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4 20: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科学技术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一句中,“益”字的意思是(  )
A.增加。 B.好处(跟“害”相对)。
C.更加。 D.有益的(跟“害”相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昨天摔得那么重,今天居然照常来上课,真是出乎意料。
B.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
C.我东翻西找,归根到底把这本书找到了。
D.湖水很清澈,我们可以看见湖底横七竖八的水草。
3.下列形声字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上形下声:苔 崩 萎 B.外形内声:阁 固 阔
C.左形右声:按 稻 玲 D.左声右形:剩 驻 翻
4.下列句子中,和其他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在哪一天?是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
C.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D.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5.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
B.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比喻)
C.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拟人)
D.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排比)
6.下列对语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作为数字时代的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将信息技术、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引入旅游体验,给人们带来新鲜感。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让人们获得沉浸式互动体验,还可以辅助人们在出行前制定旅游计划。
A.智慧旅游是数字时代的旅游方式。
B.智慧旅游引入新技术,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C.新技术的发展革新了旅游方式,给人们带来便利。
D.沉浸式互动体验可以辅助人们制定旅游计划。
二、填空题
7.辨字组词。
究    科    竖    绳   
穷    抖    坚    蝇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8.蝙蝠   飞,   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9.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0.一个人   想要面面俱到,那他   什么事都干不好。
11.观察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
人类从鸟类飞行得到启示发明了   。飞机的   相当于鸟的   ,飞机的   相当于鸟的   ,飞机的   相当于鸟的   。
按课文内容填空。
12.《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课文主要讲了   ,并从中受到   ,发明了   安装在飞机上,   的过程。
13.雷达通过   ,无线电波遇到   ,被   接收到,显示在   上。从雷达的荧火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   ,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4.雷达的天线就像是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   。
三、看拼音写词语
15.看拼音,写词语。
shì jì chāo guò lián xì gǎi shàn
rì yì zhé xué rèn hé ào mì
四、句子练习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6.这些花儿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
17.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图中的场景)
18.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伤害和分离。
五、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9.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20.从“反复”“终于”中,我们体会到了   。
21.下列对画波浪线的问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句的恰当使用,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B.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C.这句话具体写了蝙蝠夜里是如何飞行的。
D.这句话是在说蝙蝠夜里飞行与飞机夜间飞行有密切关系。
22.根据课文选段,梳理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并填空。
23.请你从不同角度对选段提出问题。
针对课文内容角度提问:   
联系生活经验角度提问: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①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③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形容。
24.第①段在文中起   的作用。
25.明明是写“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又要写“上百万年的历史”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说明人类历史悠久,社会发展不能忘本。
B.与上百万年的历史比较,突出了20世纪的科学成就巨大。
C.为了说明人类上百万年来对大自然的依赖。
26.短文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27.根据对下面问题的作用的评价,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序号。
A.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C.引发深入地思考
问题1: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问题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问题3: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   
28.读完全文,请你也来提一个问题,并在括号里选出提问角度。
问题:   ?(   )
提问角度:A.内容 B.写法 C.联系生活
现代文阅读理解。
自然界的隐藏大师
①在大自然中有一群(  )的家伙,它们就是站在你的面前,都很难被识破。
②枝头上,淡粉色的兰花正在随风摇曳,一只悠闲的蝴蝶在花丛间翩然起舞。突然,一朵“兰花”向蝴蝶猛扑过去,“花瓣”化成利刃,迅速结束了蝴蝶的生命。这场惊心动魄的捕猎可不是虚构的电影情节,它是兰花螳螂的日常生活写照。兰花螳螂有着最优雅美丽的伪装——酷似兰花花瓣的步肢、花苞般的腹部、随着附近花朵颜色深浅而变色的皮肤……这一切可都是它为了让猎物掉以轻心而做出的努力。
③有的猎手假装成花朵,有的猎手则装成叶子,叶尾壁虎就是装叶子的佼佼者。为了把自己伪装成干枯的树叶,它的尾巴可以模仿落叶的颜色,甚至在边缘部位还生出了凹陷,仿佛被啃食过一样。将自己伪装成枯叶,不仅方便捕食昆虫,遇到天敌时,还可以用这招来隐藏自己,躲过一劫呢。
④海洋中也活跃着很多隐藏大师,比如乌贼。它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改变皮肤颜色,以此来隐藏自己。当变色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时候,乌贼还会喷出乌黑的墨汁制造混乱后逃生。它是不是很机智呢?
