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外婆的手纹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外婆的手纹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20:3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外婆的手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习外婆在苦难中追求真、善、美的品质及她朴实而高尚的情操。
2文本、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外婆的针线活好为线索,表现了外婆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无限怀念以及想要延续、传承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真挚感情。文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需要学生沉下心来品读,抓住关键词来品味,这样才能走进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语段并品读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是关键。
3重点难点
1、学习用抓住文章重点语段并品读关键词句的方法,来理解词句含义和课文主旨。
2、品味细节描写,理解外婆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外婆的手纹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份回忆,或许是孩童时代的愉快片断,或许是金榜题名的欣喜若狂,或许是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或许是对已逝亲人的悠长怀念……今天,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和他一起翻开那过去的日历,追忆他外婆的手纹。让我们翻开回忆性散文《外婆的手纹》
释题:外婆的手纹,手的纹路。在文中指外婆缝制的衣服。
活动2【活动】课文分析
(一)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关于外婆的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回答,顺序不限,老师对重点字词引导深入分析)
明确:
1
、第二节“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外婆拥有精湛的手艺,做出的衣服同时具备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审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2、第四节,“外婆认为一匹布要成为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这是外婆的一种人生信念,她觉得要做一个好人的话,就象做衣一样,要用真心来做衣。认真做衣,认真做人,是准则。准则:做衣如做人
3、第六节,“先洗手,穿得整整齐齐,身子坐端正。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外婆做衣服习惯、特点,这样一种特殊的姿势,体现了她的态度。
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4、第十节,“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外婆很善于把生活中的一切缝在、表达在她的衣服上。善于捕捉美的细节。
在缝制过程中,这样一种灵感的汲取。正如古人论创作“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从自然中发现一种自然的美,再在她的绣品中创造出一种绣品的美、艺术的美。
灵感:来自内心、来自生活
追问:正因为外婆有着她独特的审美和灵感,才从自然中发现一种自然的美,从而创造出艺术美。(过渡:外婆的针钱活到底有多美?)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外婆的针线活?
预设:
(1)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2)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1、抓住用的词语和绣的内容?
这些词语非常形象生动,很美。外婆手艺的高超,绣的作品的十分逼真。把对美的感受、理解绣上在绣品上。外婆绣的都是天上人间的好东西,又最朴质,这些东西也是最能给别人带来美感的,绣在了自己孩子的鞋垫上。她把所有的美好的祝愿都送给了我,带给家人快乐、美好。
2、理解“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外婆将对儿孙的感情、深爱绣入绣品,融化在绣品,儿孙们穿在身上,就能重温外婆的爱。感到和外婆心贴心,外婆永远呵护着儿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过渡:外婆的绣品中浸透着外婆的爱,我又是如何对待外婆的手纹的?)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重点朗读14—19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我是如何对待外婆的手纹的?
(非常珍惜、怀念)
1、(1)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2)
让妻子临摹仿做
(3)
自己动手,亲手复制
2、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针钱活?
文中那些语言体现出针钱活中蕴含了外婆的心情感受?(结合前文)
明确:第5节,外婆把布看作一个人了,她用自己的心情去体会布的心情,用心。外婆已经去世了,但她的布还是存在的,它记录着外婆的心情,所以作者要保存文物,就是要体会外婆做衣时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3、“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明确:“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追问:(1)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文中是如何暗示黑暗岁月的?
第7节,从人们的穿着上,“在我童年,……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的日常服装”。从“日常”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非常贫苦、拮据的,思想压抑,不能大胆追求美,外婆还是坚持她朴素的美学。
追问:(2)外婆除了把对儿孙的关心和爱护寄托在布当中外,还有寄托了什么?
第5节,外婆是将布当作朋友来看待,将自己的生活态度,或者对人生的追求和看法寄托在布上。文中讲外婆当时是“孤寂”和“悲苦”。大概那个时候没人与她交流心情,体会她的痛苦,只有向布倾诉,以摆脱一些心理上的负担和痛苦。布上也印刻着他那段时期的人生轨迹。形成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准则,无论生活如何动荡,也保持自己的一份宁静平和。这种仁慈、安详和宁静之美正是一种人性美。
小结:外婆首先是从自然中发现一种自然的美,再在她的绣品中创造出一种绣品的美、艺术的美。带着这样的美的眼光,对待生活,善待一切。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仁爱,这样的一种宽容,她能把一切事物都挖掘出一种人性美。
回到题目,外婆的手纹还指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作者不仅难忘外婆的手纹,更难忘的是外婆对儿女的情感和那种生活态度。
三、全文总结
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艺,在平凡的生活中,缝补着生活,裁剪着人生,书写着她的美丽人生……穿越记忆中的岁月,在作者的讲述中,我们欣赏了外婆的生命痕迹,我期待着我们每个人在平凡的生活都能够认真地对待着自己的生命,用各自心中的样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活动3【作业】布置作业
1、积累:摘抄你认为好的语段,朗读背诵。
2、写作:回忆自己的外婆(奶奶)或妈妈,联想一个令你心动的细节,真情书写一个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