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写在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1、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科举制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下列朝代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元朝
②隋朝
③秦朝
④明朝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4、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5、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
唐朝
B.
元朝
C.
隋朝
D.
北宋
7、唐朝与亚、欧、非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最根本的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开放政策
D.制度先进,地域广大
8、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9、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0、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壮族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11、“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宋书》
D.《二十四史》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4页】第1页
1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1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君主专制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对外贸易
1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交子”的出现有利于
①商业的发展
②西域地区的开发
③印刷业的发展
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二、非选择题(35分)
16、(8分)“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材料一:
(1)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两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4分)
材料二:“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这是出自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的一段话。
(2)这部百科全书的名称是什么?同一时期由李时珍编写的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是什么?(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4页】第2页
材料三: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许多思想流派的基础已经形成,儒家是这一时期的文化高峰之一。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家体系——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2分)
17、(11分)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_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_________制度。(2分)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是指哪个朝代?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3分)
(4)图四是清朝的陆地疆域,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官职)。(2分)
(5)今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分别是从何时起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4页】第3页
18、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10分)
材料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太宗
材料三: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四: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回答问题:
(1)材料三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指什么制度?(2分)
(2)这种制度诞生于何时?完善于何时?请列举两位唐朝时为完善这种制度做出贡献的关键人物。(4分)
(3)“考生看榜图”是什么时候的事?这时的考试制度演变成什么?(2分)
(4)请从以上图片、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说明这种制度的历史作用。(2分)
19、(6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校学生会准备召开一次“向英雄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的座谈会。
请你从隋唐宋元明清这段历史长河之中,选取一位令你敬佩、让你感动的英雄,并写出你选择这位英雄人物的理由。(写作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字数不超过50字)
【七年级历史试题共4页】第4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
历史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满分15分
1——5CBBAA
6——10ABCDB
11——15BBBAD
二、非选择题(35分)
16、满分8分。(1)宋代:词;元代:曲。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4分)
(2)《天工开物》、《本草纲目》(2分)
(3)儒家思想(2分)
17、满分10分。(1)秦朝;郡县。(2分)
(2)西汉,1分;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1分。
(3)行省制度;(1分)元世祖忽必烈。(1分)
(4)西北设伊犁将军;西南(拉萨)设驻藏大臣。(2分)
(5)新疆:西汉;西藏:元朝
(2分)
18、满分10分。(1)科举制2分。(2)隋朝、唐朝2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4分(3)明朝,八股取士,2分。(4)图文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利于统治者通过公开考试选拔人才;有利于不同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通过平等竞争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与英国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涌现了如李白、杜甫、韩愈等大家,促进了唐宋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选举制度也对后来中外选官制度有重要影响。任意答出一条即可。2分。
19、满分
6分。答案要求:除符合题目要求外,所选英雄人物要积极正面,有历史影响力,要在维护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装
订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