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雁 课件+教案 (6)

文档属性

名称 24 雁 课件+教案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20:52:23

文档简介

24 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品读描写雁的关键词句,感受雁在困厄中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求和宁死不屈服命运的可贵品质,体会爱情与自由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 分析张家夫妇以及村民们对雁的态度,学习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表现小说的主题。
2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上学期刚学过“外国短篇小说选读”单元,对小说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小说通过故事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表达中心。契柯夫笔下的见风使舵、欺上昧下的奥楚蔑洛夫,称呼不断变换折射出人间冷暖的《我的叔叔于勒》,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的结尾,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初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大部分同学的理解能力还是很欠缺,关键语句理解不得要领,情感体验浮于表面,本文相信会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触动,但是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大雁的高尚品质,如何与学生一起欣赏精美的语言,品味描写中用词的精妙,如何发觉行文的独特用意,将通过课堂的活动逐步化解。课程将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注意教学语言的明确和明了,引导时由浅入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看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动口、动脑中有所收获。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品读描写雁的关键词句,感受雁在困厄中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求和宁死不屈服命运的可贵品质,体会爱情与自由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分析张家夫妇以及村民们对雁的态度,学习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表现小说的主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课文,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石钟山的一篇小说《雁》,在学习课文之前,想问问大家对“雁”这种动物有哪些认识?或者提及“雁”这种动物,会想到点什么呢?(调动学习氛围,自由发言)
预设:①雁是一种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动物;②雁在迁徙的过程中会形成一排排一列列的雁阵,“人”字形,“之”字形等等;③有成语叫“鸿雁传书”,指代人通信,“鸿雁”成为“书信”的代名词;④学过的古诗词中关于“雁”的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一点飞鸿影下”······
看来大家对“雁”并不陌生,对它有很多的了解和认识。那么,作家石钟山的这篇小说《雁》究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描绘了怎样的“雁”,通过“雁”又要启发我们哪些思考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
活动2【活动】整体把握,梳理情节
1. 快速浏览课文,请同学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一只受伤的母雁落入张家,张家为了获取利益,剪去了它的翅膀,大雁从此失去了自由。但是大雁并没有放弃重回蓝天的希望,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与自己的伴侣重回蓝天,一起翱翔。第二年春天,当公雁飞临,母雁挣扎着冲向天空,可是她彻底失败了。两只大雁在绝望之下,毅然选择了死亡。
2. 根据小说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把小说的故事情节梳理为:
落难→期待→重逢→殉情
3. 读完整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吗?
①对爱情的忠贞;②对自由的追求;③对尊严的捍卫;④对梦想的坚持。
(立足于学生的真实感受,给学生创设一个抒发真实感受的平台,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决不生搬硬套,刻意灌输。)
活动3【活动】深入文本,圈画品读
看来,这就是小说的价值所在,它引发了我们对于爱情、自由、尊严、梦想等各种思考。但是,有一点大家注意到没有,这篇小说和我们以往的小说有一个明显不一样的地方?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不是普通的“人”,而是“雁”,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在是如何塑造“雁”这个特殊的“主人公”的。
1. 请1-2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圈画出描写“雁”的相关语句,并深切体会“雁”的心理情感。完成后,交流讨论。
①她高昂着头,冲着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她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②受伤的雁目送着那只孤雁远去,凄凄凉凉地叫了几声,最后垂下了她那高贵美丽的头。
③雁无处可去,只能夹在鹅群中,她的心中装满了屈辱和哀伤。
④她在鹅群中抖着翅膀做出起飞的动作,可是刚刚飞出一段距离,便跌落下来。她悲伤地鸣叫着。
⑤她仰着头望着落雪的天空,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她遥望着天空,梦想着南方,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同伴们在干什么。她思念着自己的丈夫,耳畔又依稀响起丈夫的哀鸣,她的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
⑥她仰着头,凝视着天空掠过的雁阵,发出兴奋的鸣叫。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丈夫。