⑤和四处游荡的动物不同,通常保持“静止”的植物们,往往有着更高的安全需求。看上去像是一块奇怪石头的“生石花”,是一种极其擅长隐藏自己的小生命。为了躲避鸟兽吞噬,先伪装成其貌不扬的石块,然后才敢在花季悄悄绽放。
29.填入第①段括号里的词语最合适的是(  )。
A.调皮可爱 B.身手敏捷 C.变化莫测 D.机智勇敢
30.下列描述和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兰花螳螂优雅美丽的“伪装”是为了让猎物掉以轻心。
B.“生石花”伪装成一块石头,是为了躲避鸟兽吞噬。
C.乌贼既能改变皮肤的颜色,也能喷出乌黑的墨汁。
D.叶尾壁虎将自己伪装成枯叶,只是为了方便捕食。
31.第②段画横线句中的“迅速”能否删去?为什么?
32.请你根据短文,任选一个角度提一个问题。
角度:   ;
问题:   。
七、写作题
33.习作。
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有过与“科学”相关的经历吗?例如完成一次科学小实验、观看一场科幻展览、体验高科技产品……请把这段经历写清楚,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研究;科学;竖立;绳子;贫穷;抖动;坚强;苍蝇
【答案】8.一边;一边
9.不是;而是
10.如果;就
11.【答案】飞机;机身;身体;起落架;爪子;透明玻璃和雷达;眼睛
【答案】12.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启发;雷达;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
13.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障碍物就反射回来;雷达;荧光屏;障碍物
14.蝙蝠的嘴;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蝙蝠的耳朵
15.【答案】世纪;超过;联系;改善;日益;哲学;任何;奥秘
【答案】16.这些花儿是那样柔弱,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17.是谁一直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是消防员战士。
18.游山可以亲近大自然,玩水可以亲近大自然,赏花也可以亲近大自然。
【答案】19.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0.科学家发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很不容易
21.C
22.嘴;超声波;耳朵;天线;无线电波;荧光屏
23.针对课文内容角度:科学家是如何揭开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的?;联系生活经验角度: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答案】24.点题、总领全文
25.B
26.引用诗句表示科学技术的变化又多又大,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27.B;A;C
28.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C
【答案】29.C
30.D
31.不能。“迅速”的意思是速度非常快。这个词语写出了兰花螳螂结束蝴蝶生命的速度之快,删掉后没有这个表达效果,“迅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2.角度:针对短文内容;问题:兰花螳螂和叶尾壁虎伪装的目的是一样的吗?
33.【答案】我的一次科学小测验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与科学相关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我自己完成的一次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盐。
我先准备了一个碗,在碗口紧紧地覆盖上一层保鲜膜,然后在保鲜膜上撒上了一些盐粒。接着,我就怀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对着碗大声喊叫。我发现盐粒开始跳动起来,那些小小的盐粒就像一个个灵动的小舞者,在保鲜膜上欢快地跳跃着。我兴奋极了,又试着用不同的音量去对着碗喊叫,音量大的时候,盐粒跳动得更加剧烈,仿佛是一场热烈的舞蹈表演。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并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当我对着碗喊叫时,声音引起了碗底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空气传递到保鲜膜上,保鲜膜就跟着振动起来,于是上面的盐粒也就跳动起来了。
这次科学小实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魅力。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科学的奥秘。我也更加热爱科学了,期待着下一次能够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