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5 12: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
地区的开发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观察地图,说一说西晋灭亡后政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课导入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熟练掌握东晋兴亡和南朝更迭的基本史实。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深刻把握江南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深刻感悟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理解劳动人民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东晋的兴亡
1. 建立
(1)建立者:
(2)时间:
(3)都城:
司马睿(晋元帝)
317年
建康(今南京)
东晋形势图(382 年)
【问题探究】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司马睿是在谁的帮助下得以重建晋朝的?其政权特点是什么?这开起来怎样的治理模式?
材料:[元]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敦(王敦) 与从弟(堂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一、东晋的兴亡
辅助人物:王敦、王导
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治理模式:皇权与士族共治天下(门阀政治)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累世经学,世代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魏晋门阀政治研究》
【拓展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门阀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东晋的兴亡
主要原因: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影响:士族把持政权,生活奢侈,政治腐败。
一、东晋的兴亡
2. 北伐
(1)祖逖北伐:
(2)桓温北伐:
(3)刘裕北伐:
东晋北伐形势图
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四次北伐,一度收复洛阳
攻下长安,灭掉后秦
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有的统帅北伐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些内耗最终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
家国情怀
【素养提升】结合教材P103《任务扫描》,思考祖逖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勤奋刻苦、胸怀大志、忧国忧民、勇于担当、收复失地
一、东晋的兴亡
3. 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帝,
国号“宋”,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问题探究】观察地图,东晋灭亡之后,南方相继又出现了哪些政权?由此推断出南朝国力发展趋势如何?
(1)政权:宋→齐→陈→梁
(2)趋势:总体上面积不断缩小,国力呈现衰弱趋势。
1. 南朝建立的政权
【问题探究】根据表格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二、南朝的政治
朝代 建立者 称帝前曾任官职 时间 都城
南朝 宋 刘裕 平北将军 存续59年 建康
齐 萧道成 骠骑大将军 存续23年 建康
梁 萧衍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存续55年 建康
陈 陈霸先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存续32年 建康
①武将篡权,建立新朝
②时间较短,更迭频繁
③定都建康,偏安南方
2. 南朝政权的特点
二、南朝的政治
3. 南朝政权的衰落
(1)梁武帝时期发生叛乱,建康失守。
(2)江东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合作探究】比较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材料1: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民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2: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物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记》描述于西汉前期,江南地区还处在火耕水褥的农业阶段,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落后。
《宋书》记载了东晋和刘宋时期,政府积极开发江南,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技术,江南开发后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 原因
材料一: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余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
——(梁)沈约《宋书》
材料二:《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可以断言,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地改进……火耕已非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粪肥被广泛使用,绿肥也日益普及……
【合作探究】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北人南迁: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社会环境:江南地区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三:江南地区古代森林、沼泽广泛分布,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当时全国的平均气温稍有下降,昔日江南炎热卑湿的自然条件略有改变,人口自然繁殖的环境比较适宜。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材料四:元帝为晋王,课督农功……诏曰:“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熯(平整土地,准备耕种)地”。
——《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合作探究】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③自然环境: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
④统治者: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
⑤人民:南下移民和江南地区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原因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经济类别 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 ;
农业 有了很大改进;
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 。
手工业 在 有显著发展。
商业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耕地面积
水利工程
生产技术
多种经营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建康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施肥图
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
2. 表现
南朝 织锦
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南朝 青瓷莲花湖
东晋黑釉鸡首壶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 影响
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南宋时期
北方发达
南北趋平
南方发达
西

东晋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五胡内迁
北民南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小结
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该古都是今天的(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
D
中考模拟
2.《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现统一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
D
中考模拟
3.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A
中考模拟
本课必背
1.东晋政权是如何建立的?东晋统治有什么特点?
2.“南朝”是指东晋灭亡后南方相继出现的哪四个朝代?它们定都在哪里?
3.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有何表现?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