.x=0 D.不能确定 4.如图是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则关于x的方程kx+2=0的解为 . 5.直线l:y=2x-m过点 P(m,2). (1)求直线l的表达式; (2)方程2x-m=0的解为 . 巡视课堂迅速掌握学情 当堂小测,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代表回答. 学以致用,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1.知识: 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1.理解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的实际意义; 2.分析已知条件,通过作x轴或y轴的垂线,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由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值读出要求的值; 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将“数”转化为“形”由“形”定“数”.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x+b=0的解.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小结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自我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设计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 从函数获取信息步骤: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基础达标: 1.若关于x的方程2x+b=0的解是x=1,则直线y=2x+b一定经过点 ( ) A.(-1,0) B.(0,-1) C.(1,0) D.(0,1) 2.如图,直线y=kx+b分别与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和点B.若OA=4,OB=3,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 ( ) A.x=-3 B.x=-4 C.x=3 D.x=4 3.已知关于x的方程ax-5=7的解为x=1,则一次函数y=ax-12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 . 4.如图,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直接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 (2)当x=1时,代数式kx+b的值; (3)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 能力提升: 5.李师傅将容量为60 L的货车油箱加满后,从工厂出发运送一批物资到某地.行驶过程中,货车离目的地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中途休息、加油的时间不计).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10 L时,货车会自动显示加油提醒.设货车平均耗油量为0.1 L/km,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工厂离目的地的路程; (2)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3)当货车显示加油提醒后,行驶时间t在怎样的范围内货车应进站加油 6.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高度 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射线 CD 平行于 x 轴).在第 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该植物最高为 厘米. 7.某公司开发出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8元/件,如图,折线ODE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知线段 DE 表示的函数关系中时间每增加1天,日销售量减少5件. (1)第17天的日销售量是 件,日销售利润是 元; (2)求试销售期间日销售利润的最大值. 拓展迁移: 8.已知张华的家、画社、文化广场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画社离家0.6 km,文化广场离家1.5 km.张华从家出发,先匀速骑行了4 min到画社,在画社停留了15 min,之后匀速骑行了6 min到文化广场,在文化广场停留6 min后,再匀速步行了20 min返回家.下面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离家的距离.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张华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填表: 张华离开家的时间/min141330张华离家的距离/km0.6
②填空:张华从文化广场返回家的速度为 km/min; ③当0≤x≤25时,请直接写出张华离家的距离y关于时间x的函数表达式. (2)当张华离开家8 min时,他的爸爸也从家出发匀速步行了20 min直接到达了文化广场,那么从画社到文化广场的途中(0.6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象解读情境的层层递进,学生基本掌握了从图象中提取直观信息的方法,但在非整点数据估算和复杂情境转化(如将 “剩余油量小于 1L” 转化为图象上的点)时仍存在困难.部分学生对 “函数图象与 x 轴交点和方程解的对应关系” 理解表面化,缺乏从 “数” 到 “形” 的主动转化意识.后续教学需增加 “图象刻度细化” 练习,设计 “文字描述→图象绘制→信息提取” 反向训练,同时为学困生提供 “图象信息提取表格”,强化数形转化的规范性;对学优生增设跨学科情境,提升应用灵活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巩固训练
05
课堂小结
06
作业设计
01
教学目标
能从一次函数图象中提取关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01
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能运用图象求方程的解.
02
经历 “图象解读—问题解决” 的过程,提升数形结合能力,发展直观想象素养.
03
感受图象的直观性价值,增强用图象分析现实问题的信心与合作意识.
04
02
新知导入
复习回顾:
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2.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步骤是什么?
①设——设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②代——将点的坐标代入y=kx+b中,列出关于k,b的方程组;
③解——解方程组求出k,b 值;
④定——把求出的k,b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过(0,b)和的直线;
02
新知导入
3.一次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在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b>0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b<0时,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必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b>0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b<0时,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必过第二、三、四象限.
