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2课《懒惰的智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2课《懒惰的智慧》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07: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懒惰的智慧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信息,掌握本课生字词。
2.掌握本文的论点、论据和别致的论证结构。
3.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点、论据和别致的论证结构。(重点)
2.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听一个故事: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宾馆经理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一位美国作家的文章或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凯利的《懒惰的智慧》。
二、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乏味(fá)  摞(luò)   小心翼翼(yì)
训诫(jiè)
亲躬(gōng)
循规蹈矩(dǎo)
疲惫(bèi)
阀门(fá)
忙忙碌碌(lù)
称职(chèn)
捷径(jié)
筋疲力尽(pí)
2.理解词义。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冷言冷语:含有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中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
明确: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2)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明确:总—分—分。
三、合作探究
(一)论点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明确: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二)论据
本文的论据很新颖,你能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吗?
明确:本文叙述事实论据详尽,而且巧妙地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体现评述。如第1自然段所举家务劳动方面的例子,在叙述中甚至插入了妈妈责备的话:“真是懒汉干活儿!”对这样做造成后果的评述,则巧妙地蕴含在“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的叙述和描写中。再如第2自然段中职业劳动方面的例子,用“懒惰的饭店服务员”与“勤快的伙计”作对比,交代“端上咖啡不带方糖和勺子”的细节。
(三)论证方法
1.前三个自然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第1自然段: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认证;
第2自然段:举例论证、对比认证;
第3自然段:举例论证(详写取水,略写渡水)。
2、前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什么范围和角度来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的?
明确: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是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
3、请分别概括4、5两个自然段是如何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的。
明确:第4自然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论证“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第5自然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详写),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略写)。
(四)语言
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请你对下面句子加以赏析。
1.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
明确:“讨厌”写出了波特发明前工作的无奈。
2.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
明确:“懒汉”“这活儿太累人”写出了波特萌发发明念头的初衷。
3.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
明确:“脱身走人,玩个痛快”写出了波特发明后的潇洒。
四、板书设计
懒惰的智慧
中心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分论点一:懒惰激励发明。
分论点二:懒惰促进进步。
结论:应重视懒惰的智慧。
五、课外拓展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懒人发明出现在我们身边,你能举出一两个实例来吗?
示例:手机、电脑、全自动洗衣机、电动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