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读文赏画,了解从创作意图、艺术特点和作品的现实意义等角度欣赏名画的方法,激发艺术鉴赏的兴趣。
2、学习本文按空间方位有重点地介绍画面群体人物的写作顺序。
2学情分析
艺术作品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无论是油性的绘画、雕像吗,还是无形的音乐。而《最后的晚餐》是初二第二学期第七单元艺术长廊中的一课,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达芬奇的这幅名画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同时学习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评价艺术作品的手法。
达·芬奇所绘制的《最后的晚餐》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神圣、庄严,凝重但又圣洁高贵,具有极强的宗教色彩——画面中央的耶稣宛然一个虔诚的殉道者。作者是通过何种手段使得这幅画能传达出如此强烈的精神性?画面里的设计感是怎样起到了传递主题精神的作用?
让八年级学生去自己看画其实都能看懂,画上的人物有哪些,人物的动作神态,都能通过文章看出来,但是朱伯雄的是如何介绍这幅画的,他介绍时有些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介绍?这是学生不能看出来,需要教师点拨的地方。这也正是这幅画具有如此大的艺术价值的原因所在。
3重点难点
通过图文了解作者认为这幅画最大的艺术成就就在于构思上有关人物的设计,同时还在于正义与邪恶对立的主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乍眼看到这幅画,你首先关注什么?为什么?
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朱伯雄是如何介绍这幅画的?
揭题: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活动2【讲授】二、读文赏画,感知名画
二、读文赏画,感知名画
(一)、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这幅画的?
1、学生交流导学稿(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处、主题、取材、构思、背景与空间的处理、资料收集、意义、现状、大小)
(二)、他着重介绍了什么?——构思
师:没想到我们这些外行竟然能和这个内行不谋而合,真是很了不起啊。这更证明了达芬奇的这幅画的艺术成就就在于构思。
画中人物多达13人,作者在介绍时有怎样的特点?(引:是不是逐一介绍?得出:分组介绍,具体是怎样介绍的?先介绍——)
左边,右边,中右,中左,中央
交流导学案中问题二
师:画中的人物能不能逐一介绍?说明这每一组中的人物都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找一找作者认为同一组内的人物有什么联系?
四人小组讨论
上黑板交流,在多媒体上圈画每组人物的共同点
师补充介绍:
左边一组:巴多罗米奥(诚实,不诡诈)安德烈(成为人与耶稣之间桥梁)小雅各(安静寡言,默默为主受苦)
右边一组:马太(以前是税吏,手头有大笔的钱财。是在犹太人中传道十五年之久,本族人中传道最久的使徒),达太(寡言少语,智慧者)、西门(奋锐党也叫激进党,是为真理而战的勇士,以前是革命工作,现在是革心工作)
中右一组:多马(疑惑不信)、老雅各(是门徒中的三个主门徒之一,是最贴近耶稣的,能参加隐秘场合)、腓力(原意是真理的战士,是熟知真理的人)
中左一组:彼得(十二使徒之首,又名磐石)约翰(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是爱的使徒)犹大(原意是赞美,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这五组人物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构成了这样一幅完整的《最后的晚餐》?作者
得出这幅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Ppt出示: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
师小结:作者认为达芬奇的画颠覆了以往宗教壁画中宣扬“神权”,“神”的高高在上,而完全是写实,赋予画中的神以人的动作、神态,来揭示他们不同的性格,这就是人物的多样性,而又从情感上有所联系,不孤立他们,把他们统一起来。这就是古代所谓的“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 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这也就是这幅画的艺术成就。
板书:多样统一
4、作者为什么不依次介绍这几组人物?(比如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两边后中间)
师:从此要到主要,由于中右的这三个人物是主要人物放在最后介绍,而耶稣更是中心人物,放在中央,能加强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的节奏感,是他使得四组人物统一,而不孤立,所以放在最后介绍。
3、比较画作,体会感悟
师:其实,《最后的晚餐》这一题材,在达芬奇之前有很多人画过,但是在他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画了,可以说是“前有古人,后无来人”,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幅中世纪的《最后的晚餐》。
Ppt出示:中世纪绘画《最后的晚餐》
4、比较中世纪同题材的《最后的晚餐》,你觉得和达芬奇的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师总结:这和中世纪的社会背景有关。中世纪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较缓慢的时期,也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人们崇尚“神权”,教会禁锢人的思想,压抑人的人性。
人们要求冲破长久以来的思想束缚,才会有了后面的文艺复兴的兴起。首先站出来的是众多的艺术家们,他们通过文艺创作,宣扬人文精神。达芬奇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所谓一位画家,在他的美术作品中就充分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和冲破束缚的决心,他的画虽然还是宗教题材,但已脱离了中世纪的程式化,有了个性面貌和人性,画面里的对象虽是神,却影射了活生生的人的特点。这就是这幅画在艺术成就之所以如此大的原因。
(三)师:作者认为达芬奇最大的艺术成就不仅在构图上还与这幅图所表现的主题分不开。
那么,这幅画的主题是什么呢?请从文中圈画出来。
师:在这幅画里,达 芬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讴歌了真理与正义,鞭挞了叛徒的行为与邪恶势力。事实证明他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一直在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的势力而斗争。
齐读主题。
活动3【讲授】三、拓展提升
三、拓展提升
1、作者作为一名美术方面的专家还从哪些专业角度来介绍这幅画的?
2、为什么画的大小要放在最后一小节来介绍?作者有怎样的用意呢?
师小结:朱伯雄在介绍这幅达芬奇的名画时,尽可能的贴近达芬奇的意图,最大限度的把达芬奇这幅图的艺术成就以及画背后所展现的主题传递给我们读者。不愧是一位美术教育者、传播者。我们要感谢朱伯雄教授写了这篇文章带领我们这些门外汉认识了这幅名画。
如今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莫奈的画展,如果你去看他的画的话,我可以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那就是《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相信你要是看过这本书里有关莫奈画作的介绍,再去看这幅画的话,一定会更有收获的。
活动4【作业】四、布置作业(二选一)
四、布置作业(二选一)
1.欣赏画作,选择画中的一位人物,为其描写一段在“最后的晚餐”中的心理独白。(100字左右)
2.为了创作这幅《最后的晚餐》,达 芬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因此使得这幅画成为绘画史上的伟大作品。请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段文字来谈谈自己的认识。(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