02
新知导入
4.解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图象经过第 象限.
②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3),B(0,-2)两点,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y=2x
一、三
y=5x-2
03
新知探究
解:观察图象,得
(1)当x=0时,y=10.因此,油箱最多可储油10升.
(2)当y=0时,x=500.因此,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500千米.
某辆摩托车的油箱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单位:L)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单位:km)之间的关系如图4-8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油箱最多可储油多少升
(2)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
03
新知探究
解:(3)x从0增加到100时,y从10减少到8,减少了2,
因此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2升汽油.
(4)当y=1时,x=450.
因此,行驶450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
(3)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
(4)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
03
新知探究
分析
(1)根据图象可知,干旱前对应的时间为t=0,进而可得对应的V的值;
(2)观察图象,当t=10,t=23时对应的V的值即可;
(3)观察图象,当V为400,得到对应的t的值,然后根据图象趋势判断.
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蓄水量V(万m3)与干旱持续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4-9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多少
(2)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是多少 干旱持续23天呢
(3)蓄水量小于400万m3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
干旱持续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例2
解析
解:(1)当t=0时,V=1200,
因此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1200万m3.
(2)当t=10时,V=1000.
当t=23时,V=740.
因此,干旱持续10天,23天的蓄水量分别是1000万m3,740万m3.
(3)当V=400时,t=40.
因此,干旱持续40天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03
新知探究
03
新知探究
按照例2呈现的规律,预计干旱持续多少天该水库将干涸?你是怎么做的?
结合图象可知,当V=0时,t=60.
因此,预计干旱持续60天水库干涸.
03
新知探究
1.理解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的实际意义;
2.分析已知条件,通过作x轴或y轴的垂线,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由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值读出要求的值;
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思考:如何解答实际情景函数图象的信息
将“数”转化为“形”
由“形”定“数”.
03
新知探究
解:一元一次方程-20x+1200=0的解为x=60,一次函数y=-20x+1200包括许多点.
因此-20x+1200=0是y=-20x+1200的特殊情况.
当一次函数y=-20x+1200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方程20x+1200=0的解.
函数y=-20x+120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20x+1200=0的解.
结合例2想一想,一元一次方程-20x+1200=0与一次函数y=-20x+1200有什么联系?一般地,一元一次方程kx+b=0与一次函数y=kx+b有什么联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03
新知探究
练一练:
1.直线y=2x+20与x轴交点坐标为 ,
这说明方程2x+20=0的解是 .
2.若方程kx+b=0的解是x=5,
则直线y=kx+b与x轴交点坐标为 .
x=-10
(-10,0)
(5,0)
03
新知探究
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x+b=0的解.
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
概括
2.汽车油箱中的余油量Q(L)是它行驶的时间t(h)的一次函数,某天该汽车外出时,油箱中余油量与行驶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油箱中余油20 L时,该汽车行驶了 h.
1.一根蜡烛长20 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 cm,则表示点燃后蜡烛剩余的长度y(cm)与燃烧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04
巩固训练
B
8
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2,0),(0,3).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 ( )
A.x=2 B.x=3 C.x=0 D.不能确定
A
4.如图是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则关于x的方程kx+2=0的解为 .
04
巩固训练
5.直线l:y=2x-m过点 P(m,2).
(1)求直线l的表达式;
(2)方程2x-m=0的解为 .
解 (1)因为直线l:y=2x-m过点P(m,2),
所以2=2m-m,
解得m=2.
所以直线l的表达式为y=2x-2.
(2)当y=0时,x=1,
故方程2x-m=0的解为x=1.
x=1
04
巩固训练
05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1.理解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的实际意义;
2.分析已知条件,通过作x轴或y轴的垂线,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由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值读出要求的值;
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x+b=0的解.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
2.如图,直线y=kx+b分别与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和点B.若OA=4,OB=3,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 ( )
A.x=-3 B.x=-4 C.x=3 D.x=4
1.若关于x的方程2x+b=0的解是x=1,则直线y=2x+b一定经过点 ( )
A.(-1,0) B.(0,-1) C.(1,0) D.(0,1)
06
作业设计
基础达标:
C
B
3.已知关于x的方程ax-5=7的解为x=1,则一次函数y=ax-12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 .
