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9.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4 22:01:40

文档简介

29. 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 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说明文结构顺序都是为突出中心服务的写法。
能力目标:图文对照,通过圈划文章相关语句分析作者介绍名画时顺序和写法上的特点。
情感目标:感受《最后的晚餐》一画的艺术特点。
2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作者介绍名画时顺序和写法上的特点。
难点:理解一切为中心服务的写法。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达芬奇和这幅画的背景知识,整理了文章的层次结构,这节课我们来具体看看作者是如何向我们重点介绍画中人物的。
活动2【活动】品读课文
图文对照,把握作者介绍人物时顺序和写法的特点。
1、合上书,看图片,我们先来做个“你说我猜”的游戏
规则:选择画中的除耶稣外的一个人物,思考三分钟,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要求不允许使用从哪里数第几个这种话。另找一个同学,根据你的叙述在画中指出这个人物。
2、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找到的?
预设:从人物的外貌(穿着、相貌)、神态、动作等入手能方便找到。
3、刚才我们同学的描述主要涉及到几种描写手法?
明确:外貌、动作、神态
4、如果你来介绍画中人物你会采取怎样的顺序?
预设:从主到次,先介绍耶稣再介绍门徒。
5、默读课文1分钟,看作者是在介绍人物的顺序和手法上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1)介绍人物时的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左、右、中右、中左
追问: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
明确:因为“对称”所以是一左一右来介绍;因为要表现戏剧性,高潮耶稣应居中所以必须将主要人物的介绍放在后面;因为犹大是另一个主要人物所以中左一组要放最后;因为符合先左后右的习惯所以先从左写起。
(2)你能够通过作者的描述在画中找到这个人物吗?
学生在画中指出人物
追问:作者描绘人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明确:神态、动作
追问:为什么同学在介绍时注意到了人物的外貌而作者没有从这个角度写呢?
明确:达芬奇最重要最成功的是心理描写手法,神态和动作能体现人物心理,外貌不能。
活动3【讲授】小结
从作者对这幅画中人物介绍的顺序和手法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画得介绍始终紧扣画得特点,别的画家画《最后的晚餐》人物缺乏心理冲突,故事的戏剧性展开不生动,作者在介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时就强调他画中的人物有明显的心理活动,他的画面安排充分注意到了戏剧效果。所以我们同学在自己动手写介绍艺术作品的文章时也请始终记得抓住作品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它与别的的类似作品的不同之处。
活动4【作业】作业布置
用300字介绍一幅你喜欢的画。
课件10张PPT。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个大画家,同样还是一位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天文学家、解剖学家、物理学家和发明家。
他发现了液体压力,提出了连通器设想,推导出杠杆原理中作用力与臂长的关系,画出第一张有关动脉硬化的解剖图,第一次在数学上使用加减(+ -)符号,发明了降落伞、潜水艇、起重机、直升机、自行车等。岁 创 作《岩 间 圣 母》31此画为米兰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此画以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一天使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此画虽属传统题材,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之高深。 50岁 创 作《蒙 娜 丽 莎》是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的一幅享有盛誉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在这幅画里,达?芬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讴歌了真理与正义,鞭挞了叛徒的行为与邪恶势力。壁画的诞生震惊整个米兰城 ,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43 岁 创 作《最 后 的 晚 餐》卡 斯 塔 尼 奥《最 后 的 晚 餐》乔 托《最 后 的 晚 餐》包 茨《最 后 的 晚 餐》克 雷 斯 皮《最 后 的 晚 餐》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