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5 12: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的科技与文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1)史料实证:引导学生梳理并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数学和天文等科技以及书法、绘画、雕塑与文学等文化成就。
(2)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深刻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3)家国情怀: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3,梳理《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作 者
年 代
内 容
地 位
影 响
贾思勰
(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2)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3)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4)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北朝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研读】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贾思勰认为,顺应时令,估量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就会劳而无获。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课本知识,归纳祖冲之的成就。
数学
天文历法
机械制造
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②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缀术》
①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测算的结果相比,相差不到50秒;
②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制造出指南车、水碓(duì)磨、千里船等。
【问题探究】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有何特点?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农学 水利 机械 兵器 化学 轻工
项数 22 25 25 25 7 7 8 9 8
1.领域: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领域。
2.古代科技的特点:
(1)实用性:与农业生产相关;
(2)经验性:生产经验的总结;
(3)封闭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生产力。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灿烂的文化
1. 书法艺术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具体表现。
东汉后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曹魏
锺繇——楷书鼻祖胡昭——擅长隶书
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东晋
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了一个新高度
北魏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被誉为:“书圣”
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书法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
三、灿烂的文化
材料一: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材料二: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
蔡伦
材料三: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年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期。
【问题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
①汉字的改进;
②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③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三、灿烂的文化
2. 绘画方面
《女史箴图》(摹本 局部)
《洛神赋图》(摹本 局部)
(1)发展趋势:宗教画——山水画——人物画
(2)代表人物: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三、灿烂的文化
3. 雕塑方面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
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
印度风格
汉化特征
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
佛教本土化和民族交融的趋势
三、灿烂的文化
4. 文学方面
建安文学
田园诗
南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反映社会现实,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的文学风格。
【合作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
(1)经济: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关系:中外交流和民族大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3)历史:对秦汉科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4)个人:科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和实践的精神,艺术家们的不懈追求。
启示: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在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三、灿烂的文化
提示:可从经济、民族、中外关系、历史、个人因素等方面思考
领域 代表人物 朝代 主要成就 地位或作用
农学
数学 历法 机械
书法
绘画 石窟
文学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北朝
南朝
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后第7位
领先世界近千年
祖冲之
《大明历》
王羲之
东晋
《兰亭集序》
南北朝
顾恺之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东晋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天下第一行书”
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山水画兴起
曹操父子建安文学;陶渊明的田园诗;南北朝民歌
课堂小结
1.“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以上内容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著作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它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A
中考真题
2.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D
中考真题
3.行书是介于草书、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书写流畅,不像草书那样难认,也不像楷书那样端庄。观察如图,可知行书的特征之一是( )
A.字形方扁,严实厚重
B.简练明快,势巧形密
C.纵意奔放,张扬跳跃
D.棱角分明,骨力遒劲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
B
中考真题
4.甲骨文横直转折,小篆笔画均匀,汉隶破圆而方,再变而为草、楷、行,汉字的书写在“上下左右之位,方圆大小之形”的结构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由此可见,汉字的演变特点是( )
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B.刚柔兼备苍劲厚重
C.风格各异一脉相承
D.结构稳定方折俊丽
C
中考真题
5.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书画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
B
中考真题
本课必背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什么?作者是谁?该著作主要内容有哪些?
2.南北朝的祖冲之有哪些科技成就?
3.魏晋时期我国在书法艺术方面有哪些成就?
4.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是什么?其作品有何特点?
5.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典型代表是哪两个?有何艺术特色?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