06
作业设计
基础达标:
解:解:(1)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
(2)当x=1时,代数式kx+b的值为-1.
(3)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x=-1.
4.如图,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直接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
(2)当x=1时,代数式kx+b的值;
(3)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
06
作业设计
能力提升:
5.李师傅将容量为60 L的货车油箱加满后,从工厂出发运送一批物资到某地.行驶过程中,货车离目的地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中途休息、加油的时间不计).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10 L时,货车会自动显示加油提醒.设货车平均耗油量为0.1 L/km,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工厂离目的地的路程;
(2)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3)当货车显示加油提醒后,行驶时间t在怎样的范围内货车应进站加油
06
作业设计
能力提升:
解:(1)工厂离目的地的路程为880 km.
(2)设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k≠0).
将点(0,880)和(4,560)代入s=kt+b,
得b=880,4k+b=560.解得k=-80.
所以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s=-80t+880(0≤t≤11).
06
作业设计
解(3)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10 L时,
s=880-(60-10)÷0.1=380(km),
所以380=-80t+880.解得t=.
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0 L时,
s=880-60÷0.1=280(km),
所以280=-80t+880.解得t=.
因为k=-80<0,
所以s的值随t值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t的取值范围是≤t<.
所以行驶时间t在≤t<范围内货车应进站加油.
6.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高度 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射线 CD 平行于 x 轴).在第 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该植物最高为 厘米.
06
作业设计
能力提升:
16
【点拨】因为CD∥x轴,所以从第50天开始植物的高度不变.
设线段AC的表达式为y= kx+b(k≠0,0≤x≤50).
因为A(0,6),B(30,12),所以b=6,30k+b=12,解得 .
所以线段 AC的表达式为.
当x=50时 .
所以该植物最高为 16厘米.
06
作业设计
能力提升:
340
7.某公司开发出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8元/件,如图,折线ODE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知线段 DE 表示的函数关系中时间每增加1天,日销售量减少5件.
(1)第17天的日销售量是 件,日销售利润是 元;
(2)求试销售期间日销售利润的最大值.
680
06
作业设计
能力提升:
(2)因为直线OD过点(17,340),
所以直线OD的表达式为y=20x.
设直线 DE的表达式为y=-5x+b,
将(22,340)代入y=-5x+b,解得b=450.
所以直线DE的表达式为y=-5x+450.
令-5x+450=20x,解得x=18.
在y=20x中,当x=18时,y=360.
所以折线ODE 的最高点D 的坐标为(18,360).
360×(8-6)=720(元),
所以当x=18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 720元.
06
作业设计
能力提升:
8.已知张华的家、画社、文化广场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画社离家0.6 km,文化广场离家1.5 km.张华从家出发,先匀速骑行了4 min到画社,在画社停留了15 min,之后匀速骑行了6 min到文化广场,在文化广场停留6 min后,再匀速步行了20 min返回家.下面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离家的距离.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张华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填表:
张华离开家的时间/min 1 4 13 30
张华离家的距离/km 0.6
0.15
0.6
1.5
06
作业设计
迁移拓展:
②填空:张华从文化广场返回家的速度为 km/min;
③当0≤x≤25时,请直接写出张华离家的距离y关于时间x的函数表达式.
(2)当张华离开家8 min时,他的爸爸也从家出发匀速步行了20 min直接到达了文化广场,那么从画社到文化广场的途中(0.60.075
③当0≤x≤4时,y=0.15x;
当4当1906
作业设计
迁移拓展:
(2)从画社到文化广场的途中两人相遇时离家的距离为1.05 km.
