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外婆的手纹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外婆的手纹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20:33:32

文档简介

23 外婆的手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用抓住文章重点语段并品读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深意。
2、引领学生走进外婆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引发学生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
2学情分析
《外婆的手纹》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生命的沉思”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作家李汉荣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抒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从“针线活”这个特定角度出发,刻画了一个在艰难生存中依然追求美的劳动妇女形象。这是一篇思想厚重,内涵丰富的散文。本单元的“生命的沉思”这一主题即可印证这一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学习多种描写方法(动作、神态、心理)。感受、品味语言生动、形象、深刻的特点。
文本中有许多自然清新闪烁着哲理光芒的语句,这些语句都需要学生沉下心来品读,抓住关键词来品味,联系前后语句思索才能够深知其意蕴。所以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品读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走进外婆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引发学生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
本堂课教学对象是普通初中八年级平行班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文本内容,赏析文本语言,感知文本主旨的能力。但是他们还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没有阅读、思考的习惯。所以让他们理解这样一篇思想厚重,内涵丰富的散文,是有一定困难的。
3重点难点
重点:用抓住文章重点语段并品读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深意。
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外婆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引发学生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感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奠定基调 启发思维
老师:同学们,在这篇文章中,你们读出了什么(情感)?或者说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学生:我读出了外婆对我的爱。我读出了我对外婆的怀念。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可是还不够。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值得深思、探讨的地方。谁能举个例子?例如:本文的标题是外婆的手纹,可是本文前13节却是围绕外婆的针线活展开的。这就是一个值得深思、探讨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希望这节课我们能对这些地方有一定了解。
活动2【讲授】自主研读 合作对话
PPT展示问题:本文的标题是外婆的手纹,可是本文是围绕什么展开内容的?
设计意图:引出外婆的针线活,同时为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手纹”和“针线活”对比作铺垫。
生情预判:文本第一节,第一句话就写: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且1—13节的内容都围绕着“外婆的针线活”展开。所以学生应该可以想到是围绕“外婆的针线活”展开内容的。
PPT展示问题:人们怎样评价外婆的针线活?评价侧重哪个方面?
设计意图:重点赏析“合身”和“好看”这两个词语。“合身”指衣服的尺寸适合身材,这显然是做衣服的最基本要求,体现衣服的实用价值。“好看”是美观,给人增添光彩的意思。是更高的要求,体现衣服的审美价值。在“合身”和“好看”的比较中,突出好看,为接下来让学生思考外婆为什么能把衣服做好看作铺垫。
生情预判:人们的评价在文本第1、2节中写得非常清楚,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发现相关的语句。
A、周围的人都说:她的手艺好。
B、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重点赏析“合身”和“好看”)
3、PPT展示问题:外婆为什么能把衣服做得这么好看?
设计意图:在重点句子、重点词语的分析中,体会人物描写,体会外婆做衣服时的细致耐心、虔诚庄严,体会外婆对布(美好事物)的敬意。
生情预判: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找到第4、5、6节的句子,第3节的句子不容易发现。这时,可以提示学生:1-6节是围绕“人们的评价”、“好看的原因”这两个内容展开的,显然1-2节是“人们的评价”,那么3—6节应该是“好看的原因”。
A、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赋予布人的情感,体现了对布的尊重,且具有一定的哲思)
B、下功夫,心里有一个“样式”(体现了认真的态度)
C、外婆做衣服是那样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体现了认真的态度,体现了对布的尊重)
D、外婆都要先洗手,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的神情显得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只是做衣服,却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
PPT展示问题:外婆还会补旧衣,外婆的旧衣补得怎样?对此,作者有怎样的看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句子、重点词语的分析中,体会外婆的生活态度:在艰苦的生活中亲近美、追寻美,对生活怀有美好的期待。
生情预判:学生应该能在文本中,找到合适的语句,但是理解语句的深层内涵会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
