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晋祠 课件+教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晋祠 课件+教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21:58:39

文档简介

27 晋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关键语句的品读,把握晋祠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的特征。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感受文艺性说明文中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2重点难点
1、重点:准确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明确其安排理由。
2、难点:明确本文总起句和后文说明顺序安排的关系。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课文
(1)出示晋祠的图片,简介晋祠的历史。
(2)文体知识: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活动2【测试】预习检测
检测预习,正字正音: 核对预习作业,课本P113,
教学手段:以电子书包选择题的方式检测预习情况。
活动3【讲授】初步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根据排定的顺序,为本文划分主要层次,并概括层意:
段落层次: (总起)① 第1段:简介了晋祠的地理位置和总体特征: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分述)②第2—5段:晋祠的自然风景之美:山、树、水
(分述)③第6—9段:晋祠的历史文物之美:三绝及其他
(总结)④第10段:总结全文,赞美晋祠。
活动4【活动】把握文中关键句,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顺序的安排
1)按照思维导图的提示,从文中找出关键信息,并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2)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
(3)思考:作者为什么不按照第一段中总体特征对应的顺序去说明?而是先写自然之美,再写历史文物之美?
明确:历史文化是人的创造,是一种内在的美。 自然风景是外在的秀美。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由浅入深,先写人们容易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在介绍深刻内涵的历史文物之美,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活动5【讲授】小结本课知识点及结构特色
本文按照总分总结构,有主到次,由点及面,抓住晋祠的特点进行介绍。
活动6【作业】作业布置
拓展作业:将电子屏幕上校园的照片按照人们的参观顺序排列,并抓住主要特征来制作一个写作的思维导图,按照思维导图的提纲进行写作。
课件25张PPT。 《晋祠》梁衡晋祠的由来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西周时,年幼的成王与其弟叔虞在玩耍,随手拾起一片桐叶,剪成玉圭(guī)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山西)作了诸侯。 《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叔虞后来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叔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作者:梁衡当代作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我们曾经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山水清韵》单元学过他的《壶口瀑布》。这是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
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这类说明文具有较多的文学色彩。科学小品、名胜古迹、文物的说明简介等都属于这一类。
我们在六年级时候学过的《松鼠》这篇文章就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一般说明文的语言比较平实,重在对事物或事理的条分缕析的解说。而文艺性说明文的写法活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
跟读下列字词:悬瓮山、皴裂、虬枝盘曲、老妪、
冉冉不绝、精湛、萧疏、偃卧、草蔓、
鳞甲须髯、璀璨
一道屏障、一泓深潭、一派生气
一座假山、一挂细泉、一颗璀璨的明珠
查阅下列词语的含义:心旷神怡:
不一而足:
巧夺天工:
依山傍水:心胸旷达,精神愉快人工制作精巧胜过天然形成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不一一列举就足够了。形容很多预习并自读全文,为文章分出层次段落:1、朗读全文第一段,划出本文的总起句,并圈出关键词,思考作者接下来会介绍晋祠的哪些特征?
2、继续阅读文章,明确每一段说明事物及其特征。
3、以第一段的线索为依据,为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段落层次大意:(总起)① 第1段:简介了晋祠的地理位置和总体特征: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分述)②第2—5段:晋祠的自然风景之美:山、树、水
(分述)③第6—9段:晋祠的历史文物之美:三绝及其他
(总结)④第10段:总结全文,赞美晋祠。
晋祠的山巍巍的、长长的、春秋之美抓住事物特征:晋祠的树:古老苍劲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晋祠的树:古老苍劲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晋祠的树:古老苍劲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风骨晋祠的树:造型奇特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纹理一起向左拧去,纹丝不乱晋祠的水多、清、静、柔晋祠的水多:一泓深潭、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还有难老泉、
这么多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晋祠的水清: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晋祠的水静、柔:流势不大,清清的微波,如同碧玉。晋祠的“三绝”1、圣母殿:
殿外——一周围廊,屋架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
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
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如飞阁流丹,气势雄伟。
殿堂里——泥塑圣母像,形态各异,巧夺天工。
由外到内,空间顺序晋祠的“三绝”2、木雕盘龙:
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怒目利爪,一派生气,鳞甲须髯,栩栩如生,木质优良,工艺精巧。晋祠的“三绝”3、鱼沼飞梁:
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
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
下面由34根八角形石柱支撑,
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空间顺序晋祠的其他建筑群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依山傍水,因势起屋,各有不同情趣。晋祠的小品建筑极具匠心三绝:主要建筑;
其他建筑群:次要建筑
小品建筑:次要建筑
逻辑顺序:由主到次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先写自然之美,再写历史文物之美?
1、在作者心目中,历史文物之美比自然之美更加重要。所以在总起句中先写历史文物。
2、本文的是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来介绍晋祠的,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作业布置:1、观察一下自己的校园,用总分总的结构和参观浏览的顺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校园。
2、积累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