解析:爸爸的速度为=0.075(km/min).
设张华出发a min时和爸爸相遇.
根据题意,得0.15a-2.25=0.075(a-8).
解得a=22.
所以0.15×(22-19)+0.6=1.05(km).
所以从画社到文化广场的途中两人相遇时离家的距离为1.05 km.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学案
课题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能从一次函数图象中提取关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能运用图象求方程的解. 3.经历 “图象解读—问题解决” 的过程,提升数形结合能力,发展直观想象素养. 4.感受图象的直观性价值,增强用图象分析现实问题的信心与合作意识.
重点 1.从一次函数图象中读取信息,解决实际情境中的计算与估算问题. 2.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和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对应关系.
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的临界条件,在图象上准确找到对应点并估算自变量的值,实现图象信息到实际意义的精准转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 1.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2.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步骤是什么? 3.一次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4解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图象经过第 象限. ②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3),B(0,-2)两点,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新知讲解 探究活动一: 某辆摩托车的油箱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单位:L)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单位:km)之间的关系如图4-8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油箱最多可储油多少升? (2)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 (3)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 (4)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 探究活动二: 例题精讲 例2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蓄水量V(万m3)与干旱持续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4-9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多少? (2)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是多少?干旱持续23天呢? (3)蓄水量小于400万m3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干旱持续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尝试思考: 按照例2呈现的规律,预计干旱持续多少天该水库将干涸?你是怎么做的? 想一想:如何解答实际情景函数图象的信息? 思考交流: 结合例2想一想,一元一次方程-20x+1200=0与一次函数y=-20x+1200有什么联系?一般地,一元一次方程kx+b=0与一次函数y=kx+b有什么联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练一练 1.直线y=2x+20与x轴交点坐标为 ,这说明方程2x+20=0的解是 . 2.若方程kx+b=0的解是x=5,则直线y=kx+b与x轴交点坐标为 .
课堂练习 巩固训练 1.一根蜡烛长20 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 cm,则表示点燃后蜡烛剩余的长度y(cm)与燃烧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A B C D 2.汽车油箱中的余油量Q(L)是它行驶的时间t(h)的一次函数,某天该汽车外出时,油箱中余油量与行驶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油箱中余油20 L时,该汽车行驶了___________h. 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2,0),(0,3).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 ( ) A.x=2 B.x=3 C.x=0 D.不能确定 4.如图是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则关于x的方程kx+2=0的解为 . 5. 直线l:y=2x-m过点 P(m,2). (1)求直线l的表达式; (2)方程2x-m=0的解为 .
作业布置 基础达标: 1.若关于x的方程2x+b=0的解是x=1,则直线y=2x+b一定经过点 ( ) A.(-1,0) B.(0,-1) C.(1,0) D.(0,1) 2.如图,直线y=kx+b分别与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和点B.若OA=4,OB=3,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 ( ) A.x=-3 B.x=-4 C.x=3 D.x=4 3.已知关于x的方程ax-5=7的解为x=1,则一次函数y=ax-12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 . 4.如图,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直接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 (2)当x=1时,代数式kx+b的值; (3)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 能力提升: 5.李师傅将容量为60 L的货车油箱加满后,从工厂出发运送一批物资到某地.行驶过程中,货车离目的地的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如图所示(中途休息、加油的时间不计).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10 L时,货车会自动显示加油提醒.设货车平均耗油量为0.1 L/km,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工厂离目的地的路程; (2)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3)当货车显示加油提醒后,行驶时间t在怎样的范围内货车应进站加油? 6.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高度 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射线 CD 平行于 x 轴).在第 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该植物最高为 厘米. 7.某公司开发出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8元/件,如图,折线ODE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知线段 DE 表示的函数关系中时间每增加1天,日销售量减少5件. (1)第17天的日销售量是 件,日销售利润是 元; (2)求试销售期间日销售利润的最大值. 拓展迁移: 8.已知张华的家、画社、文化广场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画社离家0.6 km,文化广场离家1.5 km.张华从家出发,先匀速骑行了4 min到画社,在画社停留了15 min,之后匀速骑行了6 min到文化广场,在文化广场停留6 min后,再匀速步行了20 min返回家.下面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离家的距离.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张华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填表: 张华离开家的时间/min141330张华离家的距离/km0.6
②填空:张华从文化广场返回家的速度为 km/min; ③当0≤x≤25时,请直接写出张华离家的距离y关于时间x的函数表达式. (2)当张华离开家8 min时,他的爸爸也从家出发匀速步行了20 min直接到达了文化广场,那么从画社到文化广场的途中(0.6参考答案:
例题精讲:
例2:
解:(1)当t=0时,V=1200,因此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1200万m3.