A、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B、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打满补丁的岁月”暗示了生活的贫穷和苦难,以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暗示外婆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对生活依然怀有美好的期待)
PPT展示问题:外婆的针线活好,还体现在外婆会绣花。外婆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设计意图:在重点句子、重点词语的分析中,体会外婆的人生态度,体会外婆对自然的热爱、敬意、眷恋。
生情预判:“外婆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在文本第10节写得很清楚,学生比较容易发现。但是让学生体会外婆的人生态度,外婆对自然的热爱、敬意、眷恋,有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内心指外婆的人生态度)
B、它们的叫声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一个“落”字,体现了外婆对自然的钟爱程度,外婆仿佛把这一切刻在了心里)
C、外婆常常对着天空的云朵出神。
D、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高高的天空,悠然的白云,让外婆获得了自由,承载了外婆的梦想)
E、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绣啊绣啊,让我看到了外婆毫不停歇地情景,她要把这美好的一切留住。)
6、PPT展示问题:作者上小学时,外婆送给他的礼物是鞋垫和枕套,而且上面绣着的还是自然的美景,从这个片段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外婆送给作者亲手缝制的鞋垫和枕套,不能简单地用外婆没有钱来解释。鞋垫和枕套的图案仍然是自然的美景,我想还是体现了外婆对自然深深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从外婆的语言中可以感知她还想让自然守护着作者,体现了她对作者浓浓的祖孙情谊。
生情预判:外婆对作者浓浓的祖孙情谊,学生可以凭经验感觉到,但是让学生具体分析,应该会有困难。
A、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在外婆心中,自然是多么神奇,多么有力量啊)
B、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月宫、玉兔多么浪漫的景象,灵性的玉兔守着作者,外婆就放心了)
C、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我看到了一个慈爱的老人,借着灯光或者月光穿针走线的情景,那密密的针线里缝满了浓浓的关爱。我想,作者在写到这个片段的时候,他的眼前肯定也会浮现这动人的情景。)
7、PPT展示问题: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你感觉外婆的生活状态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外婆安详、宁静的内心。
生情预判:文本重点描写了外婆在院场里缝衣和外婆绣花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从容、宁静和安详。学生应该能感觉到。
PPT展示问题:实际上外婆的生活状态怎样呢?
设计意图:引出补充材料,让学生体会外婆生活的艰难和心境的悲苦,在这种现实之下,外婆还能宁静、安详的生活,突出外婆的人生态度。
生情预判:文本对外婆生活的艰辛,心境的悲苦只有两句委婉地暗示: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学生不容易体会到。
A、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侧重物质的匮乏)
B、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暗示心灵的创伤)
C、补充材料:外婆出身于中医世家,爱干净,早年丧夫,在五六十年代这个特殊的政治时期,她被定性为“地主阶级”,遭到了批判。(这是导致她孤寂、悲苦的根源)
9、PPT展示问题:作者临摹外婆的针线活,表明了什么?妻女认为这已经过时了,又暗示了什么?
设计意图:作者临摹外婆的针线活,不仅仅是对外婆的怀念,还有对外婆人生态度的感悟和传承。妻女认为已经过时了,暗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今天,这种人生态度已经渐行渐远了。
生情预判:对外婆的怀念容易体会,对外婆人生态度的感悟和传承以及这种人生态度已经渐行渐远。学生不容易体会,需要引导。
A、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表明对外婆的怀念)
B、外婆就这样把一种花保存在季节之外。(外婆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反过来,对自然也有回馈。体现了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C、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作者对外婆人生态度的感悟)
D、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作者对外婆人生态度的传承)
E、家里多年来就没有了针线。(生活日益工业化)
F、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生活日益技术化,缺少了诗意)
G、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在今天,不仅手艺过时了,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0、PPT展示问题:本文为什么不以“外婆的手艺”或“外婆的针线活”做题目?
设计意图:“手纹”指手掌中的纹路,每个人的手纹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从古代延至今日,将掌内之主要纹线分为四大条,天纹、人纹、地纹、玉柱,并将天、人、地三线合称之为“三才纹”。这种认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外婆的手纹”为题,不仅因为“手纹”是外婆的象征,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外婆的怀念,还有对远离物欲的古典诗意生活的礼赞,对纯真、美好的精神境界的礼赞,对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的礼赞。有资料认为本文是在呼吁传承即将失传的“传统的手工技艺”,我认为本文是要唤醒人们守护和传承上诉提到的三个“礼赞”的意识。
生情预判:这个问题有思维深度,需要老师引导。
A、注定要失传吗?(作者的隐忧)
B、永不会失传的云朵和月光,(作者的期待)
活动3【作业】拓展延伸 文化浸润
同学们,时代在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科技化是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把目光投向自然,不要忘记了让自己的生活保留一份诗意。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今天的家庭作业是:(1)随笔:以爸爸(或……)的______为题,写一篇短文。
(2)阅读《一碗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