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关汉卿曲二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关汉卿曲二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07: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关汉卿曲二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背诵这首曲,能掌握曲的大意。
2、能体会作者在曲中表达的情感。
3、初步感受元曲活泼灵动、通俗上口的艺术特色。
4、学习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品味曲中蕴含的情感,初步感受元曲活泼灵动、通俗上口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热爱并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本曲的语意晓畅,情感流露毫不隐讳,学生对作品的感情基调的把握并无困难,但对作品中情感抒发的方式还是比较陌生,因此对文本中景物的品读是重点。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体会作品中所体现的效果。这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这是教学的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曲中“离别相思”的氛围,通过朗读圈画品味把握主人公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以景衬情,加深缠绵愁思的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过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关汉卿?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首他最著名的小令作品,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四块玉.别情》
通过题目你读到了哪些内容?
曲牌是“四块玉”
题目:别情——描写离情别绪。你知道哪些写离别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
《送友人》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这首曲,看看它所抒写的离别之情是不是别有滋味?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
二、诵读散曲,初步感知
1.学生试读。体会曲中的感情。
2.听录音朗读,感知此曲的情感基调。
把握情感基调:伤感、忧愁
3.请同学运用多种诵读方法:个别读、同桌互读等,要读出情感,看看自己几遍能会背诵。
通过朗诵,你感受到曲中蕴含怎样的情感?
读得好吗?好在哪里?读得不好?欠缺在哪里?
活动3【讲授】深入研读
三、深入研读
(一)
1、曲中的哪些词句直接写出离别的情感呢?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2、作者如何来表现该女子的情感的?请你圈画出字词并赏析。
“难”,困难,不容易,“难”这个词语直接点明了女子送别情人后的浓浓的相思之情。
“几时”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才能断绝,即除了相见,相思之情是永远无法断绝的。
以“一点”与“几时”对照,表现了女子爱她的情人爱得深挚、爱得真切,爱得缠绵。
4、第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来抒情的?
板书:直抒胸臆
(二)师: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女子对爱人的相思在这里表述得是那么坦荡,那么直白。
1、曲中除了直接抒情的第一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写景: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写了哪些景?
杨花雪(杨花)、溪、山
2、“杨花雪”是什么意思?
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学生齐读。自由读注释。
探讨:“杨花”在诗词常常出现,结合你搜集到得诗词句,探讨杨花的意象?
杨花在诗词中经常用来表现离愁别绪。
为什么杨花会用来表现离愁呢?
(1)、柳,是留的谐音。杨花既是柳絮,自然也就成为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2)、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氏,在情人离自己远去后,百转愁肠,谱成一曲杨花词,以暮春时节的杨花飘荡难觅踪迹,来抒发内心的怀想和期盼,“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落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诗中“杨花”实隐喻逃亡到南方的情人杨华,巧妙双关,而又哀婉动人,自此人们把与亲友的离愁别绪寄予在温柔多情的杨花身上,希冀从中寻求自己情感的归宿。
(3)、杨花无根无蒂,飘忽不定,漫天飞舞,渲染出离别时伤感凄迷的气氛。
3、分析“杨花雪”的表达效果?
把杨花比作雪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杨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情景,也含蓄的表明了女子的思念之情多而纷乱,借此描写了女子内心情绪的复杂。也营造出送别时感伤凄迷的氛围。
4、在这两句中还有哪些字词用得非常好?
“拂”
A
请学生做出“凭栏袖拂杨花雪”的动作。
“凭阑”是什么意思?凭阑:倚靠着栏杆。学生到黑板上写“阑”字
师:“凭阑”一般都是在高楼上靠着栏杆。女子为何独上高楼,倚着的栏杆?
“拂”拭,掸去,写出了女子急切地拂去阻挡视线的杨花,想目送爱人身影远去的急切与不舍。
师:拂去杨花,女子可以多看一会儿爱人远去的身影了吧?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又”突出阻挡视线的障碍多,曲折的小溪、曲折的小溪、重叠的高山又挡住了女子的视线,终于看不到爱人远去的身影。加深了缠绵的愁思。
杨花、溪流、山峰,一个又一个障碍阻挡女子的视线,使她想见而不得见。女子最终发出了一声哀叹————
5、“人去也”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什么?
人离开了,下次回来前,我不能再见到了。是女子与爱人分离后一声长长地哀叹!
学生在此背诵二、三句。
6、杨花、溪流、山峰、这些景物共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暮春时节,纷纷扬扬的柳絮,漫天飞舞。高楼上,一位佳人独倚栏杆,深情地向远处眺望,奈何杨花迷蒙了视线,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爱人的背影渐渐模糊,消失在视线中。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蜿蜒曲折,遮住了情人远行的道路,心上的人啊,你真的走远了。
7、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层层设障,以景衬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这首小令。
学生朗读全曲。
这首小令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请结合我们学过的唐诗宋词,体会元曲的语言风格。
活动4【活动】拓展
四:拓展:
2、体会元曲与唐诗宋词的语言风格的不同?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阳春曲·题情
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锨。
总结:这首小令写出了一个女子送别恋人时的依依不舍及别后深切的相思之情。
在写法上使用了直抒胸臆和层层设障,以景衬情。
结束语: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极。天不老,情难绝,这首曲写出了一个女子送别恋人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别后缠绵不绝的相思。让我们在深情的朗诵中结束今天的这节课。
活动5【测试】课堂反馈
1、“杨花雪”的含义是
。舍:

凭阑


2、本小令的作者是
代表作《

3、这是一首描写
的小令。主要表现了
的情绪。
4、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散曲。
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情感。
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间接表达了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
B、“溪又斜,山又遮”是说曲折地溪流,巍巍的高山挡住了视线,看不到情人的身影。
C、“人去也”似一声长叹,包含着主人公离别的伤痛。
D、整首小令景中含情,表达了一个女子真切、深切的离愁。
活动6【作业】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本曲。
2.完成课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