(2)当t=10时,V=1000.
当t=23时,V=740.
因此,干旱持续10天,23天的蓄水量分别是1000万m3,740万m3.
(3)当V=400时,t=40.因此,干旱持续40天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
巩固训练:
1.B 2.8 3.A 4.x=-1
5.解 (1)因为直线l:y=2x-m过点P(m,2),所以2=2m-m,解得m=2.
所以直线l的表达式为y=2x-2.
作业设计:
1.C 解析:由方程的解可知,当x=1时,2x+b=0,即当x=1时,y=0,所以直线y=2x+b一定经过点(1,0).故选C.
2.B 解析:因为直线y=kx+b分别与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和点B,且OA=4,所以点A(-4,0).所以当x=-4时,y=kx+b=0.所以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4.故选B.
3.(1,0) 解析:将方程ax-5=7变形,得ax-12=0.因为方程ax-5=7的解为x=1,所以一次函数y=ax-12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1,0).
4.解:(1)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
(2)当x=1时,代数式kx+b的值为-1.
(3)关于x的方程kx+b=-3的解为x=-1.
5.解:(1)工厂离目的地的路程为880 km.
(2)设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s=kt+b(k≠0).
将点(0,880)和(4,560)代入s=kt+b,
得b=880,4k+b=560.解得k=-80.
所以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为s=-80t+880(0≤t≤11).
(3)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10 L时,
s=880-(60-10)÷0.1=380(km),
所以380=-80t+880.解得t=.
当油箱中剩余油量为0 L时,
s=880-60÷0.1=280(km),
所以280=-80t+880.解得t=.
因为k=-80<0,
所以s的值随t值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t的取值范围是≤t<.
所以行驶时间t在≤t<范围内货车应进站加油.
6.50;16 【点拨】因为CD∥x轴,所以从第50天开始植物 -的高度不变.设线段AC的表达式为y= kx+b(k≠0,0≤x≤50).因为A(0,6),B(30,12),所以b=6,30k+b=12,解得 k=,所以线段 AC的表达式为 y=(0≤x≤50),.当x=50时 y==16.所以该植物最高为 16厘米.
7.【解】(1)340;680
(2)因为直线OD过点(17,340),
所以直线OD的表达式为y=20x.
设直线 DE的表达式为y=-5x+b,
将(22,340)代入y=-5x+b,解得b=450.
所以直线DE的表达式为y=-5x+450.
令-5x+450=20x,解得x=18.
在y=20x中,当x=18时,y=360.
所以折线ODE 的最高点D 的坐标为(18,360).
360×(8-6)=720(元),
所以当x=18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 720元.
8.解:(1)①0.15 0.6 1.5
②0.075
③当0≤x≤4时,y=0.15x;
当4当19(2)从画社到文化广场的途中两人相遇时离家的距离为1.05 km.
解析:爸爸的速度为=0.075(km/min).
设张华出发a min时和爸爸相遇.
根据题意,得0.15a-2.25=0.075(a-8).
解得a=22.
所以0.15×(22-19)+0.6=1.05(km).
所以从画社到文化广场的途中两人相遇时离家的距离为1.05 k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