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6 14: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 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分析明朝政治制度变革(如废除宰相、设立内阁)理解皇权强化是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2.时空观念:利用《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明清疆域对比图》等图像史料,帮助学生建立明清时期的历史时空框架。
3.史料实证: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文献、地图、图像等史料,分析明朝政治制度变革、对外政策、边疆治理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史料真伪,评价史料价值,培养实证精神。
4.历史解释: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明朝政治制度变革、明清易代等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解释。
5.家国情怀:通过探讨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开放与封闭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开放心态。通过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朝政治制度变革(废宰相、设内阁、厂卫制度)的理解,明朝边疆管理与对外交流情况。
2.难点: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本质区别,认识明朝政治变革的本质;分析明清易代的多重因素(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满洲崛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14到17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由于学生此时还未学习高中的世界史,因此教师直接展示世界历史在此阶段的发展,让学生结合初中的知识认识此时世界处于剧变时期,正在逐渐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思想、科技、政治等各方面都在剧烈转型。但是同时期的中国对应的基本是中国明朝,那么大明王朝在世界剧变的大背景下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2.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也让学生对明朝有初步的认知,运用教材中的地图史料辅助文字介绍(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7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至北京。公元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明朝灭亡。让学生分析明朝的基本情况。
新知探究
政治之变
(1)废宰相,权分六部
这部分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朱元璋废宰相的原因,运用教材中的史料推进教学。此处就用教材中的问题:思考明太祖朱元璋所阐述的废除宰相的理由有哪些?理由否充分?黄宗羲又是从哪些角度批评废丞相之举的?当然由于教材中提供的这些史料是文言文,因此要指导学生不要拘泥于文言文一字一句的翻译,而是要结合历史知识对材料进行整体的解读和把握,真正做到史论结合。同时教材中的史料还对学生的唯物史观有很好的培养,最终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朱元璋是站在君主的角度批评宰相制度,也是在为自己废宰相寻找“借口”,而黄宗羲作为进步思想家,是站在士大夫的立场上批判废宰相。
设内阁
这部分教材中并未提供有关史料,首先是引导学生厘清内阁的形成过程,进而分析内阁的本质。此处补充史料一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神宗实录》。设置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内阁与宰相的不同点,最终回归课本理解内阁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参与决策,因此其本质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宦官专权
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明确宦官专权其实皇帝制约内阁的需要,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宦官专权也是君权强化的产物。这里提供一道高考试题作为史料: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本部分作为重难点,此处学习政治方面的三个重要变化后,设问:废宰相,设内阁,宦官专权本质是否一样?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的本质。
沿海之变
郑和下西洋
此处课本主要提供了一幅《郑和航海路线图》,因此我将纲要下册《新航路开辟》一课中梁启超的有关材料截取一部分和本课的地图史料配合。
补充史料:“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问题:结合教材中的《郑和航海路线图》和梁启超的这句话评价郑和下西洋?学生通过路线图可以发现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扩大了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力;而郑和下西洋也确实早于西方的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样也增强了学习的民族自信心。但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属于朝贡贸易),给国家带来较大财政负担,最终难以持续,也培养了学生的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沿海形势(倭患与欧洲殖民者侵扰)
此处课本提供了一则史料阅读,说明当时荷兰火器制造已经领先中国了,可以引导学生说明此时中国已经面临潜在危机,这就为学习当时沿海形势变化作了铺垫。
陆疆之变
1.边疆管理
学生结合教材文字介绍和地图史料,梳理明朝时期边疆管理情况。
2.满洲崛起与明清易代
课堂总结
世界剧变!大明何变?有何启示?
大明之变: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沿海之变:远航到海禁;陆疆之变:满洲崛起,明清易代。
启示: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开放包容,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潮流。
【板书设计】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大明之变
├── 明朝政治制度变革
│ ├── 废宰相 → 皇权强化
│ ├── 设内阁 → 决策咨询化
│ └── 厂卫制度 → 特务统治
├── 明朝兴衰
│ ├── 经济:郑和下西洋(开放→封闭)
│ └── 社会:农民起义→政治腐败——明清易代
└── 边疆治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