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体内氧化释放能量(kJ/g) 耗氧量(dL/g)
糖 17 17 0.83
蛋白质 23.5 18 0.95
脂肪 39.8 39.8 2.03
据上表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
A. 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有机物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相同
C. 脂肪是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D. 相同质量的三种有机物,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2.如图是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AB段,DNA进行复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②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由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和中心体膜等构成其生物膜系统
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板
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
⑤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 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3.有关A-P~P~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代表腺苷 B. “P”代表磷酸基团
C. “-”代表高能磷酸键 D. 三个“P”的“三”可用T表示
4.下列关于生物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 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光合作用O2中氧元素来自水
B. 欧文顿用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多次实验,根据结果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C. 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D. 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将观察到的“小室”称为细胞
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获取纯培养物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纯化方法的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B.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值偏小
C. 获取纯培养物的过程中,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D. 对10mL土样样液稀释106倍后,取0.1mL稀释液涂布,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218、266、305,则该10mL土样中目的菌数为2.63×1010个
6.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录可以发生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B. 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发生
C. 转录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T-A、G—C、C-G
D. 转录和RNA的复制所用的原料相同
7.下列对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B. 生态足迹是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需求的一种衡量指标,反映了区域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
C. 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比较可定量判断某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D. 植树造林、建立“无废弃物生态农业“可以扩大人类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
8.细菌X合成的tcel蛋白和tcil蛋白使其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其中tcel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细菌X及其不同突变体进行了实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置一张能隔离细菌的滤膜,将一种菌(下层菌)滴加在滤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张滤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种菌(上层菌),共同培养后,对上、下层菌计数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的培养皿、固体培养基和滤膜均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B. 对上、下层菌计数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
C. 由甲、乙、丙三组结果可推测tcil蛋白能够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
D. 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tcil双突变体和tcel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
9.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研究发现,灭活的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病毒的有效性高达8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机体防御猴痘病毒过程中,皮肤和黏膜起阻止病毒侵染的作用
B. 机体清除猴痘病毒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C. 天花疫苗与猴痘病毒含有相似的抗原,使机体产生相似的抗体
D. 接种灭活的天花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 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11.科研小组设计了一种蛙心脏灌流装置,让灌流液先流经供液心脏,再流入受液心脏。S为刺激电极,刺激供液心脏的迷走神经,首先引起供液心脏心搏抑制,随之受液心脏也停止搏动。该灌流装置及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供液心脏保留迷走神经,受液心脏不保留,排除了受液心脏受自身迷走神经支配的影响
B. S电极刺激后,迷走神经兴奋并释放了抑制性神经递质
C. 该实验证明了迷走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是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的
D. 心搏停止的时间仍延续很久,是因为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未被降解或回收,重复利用
1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能为反应物提供活化能
③酶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④能催化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
⑤细胞中酶的催化作用发挥后会被及时降解
⑥酶在细胞内外都可发挥作用
A. ①②⑥ B. ①⑥ C. ②④ D. ②④⑥
13.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枝条扦插时保留芽,易于生根成活
B. 光敏色素能感受红光和远红光信息,进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 植物的地域性分布由光决定,光照可导致山顶和山脚的植物群落明显不同
D. 倒伏玉米苗的根、茎可感受重力,并能将重力刺激转换为生长素运输的信号
14.脂质体可作为运载工具,将药物分子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内发挥作用。为了提高药物运送的特异性,可在脂质体表面连接识别特定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形成药物—脂质体—单克隆抗体复合物(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质体的作用是帮助复合物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特定细胞内
B. 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C. 复合物中的药物借助单克隆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运送的特异性
