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晋祠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晋祠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21:55:20

文档简介

27 晋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短小的文艺性说明文,通过对语段中关键词语的分析,体会说明文中运用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效果。 2.感受晋祠的“美”,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重点语段,从生动形象的语言角度入手感受晋祠的“美”。
难点: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晋祠总特征是什么?
2、归纳: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浑然”)
三、研读课文3——5节,欣赏文章语言美
1、散读、思考:晋祠的美在什么地方?它的特征如何?在书上把有关语句划下来,并体会它的作用。
(1)山的特点是巍巍的,长长的。(“拥”)
(2)树的特点是古老苍劲,造型奇特。(“荫护”)
(3)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飘”)
2、学生交流,相互启发用 “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说出喜欢的原因。
3、学生齐读课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四、研读课文6——11节,欣赏文章语言美
1、散读、思考:晋祠的自然风景很美,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主要有哪些?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在书上把有关语句划下来,并体会作用。
(1)分析、研讨“三绝”“绝”在何处呢?
(2)其他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3)圆中小品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交流,相互启发:圈划印象深刻的语句或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或者段落;谈谈个人理解。
3、学生齐读课文,再次品味作品的美
五、模仿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2、仿照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介绍南翔古漪园
课件17张PPT。晋 祠
梁衡 晋祠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保存的古代建筑有圣母殿、关帝庙、水母楼等一百多间。祠内一草一木也都洋溢着美妙的诗情画意,一泉一阁各有特色。1、晋祠总特征是什么? 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物浑然融为一体 2、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主要表现在哪里? 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在山、在树、在水 (2节——5节)3、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主要有哪些? 悠久的历史文物:主要有“三绝”,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其它景致,建筑群、园中小品。(7节——11节) 感受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学习课文第3、4、5节 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使我们对晋祠优美自然风景获得形象的认识?
(作者是如何组织语言、运用语言、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艺术美,在读者面前呈现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卷的)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词语运用山美
树美
水美语言文字艺术美晋祠的美,在山。(3节)总结:作者用生动的语句说明了山的特征,展现了晋祠的山巍峨绵延。
晋祠的美,在树。(4节)晋祠的美,在水。(5节)
问题1:从介绍自然风景美过渡到介绍历史文物美哪一个词起了过渡作用?
问题2:说明晋祠历史文物美比自然环境美更突出是哪一个字? 悠久的历史文物:主要有“三绝”,圣母殿(7节)、木雕盘龙(8节)、鱼沼飞梁(9节)。其它景致,建筑群(10节)、园中小品(11节)。圣母殿(7节):木雕盘龙(8节):鱼沼飞梁(9节):问题:请用短语概括除三绝之外其它建筑和园中小品的特色?其它建筑——古朴优美、用工精巧
园中小品——极具匠心 作者用语言艺术美,去表现自然景物的外在美和历史文物的内在美,使晋祠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我们心中闪烁着光彩。 作业:
仿照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和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介绍南翔古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