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5 08: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节 环境安全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地理
学习目标
②结合图文资料和实例,理解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说明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理解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①结合实例,理解环境安全问题的产生及不同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
③结合具体案例,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增强保护环境、维护环境安全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环境安全问题临界值的差异和不同类型的环境安全问题。
难点:
环境安全问题的应对。
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一片神奇的地方,称为地球之肺
正在燃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
2019年9月9日,巴西朗多尼亚州波多韦柳,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大火。根据亚马孙人类与环境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在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间,亚马孙雨林的面积缩小了10476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9个里约热内卢市,这也是过去10年内亚马孙雨林遭受的最大破坏。
导入新课
在上一章讲到的两个教授打赌的故事中,赌输了的埃尔里奇联合同事,于1995年就事关环境与人类未来的趋势再次与西蒙打赌。埃尔里奇虽然认为未来全球气温将升高、大气污染将加剧、热带雨林将缩减等,但还是希望自己是打赌中输掉的一方。
1.埃尔里奇为什么希望在打赌中输掉?
2.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不是越来越不安全?
导入新课
代表者:埃尔里奇
未来全球气温将升高、大气污染将加剧、热带雨林将缩减
代表者:西蒙
乐观论
悲观论
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灭绝、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环境问题。
两位教授第二次打赌尚无最终结果,但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环境安全状况的担忧。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未来全球社会科技进步,不会变得很糟
什么是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一)环境问题
概念: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等
土地退化、森林锐减、物种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土壤污染
环境安全问题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盐渍化
植被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安全问题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资源短缺是指相对于人类需求的日益增长,包括生产资料(主要是能源)和生活资料(主要指粮食)在内的资源出现短缺问题。
资源枯竭
环境安全问题
矿产资源枯竭
大黄鱼枯竭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二)环境安全
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自然角度
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人类社会角度
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变成环境安全问题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临界值
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变成环境安全问题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临界值
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
Ⅰ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 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临界值
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
例:生活饮用水和水产养殖的最低水质标准高于其他行业。若水质劣于相应等级,就会产生与各受害主体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阅读教材59页,结合下图请说说这两幅图的差异
环境安全问题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分类
A.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B.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A.突发性环境问题
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事件的结束而消失
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
例:莱茵河污染事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突发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的,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应急响应处理措施。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 908万元,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该化工企业“11·13”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及松花江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深夜,位于瑞士巴塞尔的桑多斯化学公司的一个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装有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化学物质随着大量的灭火用水排入莱茵河。爆炸发生后,共有1 246吨各种化学品被灭火用水冲入莱茵河,其中包括824吨杀虫剂、71吨除草剂、39吨除菌剂、4吨溶剂和12吨有机汞等。有毒物质形成70千米长的污染飘带,顺着莱茵河向下游流去。这次污染事件对莱茵河的影响长达20年。
莱茵河水污染:
1 246吨化学品毒死50万尾鱼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1986 年 4 月 26 日,当地时间凌晨 1 点 23 分 47 秒,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 4 号核反应堆功率大规模、灾难性地激增,导致蒸汽爆炸,撕裂反应堆的顶部,使核心暴露,并散发出大量的放射性微粒和气态残骸(铯 - 137 和 锶 - 90),使空气(氧气)与超高温核心中的 1 700 吨可燃性石墨减速剂接触;燃着的石墨减速剂加速了放射性粒子的泄漏。随后放射性粒子随风穿越了国界。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分类
A.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B.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B.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渐加剧导致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
一旦产生,影响会长期存在
例:土壤中重金属长期积累,使土壤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导致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使用安全标准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认识环境安全问题
土壤污染与大米安全
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将常规监测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AQI数值及对应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情况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一级 优
51-100 二级 良
101-150 三级 轻度污染 敏感人群有反应 儿童、老年人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
151-200 四级 中度污染 敏感人群反应明显,一般人群出现不适 儿童、老年人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一般人群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201-300 五级 重度污染 健康人群出现明显症状 儿童、老年人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300 六级 严重污染 健康人群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所有人群避免户外活动
课堂探究
1.收集所在城市站点或最近城市站点当年或前一年1月和7月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统计各级别空气质量出现的天数,并绘制直方图。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2.比较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月和7月出现明显症状天数的差别,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天数差别的形成原因。
(1)1月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较多,7月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较少。
(2)1月气温低,近地面大气比较稳定,空气对流运动弱,污染物不易扩散;燃烧煤炭等燃料取暖产生的大气污染多,导致雾霾天气多发,空气质量较差,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多。7月降水多,空气中的烟尘易随雨水沉降至地表,空气质量较好,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少。
课堂探究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召开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新闻通气会:“2023年12月28日至31日,静稳天气维持,扩散条件持续较差,成都平原区和川南均有重度污染风险,预计成都市空气质量为中度至重度污染。”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课堂探究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3.当地是否出现过重度以上的污染情况?如果出现,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对生产的影响:对工业生产来说,大气污染物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有腐蚀作用,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增加了工业生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对农业生产来说,大气污染可以直接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动植物死亡,并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2)对生活的影响:严重的大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影响人们户外活动和出行;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影响,空气质量差,大气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出行不便。
课堂探究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环境安全的地位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国家安全需要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以及应对重大环境问题的能力。
资源安全
国家安全体系
环境安全
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
科技安全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环境安全的影响途径
触发效应
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学习任务二: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新课讲授
环境
安全
环境安全的影响途径
范围(地区
或全球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能够威胁一国的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可能产生于本国,也可能来自其他国家,还可能是全球环境问题导致的。
环境
安全
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西亚:水资源之战
西亚位于亚洲西南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被誉为“三洲五海”之地。但是该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源争夺问题尤为激烈。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是该地区两条重要的河流。自古以来,该地区因为水源的问题,往往会上升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冲突。水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国家安全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属于气候变化的正常表现,近百年来,由于人类工业化的开展,大量废气的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变化的速度。由于全球变暖造成了两极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气候异常频发。但全球变暖的形成与危害往往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污染物的形成与危害的产生往往具有全球效应。对全球国家均会带来环境安全问题。
冰川融化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如何应对环境安全问题
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环境安全问题的概率。
2.人类尽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
图中左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减小。图中右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减小。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二:分析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
分类
概念
环境安全问题的应对
影响
特征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
环境安全与
国家安全
课堂总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