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七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七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6 12: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非选择题
17.
等(1216分)
标题合理,紧扣主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二等(7~11分)
与主题有关,结构较完整;史论结合,论证较充分;逻辑关系较清楚,文字较通顺
与主题有关,但所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与主题无关,逻辑关系混乱,文字不
三等(0~6分)
通顺
18.(1)背景: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西学进一步传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革运动解放思想;近代报刊
的创办。(任答三点,6分)
意义:提升民众爱国热情,激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等,助推晚清的近代化进程;开阔国人视
野,推动西学传播,促进思想解放;为今人研究晚清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任答三点,6分)
(2)不同之处:从目的看,中国以救亡图存为目的;西方以侵略为目的。
从主体看:中国文人土大夫是历史书写的主体;西方传教士是历史书写的主体。
从内容侧重看:中国侧重于记载政治、经济等;西方侧重于记载边疆和通商口岸史地资料。
从视角变化看:中国从“夷夏之辨”转变为将中国纳入世界历史体系;西方从“中华文明西源说”转变为视中国为独立
的文明单位。(任答三点,6分)
影响因素:国家意志、时代背景、作者立场、文化传统。(任答两点,2分)
19.评分标准
等次及得分
评分标准
论题能明确反映冷战与电子游戏的关联性;能围绕论题分角度阐释,史实运用准确;论述层
等(13~16分)
次清晰,论证合理,结论与论点呼应;文字通畅,表述清晰
论题能较为明确地反映冷战与电子游戏的关联性;能围绕论题分角度阐释,史实运用较为准
二等(9~12分)
确;论述层次较为清晰,论证合理,结论与论点呼应;文字通畅,表述较清晰
论题反映冷战与电子游戏的关联性不够明确;能围绕论题的阐释比较单一,史实运用不够准
三等(5~8分)
确;论述层次不清晰,论证较为混乱;文字不通畅,表述不清晰
四等(0~4分)
论题不能反映冷战与电子游戏的合理关联;史实运用混乱;论述层次不清;表述混杂
参考论题:
①电子游戏的发展折射出冷战的发展
②冷战对电子游戏的发展带来多重影响
③冷战的发展推动了电子游戏的技术变革
④冷战意识形态影响了电子游戏叙事演变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3
江西省西路七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4.北京在宋朝时被为“夷狄之域”,元朝时称为“天下之中”,明人认为北
京居于《禹贡》九州北方,《明一统志》就删去了“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


朝觐”这一句,而物以后各种公私文献多将该句补回。这一变化缘于
A.传统礼制的影响
莲花中学遂川中学永新中学安福中学
联盟学校:
万安中学井冈山中学宁冈中学
B.王朝疆域的变迁
C.民族交融的发感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10日
D.农牧分界线北移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5.清初,民间的富商常通过向朝廷捐献大量资金,以获得监生、候补道台
得分
等名誉职位,从而跻身士绅阶层;同时,富商也投入巨资收集古籍善本、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金石书画,并建造藏书楼,如扬州阮元所建“隋文选楼”就收藏超过两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五百部的“善本”。这些行为反映清代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A.社会转型动力不足
B.社会发展暗藏危机
1.春秋以前,“君”字从“尹”从“口”,“尹”为治事之象,“口”为发令之形,故
C.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D.商人地位得到提高
“君”特指“发令治国的统治者”;春秋时期,“君子”多被视为“克己复礼、
6.表1为徽州地区社会情况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当时徽州地区
仁者爱人的道德践行者”。其内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表1

A.贵族政治的巩固完善

B.中央集权的初步确立
记载
出处
C.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
沙坡地杨柳杂木毋得私伐”,违者照依禁约演戏
乾隆祁门考祥堂等议合文约
D.传统社会秩序的崩坏
刘家村因争水源横料,知府判依古渠分水碑调节
乾隆徽州府街档案
2.公元前201年,刘邦平定异姓王叛乱后,与功臣签订“封爵之誓”,承诺
道光年间,汪氏宗划禁垦区,违者逐出族籍
2015年屯溪出士土竹山契约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爱及苗裔(后代子孙)”。公元前195
A.中央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加强
B.人地矛盾尖锐

年,下诏强调“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治天下”;同年,与群臣定下白马之
C.自治因素影响乡村社会治理
D.商人群体活跃

盟,立下“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的誓约。刘邦构建这一宣誓体系
7.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亚罗号走私船12名海盗嫌疑犯。
旨在
英国领事巴夏礼称中国官员扯落英国国旗,可该船被捕获前6天就没挂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英国国旗。4年后,英军随军画师欧沃尼绘制《中国官兵扯下了亚罗号
B.凸显君主对权力分配的绝对主导
上的英国国旗》一画。该画师旨在
C.构建稳定的统治秩序
D.实现“天下为公”的共治理想
3.魏晋时期,许多文人雅士热衷于服“五石散”,追求一种“飘飘欲仙”的状
态,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时尚潮流。服药行散需要穿着宽松的衣服,且要
不停走动来散发药力,这使得宽袍大袖的服饰风格大为流行。这种现象
反映了
A.动荡社会文人精神的迷茫与寄托
B.经济发展推动服饰文化创新
图1
C.医学进步促使人们追求养生之道
A.为英国扩大战争提供借口
B.激化中英民众的对立情绪
D.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社会风尚
C,掩盖英国侵略中国的真相
D.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