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新课导入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表
数据来源《三国志》、《续汉书》
在分裂再现之时,中国人并不自安于分裂,分争各方总是力求寻得恢复统一的路径,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感情、文化交流、经济联系、政治交往,也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再统一的条件,使统一成为全社会不可抗拒的潮流。
——田余庆《秦 汉魏晋探微》
三分天下后,该何去何从?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熟练掌握西晋的建立及统一全国的基本史实。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会分析八王之乱背后的历史根源,进而梳理西晋灭亡的原因。
(3)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民族交往交融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西晋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定都:
266年
司马炎—晋武帝
洛阳
概况
280年 统一全国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西晋建立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三国尽归司马氏”
→三国鼎立结束
概况
【问题探究】结合所学,思考西晋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1)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原因)
(2)西晋建立时,蜀国已经灭亡,吴国的统治也日益腐朽,国力衰弱。
(3)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问题探究】阅读下图及材料,思考西晋统一的历史意义?
2. 意义
是时,天下先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晋书·食货志》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社会安定下来;
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想一想】西晋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
材料一: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晋书·鲁褒传》
材料二: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魏国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1)社会氛围:唯钱是图,道德沦丧
(2)国家统治:分封诸王,势力强大
背景
时空观念
【素养提升】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曾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请举例说明?
1.朝代:西周、西汉
2.危害:诸王拥兵自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易导致国家战乱,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3.举例:例如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汉初七国之乱。
材料三: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晋书·惠帝纪》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想一想】西晋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
背景
(3)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昏庸无能
八王之乱意图(291-306年)
①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
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③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1)目的:
(2)过程:
(3)影响:
2. 八王之乱
中原汉族迁往南方
永嘉南渡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晋惠帝在位时,八个宗室亲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 西晋灭亡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280年 统一全国
266年 西晋建立
316年 西晋灭亡
【想一想】西晋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
材料一: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德戎论》
材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晋书·刘元海载记》
(4)民族矛盾:压迫奴役,矛盾尖锐
316 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
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和内迁各族武力进攻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短暂
家国情怀
【素养提升】从西晋衰亡的原因中你能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社会氛围:唯钱是图,道德沦丧
国家统治:分封诸王,势力强大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昏庸无能
民族矛盾:压迫奴役,矛盾尖锐
1.统治者应励精图治、勤俭治国;
2.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牧马图》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背景
游牧民族:逐草而居,流动性强
★注意:北方各族与中原的不同:
中原农耕民族:男耕女织,稳定性强。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封建军阀长期混战,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及西晋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发展生产,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内迁……晋武帝在位时,仅匈奴入塞者就有三十万左右。
——《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游牧民族为何内迁中原
背景
战 乱
气 候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2. 概况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0,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内迁时间
内迁民族
内迁路线
迁移结果
东汉、魏、晋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
西北地区的氐人和羌人
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
漠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匈奴人和羯人
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带
鲜卑人
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
另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西晋时,关中人口有100多万,其中内迁各族占据一半
“五胡内迁”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3. 影响
【课后活动】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议一议,这些内迁各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族同宗说明了什么?
曾处于华夏边缘地区和附庸地位的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为了获得人数众多、文化先进的汉族的认可······在建立政权之初,他们不仅在族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在其统治地区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
——《十六国“汉”“赵”国号的取舍与内迁民族的认同》
内迁各族通过塑造共同的祖先,证明其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体现其对“中华”“中国”的认可。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①统治阶级腐朽无能,社会风气败坏;
②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③晋惠帝昏庸无能。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北方各族的内迁
建立
统一
背景
八王之乱
生活方式
西晋灭亡
目的: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影响:
①巨大灾难;②人口迁徙;
③削弱国力。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
主要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课堂小结
1.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图政权更迭图,图中“ ”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B
中考真题
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C
中考真题
3.西晋存在时间短暂。导致西晋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中考真题
4.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A.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孝文帝汉化改革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打击北方门阀势力,推动了历史发展
D.消除了民族隔阂,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B
中考真题
本课必背
1.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
2.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时间。
3.西晋建立后,迅速衰亡的原因。
4.八王之乱的影响是什么?
5.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出现了“五胡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迁移现象,“五胡”是指哪五个北方游牧民族?他们都迁到哪些地区?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