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12: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  
2.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3.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自觉的创造意识。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领域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对相关的文体知识了解较少,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先从本文的议论话题及内容切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本文的论述结构和论述要点。注重学生在读中体味,自主学习、共同探究,自我发展,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设问句的作用,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2.培养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视觉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形也不同。由观察创意图形导入。
活动2【活动】
整体感知
1、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划文中的设问问句及答句。
2、教师点拨:设问在文中多次运用的作用:
(1)提醒读者注意,引导读者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2)承上启下作用,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三、自主探究
1.文章设置一个有关图形的数学问题,有何作用?
2.作者深入阐述了哪几个问题?又是如何分析的 请分条理出。
3.最后,作者总结出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活动3【讲授】
1.文章设置一个有关图形的数学问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点。
2.问题一: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分析:⑴积累知识,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⑵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⑶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问题二: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分析:⑴任何人都有创造力。
⑵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3.⑴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⑶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活动4【练习】
1.学生找事实论据,并谈谈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2.学生补充事实论据,论证“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教师适时点拨:叙述事例时,要紧紧针对观点。)
3.多角度语言思维训练
请以“小鸡过马路”话题,根据各自老师的特点,创造性的写出一句。
活动5【测试】
设问在文中多次运用的作用。
第四段、第九段、末段在文中的作用。
活动6【作业】
1.学习本文后,联系自己谈谈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
2.说说自己想发明创造什么?你准备怎么去实现自己的发明创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