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外婆的手纹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外婆的手纹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20:3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外婆的手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文章的重点词句,引领学生走进外婆丰富的精神世界。
2、在阅读中体会外婆的礼物对于作者的重要价值,进而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文章主旨。
2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沉思”,所谓“生命的沉思”顾名思义,就是沉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学生处在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正是价值、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多阅读一些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作品,可以启发他们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生命。《外婆的手纹》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散文。文章通过“针线活”这个特定角度,描写了一位在
艰难生存中依然执著的追求美的劳动妇女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文章的重点词句,引领学生走进外婆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这份礼物对于作者的重要价值,进而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文章主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饱含着作者深情的回忆性散文。说到回忆,其实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份美好的回忆,它镌刻着生命痕迹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可能是某个人、或者是某样事物,更或是某种情感……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李汉荣,一起去追忆他外婆的手纹。
活动2【活动】二、预习检测,快速答题,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看题目,理解“手纹”的含义。
(1)、让学生看自己手掌上的纹路,了解“手纹”的字面意思。
(2)、理解文中“手纹”所指的内容。
(外婆的针线活)
2、外婆的针线活得到了人们怎样的评价?
(好、好看、有美感、有艺术性。)
3、在作者眼里,外婆的针线活能与什么相媲美?
(艺术品)
4、在我上小学时,外婆送我什么礼物?
(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
5、三十年过去了,我还保存着的那双鞋垫,它被我尊称为什么?
(文物)
活动3【活动】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走进外婆丰富的精神世界
1、我们发现,作者在文中对外婆的手纹的称呼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2、我们先来看看外婆送我的礼物吧,它可与艺术品相媲美,那它究竟美在哪里呢?
1)学生齐读11到13节:
2)分析:
(1)绣品的内容美
“一汪泉水”、“一丛水仙”、“游着两条鱼儿”、“月宫”、“桂花树”“玉兔”。这些都是天上人间的好东西,在给“我”带来美感。外婆绣的都是天上人间的好东西,内容丰富美好。
(2)蕴含的情感美
明确:泉水冬暖夏凉,寄托着外婆对儿孙的关爱,外婆把所有美好的祝愿都送给了“我”,时时刻刻的陪伴“我”、守护“我”,外婆将对儿孙的爱融入了绣品。
(抓住“护”、“陪”、“守”等词分析)
(3)这种爱的情感,作者感受到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
理解两个“密密”的含义。
明确:
前一个:细针密线,密密麻麻。
后一个:外婆把深深的爱融合在这密密的细线中。
3、问:外婆用最普通的针线活创造出美的艺术,那她是怎么做到的呢?靠的是什么?
(请一位学生朗读第3到第10节,其他学生边听边从文中圈划关键的词句)
交流明确:
1)朴素的美学
(1)第3节:衣服和人都在寻找对方——美是和谐。
(2)第7节“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2)心中的样式
第4节“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服,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3)虔诚的态度
(1)第5节“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2)第6节“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的神情显得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4)喜爱自然的见证
第10节中“燕子和鸟儿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手上和心上”、“外婆常常对着天空的云朵出神”、“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
4、教师总结:
外婆按照她朴素的美学和心中做人的样式,靠着她虔诚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喜爱的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对儿孙的关爱之情,才能用最普通的针线活创造出美的艺术,她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活动4【活动】再次品读礼物,走近作者,读懂作者
1、当我收到外婆的礼物时,傻傻的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当我再读这份礼物时,它成了“我的私人文物”,面对破旧易碎的“文物”,我作出了哪些的决定?
(请学生散读:14——20节)
明确:
1)让妻子临摹,留一双“作为家庭文物”。
2)“我要亲手复制我们的文物”。
2、作者为什么称它为“文物”?
明确:
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称为“文物”。这表明外婆送给我的礼物对我有珍藏价值,它寄托着外婆的爱和期待,还承载着外婆那可贵的生活态度;也更突出了作者对外婆这份爱的珍惜,以及深深的怀念之情。
3、但妻子和女儿并不理解这份礼物的价值,所以当作者让妻子临摹鞋垫的时候,她却说这早已过时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坚持亲手复制鞋垫呢?(齐读16——20节)
明确:
1)因为时间已久,鞋垫变得破旧。
2)要保留绣品的艺术美,觉得这手艺不应该失传,要继承和发扬。
3)在复制的过程中,体会外婆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4)体会蕴含在里面的外婆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
5)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活动5【讲授】回答称呼变化的问题
是我对外婆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最终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活动6【讲授】总结
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欣赏了外婆的艺术作品,走进了她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作者不仅在赞美外婆的艺术之花,也在赞美她的生命之花,更重要的是,他要将这两朵花开得更加灿烂。
活动7【讲授】教师寄语
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和美好的心灵,在平凡的生活中,缝补着生活,裁剪着她那美丽人生。穿越记忆中的岁月,在作者的讲述中,我们欣赏到了外婆的生命痕迹。我期待着我们每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都能够认真地对待着自己的生命,用各自心中的样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1、
文章用大量的文字描述外婆的针线活,却用“外婆的手纹”为题,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李汉荣写外婆的另一篇作品《一碗清水》,比较两者的异同(可以从写作的内容、方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