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某同学收集了“三一八烈士”墓的资料,并写下了一副对联,下列衔接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上联:____赋,血沃古都
下联:____酬,名垂青史旌旗红
A.青春 群山青 壮志 B.壮志 烽火烈 青春
C.壮志 群山青 青春 D.青春 烽火烈 壮志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 B.山外/青山/楼外楼
C.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
3.关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少年”是指富有爱国精神和强国志向的中华民族年轻一代。
B.“少年中国”是说此时的中国像一位少年,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C.“少年中国”是针对“老大帝国”(八国联军污蔑中国的说法)而言的,是作者理想中的中国。
D.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在于中国少年,中国少年承担着强国重任。
4.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数不清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学校举行“百年强国人物风采展”,下列人物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一项是( )。
A.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B.陆鸿:身残志坚,创业之星。
C.屠呦呦:青蒿素之母。 D.黄令仪:中国龙芯之母。
5.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被誉为世界四大河流。
C.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飞瀑、翠竹、古松和云海。
D.他看上去十六、七岁,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二、填空题
6.用“\”划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估计 (gǔ gū) 辉煌 (huáng huāng) 玲珑 (lóng lǒng)
剔透 (tì tī) 安澜园 (lán lián) 陵墓 (léng líng)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7.用部首查字法查“毁”字,可以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中,“毁”有以下几种意思:①破坏,损害; ②烧掉,使不存在; ③把成件的旧东西改造成别的东西;④诽谤,说别人的坏话。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毁”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8.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9.关于这本书的评价,众说纷纭,毁誉参半。
10.云南的翁丁原始部落惨遭大火焚毁,令人痛心。
11.课文综合回顾。
本文《小岛》用 的口吻,讲述了战士们把蔬菜留给 吃,将军把菜留给 吃,体现了将军和战士们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对 的热爱,赞扬了我国海防战士 、 、 的精神,将军 的品质。
三、看拼音写词语
看拼音写词语。
12.让卫星上天,让qián tǐng 入海,这都是科学家们的不断辛苦钻研的成果。
13.小明说的话,让人听着有些自相máo dùn 。
14.因为感冒,赵老师的hóu lóng 发言了,但是他仍坚持着给我们讲课。
四、句子练习
按要求完成练习。
15.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
16.英法联军把国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概括句意)
17.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①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②读句子,注意句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五、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国明国。他们把国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就就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因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资料】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有“万圆之圆”之称。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屡有修缮(shàn)扩建,共用时150多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约有150万件。
18.假如你要在《朗读者》节目上朗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你不会采用下列朗读提示中的哪一项?( )
A.朗读选文第①段时语气应自然、从容,体现自豪赞叹之情。
B.朗读选文第②段时语速稍慢,应带着对这段历史的悲愤之感。
C.朗读选文①②段时语气语速不变,体现连贯自然之感。
D.朗读选文①②段时语速语气应有变化,体现情感的起伏变化。
19.你想向别人介绍圆明园建筑宏伟这个特点,资料中哪个信息对你没有帮助?( )
A.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
B.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C.圆明园建成以及修缮扩建,用时150多年。
D.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
20.借助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可以更好地读懂选文,请填写表格进行整理。
辉煌 毁灭
建筑宏伟,文物珍贵 统统掠走, 。
化成灰烬仅用半个月
21.结合资料,通过整理,我明白了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是为了
六、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理解。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全长55千米、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跃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侧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③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空中客车 A380相当。
④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千米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3个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成功完成了这一工程任务。
⑤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4000余艘。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需要,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中华白海豚的干扰? 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团队,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中华白海豚,并摸清中华白海豚的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⑦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科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对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22.下面不属于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的是哪一项? ( )
A.港珠澳大桥隧道两端的小岛自然形成,状似蚝贝,被称为“贝壳岛”。
B.港珠澳大桥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将所有构件拼装来建造大桥。
C.在外海将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填土进行快速筑岛。
D.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搭建海底沉管隧道。
23.关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港珠澳大桥可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B.港珠澳大桥的精密制造、精密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C.港珠澳大桥施工时,有效地保护了所在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所有的海洋生物。
D.港珠澳大桥可以对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24.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不论 都 ”是对“全部”进行的进一步说明,对其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表明桥梁大大小小的部分都创造了一个个新的世界纪录,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B.表明桥梁各个部分都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表明桥梁大大小小的部分都尽量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D.表明桥梁的所有构件都是在岸上整件制造、在海上拼装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5.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运用一系列的具体数字,目的是 ;将 和 等事物进行比较,目的是 。
26.本文的题目好在哪里? 请联系本文谈谈这样拟题的好处。
七、写作题
27.“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国之魂也,唯有发扬国魂,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进步。如今,由于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后,科技方面会有什么进步呢?家乡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首先,列一个提纲,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梳理一下,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然后根据提纲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心中的“中国梦”。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gǔ;huāng;lǒng;tì;lián;léng
【答案】7.殳;9
8.①
9.④
10.②
11.【答案】将军;将军;战士们;心连心;对小岛和祖国的热爱;热爱祖国;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不搞特殊化
【答案】12.潜艇
13.矛盾
14.喉咙
【答案】15.瑰宝、精华化为灰烬。
16.英法联军掠走、毁坏园内的东西。
17.①,、、、、。
②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我感受到圆明园中收藏的物品时间跨度之大,种类之多,价值之珍贵,这样写更能体现出这次损失的巨大。
【答案】18.C
19.D
20.毁灭;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任意破坏、毁掉辉煌: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建造及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有“万园之园”之称
21.与圆明园的毁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现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答案】22.A
23.C
24.D
25.具体准确地写出圆筒的大小和重量;建筑材料;圆筒的大小;篮球场让读者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这种建筑材料的大小
26.作者将港珠澳大桥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技术比作“科技密码”,使文章题目新颖活泼,令读者产生好奇心,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27.【答案】二十年后的家乡:科技里的烟火气
“吱呀 ——” 时光机的门开了,2044 年的青石板路还在,只是路沿多了层淡蓝色的光带 —— 这是 “智能导引系统”,奶奶说它能帮老人避开台阶,还能给游客讲老巷的故事。
巷口的老槐树还在,树下却没了当年的煤棚,换成了 “微型生态站”:按下按钮,厨余垃圾瞬间被分解成肥料,顺着管道流进后院的菜园;菜园里的番茄挂着 “生长芯片”,手机扫码就能看见它的 “成长日记”—— 这是堂弟的 “科技农场”,他说现在家乡的蔬菜,比二十年前甜三倍,因为 “科技懂土地,也懂咱想吃得安心的心思”。
最暖的是社区的 “时光诊室”。爷爷曾总说 “看病要跑大医院”,如今 AI 医生 “小安” 每天上门量血压,全息投影能直接连市里的专家;墙上的老照片里,2024 年的医院排长队,而现在,奶奶笑着给 “小安” 递苹果:“这科技,比亲闺女还贴心。”
走在回家的路上,悬浮车在低空掠过,却没一点噪音 —— 原来能源全是太阳能。我突然懂了,二十年后的家乡,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是青石板上的光带,是菜园里的芯片,是奶奶递苹果的手,这就是咱的中国梦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