⑦她试着做飞翔的动作,但无论她如何挣扎,最后她都在半空中掉了下来。
⑧她彻底绝望了,也不再做徒劳的努力了,她美丽的双眼里蓄满了泪水,她悲伤地冲着丈夫哀鸣着。
(结合具体语句作具体分析,抓住关于雁的神态、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体会雁复杂的内心情感,缘于它对爱情的执著,对自由的追求,对天空的眷恋,对梦想的坚持。)
雁高贵,雁有着对爱情的忠贞,对梦想的坚持,对自由的追求,当她发现自己无论做出怎样的挣扎和努力都飞不起来的时候,她“彻底绝望”了,她绝不能忍受与鹅同伍的生活,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和自己的丈夫有尊严地死去。那一刻,我想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容,流下眼泪吧!
2. 可是文中的那些人呢?他们是如何看待“雁”的?他们又对“雁”做了什么?圈画出相关语句,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①有人说:“养起来吧,瞧她多漂亮。”
②又有人说:“是只母大雁,她下蛋一定鹅蛋大。”
③人们议论着,新奇而又兴奋。
④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商量过了,要把她留下来,当成鹅来养,让她下蛋。有多少人吃过大雁蛋呢?她下的蛋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⑤张家的男人和女人在她的伤好前,为了防止她再一次飞起来,剪掉了她翅膀上漂亮而又坚硬的羽毛。
⑥人们看到这一幕,都笑着说:“瞧,她要飞呢。”
⑦这样的景象又引来了人们的围观,人们议论着,嬉笑着,后来就散去了。
⑧张家的男人说:“这只大雁说不定会把天上的那只招下来呢。”
⑨女人说:“那样的话,真是太好了,咱们不仅能吃到大雁蛋,还能吃大雁肉了。”
⑩当张家的男人和女人推开门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结合具体语句作具体分析,人们的态度是自私、贪婪、冷酷、残忍,他们根本无法感受到雁对天空、对自由、对爱情、对尊严、对梦想的渴求,他们只想着满足自己的私欲。)
活动4【活动】辩论探讨,理解主旨
1. 请你来比较一下:究竟是“雁”可怜还是“人”可怜?
(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 理解主旨:
(1)雁:由雁的殉情启发我们对爱情、自由、尊严、梦想和生命的思考。
(2)人:由人的斑斑劣迹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沉思,地球上不仅仅是人具有生命,自然万物一切皆有生命,人类应该对生命报以最虔诚和敬畏的姿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3. 沉思领悟:
(1)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因为我明白:她那常常地渴望着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悲伤的。——史怀泽
(2)我火化的时候,火化台四周防点水,不要让蚂蚁爬进去无辜送死。——李叔同
(3)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张全民
4. 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敬畏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爱护、敬畏其他的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是被摧残的生命的悲剧,也是摧残者的悲剧。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结尾,愿这悲剧的一幕永远作为一种警戒,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5. 学生齐读(23-24节)
活动5【作业】完成作业,反思体悟
1. 读一读:史怀泽《敬畏生命》、钟肇政《史怀泽传》、赵丽宏《致大雁》、毕淑敏《敬畏生命》
2. 看一看:《别惹蚂蚁》、《帕丁顿熊》
3. 找一找:收集关于“雁”的古诗词句(至少10句)
4. 写一写:“第二天一早,当张家的男人和女人推开门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请想象一下张家夫妇此刻的心理活动,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他们的心情。(200字以内)
(注:前三项任选其一,第四项为必做项)
课件12张PPT。雁石钟山
一只受伤的母雁落入张家,张家为了获取利益,剪去了它的翅膀,大雁从此失去了自由。
但是大雁并没有放弃重回蓝天的希望,她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与自己的伴侣重回蓝天,一起翱翔。
第二年春天,当公雁飞临与她重逢,母雁挣扎着冲向天空,可是她彻底失败了。
两只大雁在绝望之下,毅然选择了死亡。 用自己的话概述小说的主要内容。圈画出描写“雁”的相关语句,并体会“雁”的心理情感。
圈画出“人”对待“雁”的态度和行为的相关语句,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因为我明白:她那常常地渴望着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悲伤的。
——史怀泽 我火化的时候,火化台四周防点水,不要让蚂蚁爬进去无辜送死。
——李叔同 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张全民摸鱼儿·雁丘词
(金)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无锡县荡口镇民,生得一雁,将杀而烹之。有书生见而悯焉,买以归,畜之以为玩。惧其逸去,以线联其两翮,使不能飞。雁杂处鸡鹜间,亦颇驯,惟闻长空雁唳,辄昂首而鸣。一日有群雁过其上,此雁大鸣,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于屋檐。两雁相顾,引吭奋翮,若相识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书生悟此两雁必旧偶也,乃断其线使飞,而此雁垂翅既久,不能奋飞,屡飞屡堕,竟不得去。屋檐之雁守之终日,忽自屋飞下,相对哀鸣。越日视之,则俱毙矣。书生感其义,合而瘗之,名曰雁冢。嗟乎!禽鸟之微,犹不忘其偶若此,使人弥增伉俪之重。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鸿雁
《诗经·小雅》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完成作业 :读一读:史怀泽《敬畏生命》、钟肇政《史怀泽传》、赵丽宏《致大雁》、毕淑敏《敬畏生命》
看一看:《别惹蚂蚁》、《帕丁顿熊》
找一找:收集关于“雁”的古诗词句。
写一写:“第二天一早,当张家的男人和女人推开门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请想象一下张家夫妇此刻的心理活动,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他们的心情。(200字以内)
(注:前三项任选其一,第四项为必做项)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