D.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来筛选杂交瘤细胞
15.家畜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于( )
A. 排卵前,在卵巢内 B. 排卵后,在子宫内
C. 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D. 排卵时,在卵巢内
16.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与该遗传病有关的某家族系谱图。为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对与相关基因紧密关联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SR(不同染色体上的SSR序列重复次数存在差异,具有特异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2中与致病基因紧密关联的SSR是条带4
B. 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Ⅱ-2和Ⅱ-3的其中一个正常基因遗传自Ⅰ-1的同一条染色体
D. Ⅱ-4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为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油菜是重庆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探究晴天中午时某些环境因素对某品种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该品种油菜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时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净光合速率/mgCO2 dm-2 h-1 11.1 15.1 22.1 23.7 20.7
回答下列问题:
(1)晴朗白天油菜能够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
(2)以下6项中代表实际光合速率的有 ______。(多选,填字母)
A.O2的产生量
B.O2的释放量
C.CO2固定量
D.CO2吸收量
E.有机物的制造量
F.有机物的积累量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油菜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______,其依据是 ______,并可推测在一定范围内,______(填“增加”或“降低”)此环境因素可降低油菜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4)为增强油菜的光合作用,除了调控温度和相对湿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是 ______。
18.为研究不同类型植物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人员选择挺水植物节节草、浮叶植物水龙和沉水植物苦草为实验材料,一共设置3个种植池和1个空白对照池,并用某污染河流河水进行水质净化实验,结果如表,不考虑物理吸附。
处理组 生物量的增长率% 总氮去除率% 总磷去除率%
水龙 1011.3 87.01 44.06
苦草 45.0 49.50 43.10
节节草 1013.4 85.96 41.30
空白对照 - 84.09 14.40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种植物污染物净化能力都比较强,具有一定生态修复功能及景观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在选择实验材料时,也考虑到三种植物在群落中各自的 ______ 差异,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水体环境。
(2)一段时间后,各组种植池中氮磷含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水体中氮磷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根据总氮去除率分析,说明水体中总氮去除率大部分是由 ______ 作用贡献。
(3)研究发现,苦草对总氮去除率较低是沉水植物普遍具有的现象。根据该现象,有人提出苦草不适合用于水质净化。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 。
19.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如图为血压调节部分流程,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Ⅰ),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Ⅱ)。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 ______ ,图中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 ______ 。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 ______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血容量升高的机理是 ______ 。
(3)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为验证其降压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分组 将60只小鼠均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鼠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丙组为① ______ 。对3组小鼠称量体重,并测量3组小鼠血压、AⅠ含量、AⅡ含量。
实验处理 对甲组和乙组小鼠按40mg/kg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对丙组小鼠的处理是② ______ 。
③ ______ 持续处理4周后,再次测量3组④ ______ ,并与实验前测量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分析,血压:乙组>甲组≈丙组;AⅠ含量:丙组>乙组>甲组;AⅡ含量:乙组>甲组>丙组。这说明卡托普利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 ______ 酶的活性,进而使AⅡ的含量下降,导致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 ______ ,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
20.华东某医院接收到一位特殊患者:男,九岁,左手手指肿胀严重、皮肤局部温度升高、剧烈疼痛已持续5小时。
患者母亲否认发生过撞击的可能。经检查发现,患者红细胞呈镰刀状、血红蛋白异常,指端毛细血管堵塞引发炎症,初步诊断为镰状细胞贫血症。该病是一种罕见遗传病,患者家属(父母、姐姐)没有患病,但医生建议全家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注:探针是带有检测标记,且可与待测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
血红蛋白由α珠蛋白和β珠蛋白组成。研究表明,镰状细胞贫血症是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导致其表达产物第6位谷氨酸转变为缬氨酸。
(1)医生初步猜测为撞击引起的炎症反应。参与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______ 。
A.吞噬细胞
B.B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
D.辅助性T细胞
(2)根据已有信息,绘制该家庭四位成员的遗传系谱图。 ______ 。
(3)推测镰状细胞贫血症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4)若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姐姐的基因型为 ______ ,姐姐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 ______ 。
(5)β珠蛋白基因的突变是碱基对的 ______ (插入/替换/缺失)引起的;突变基因的转录产物长度 ______ (变长/变短/不变)。
(6)患者的姐姐已经与一名表型正常的男子婚配。
①她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多选)
A.初级卵母细胞可能含致病基因
B.次级卵母细胞一定含致病基因
C.第一极体可能含致病基因
D.第二极体一定含致病基因
②两人想生下不患镰状细胞贫血的孩子。结合遗传病预防措施,提出合理的生育建议。 ______ 。
21.下面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 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 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 序列,推测出响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 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 、 、4种脱氧核苷酸和耐热性的DNA聚合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完成。
(3)由A和载体B拼接形成的C通常称为 。
(4)在基因工程中,常用Ca2+处理D,其目的是 。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