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 芦花荡》课件 (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 芦花荡》课件 (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5 09: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芦花荡
孙犁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抗日战争期间,
在河北白洋淀上,
一个抗日老英雄,
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 教材分析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复述情节发展景物描写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概念,能够运用
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
2.区分人物描写的不同方法,能综合运用
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构建人物立体形象。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它的妙处,
并分析其作用。
2.赏析 “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
英雄性格和传奇色彩。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白洋淀的美丽风光中培养学生对祖国的
热爱和捍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从文中“老头子”等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
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
让学生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重点:1.通过体会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
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
性格中的真善美。
2.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重点难点分析难点:1.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2. 优美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突出重点第一步:整体感受第二步:具体描摹第三步:深入挖掘、突出关键讨论探究法 品读法 人物分析突破难点过于自信和自尊第一层:是非常的意思 第二层:确实有过头的意思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高尔基点拨法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从优美的白洋淀风光入手,
切入到景物描写的分析和故事情节的
复述,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
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第二课时:主要剖析人物性格品质、
探究其传奇色彩。 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上,有一片富饶的水域,她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映射着美丽的光芒。她就是:导入1 白洋淀位于河北保定境内的安新县。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处于冀中平原的腹地。
??? 白洋淀有143个淀泊,被3700多条沟濠连接,淀淀相通,沟濠相连,形成巨大的水上迷宫。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淼,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 夏季,莲菱蒲苇 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
白洋淀不仅以她的美丽环境、富饶的物产而闻名遐迩,更令人广为传颂的,还有她光荣而悲壮的革命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成为痛击侵略者的战场。有“壕沟设险歼顽伪,芦荡出奇灭倭兵。英雄垂功抗日史,中外讴歌颂雁翎”的传颂。导入3 例如著名的抗日
武装“雁翎队”,他
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利用淀区芦荡
遍布,沟河交错的有
利地形,开展机动灵
活的游击战,以弱胜
强,痛击日本侵略军,
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
风。著名的抗日武装“雁翎队”芦花荡        孙 犁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 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
“白洋淀派”代表作家。
《白洋淀纪事》,是他
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
风格的一部小说散文集,其
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
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
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色。《芦花荡》是他的代
表作品之一,与《荷花淀》
为“姊妹篇”。
孙犁在白洋淀 “我非常怀念经历过的那一个时代,生长过的那些村庄,作为伙伴的那些战士和人民。我非常怀念那时踏过的路,越过的小溪,记得那些风雪、泥泞、饥寒、惊扰和胜利的欢乐,同志们兄弟一般的感情。”
-----孙犁积累词语 寒噤 仄歪 提防 穿梭 张皇失措 疟子 黄稍 吆喝 竹篙 转弯抹角苇塘 蹿 趴 扒 打牙跌嘴飒飒 疟疾jìn zèdī suōhuánɡyàoshāoyāoɡāomòw?icuānpābādiēsànüè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小心防备。
2、央求。
3、尖锐;锐利。
4、技能、本能。
5、闲适自得。
6、倾斜、歪斜。
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
做事不直截了当。
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提防央告尖利能耐悠闲仄歪转弯抹角打牙跌嘴张皇失措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抗日时期 白洋淀文体常识积累卡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虚构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读课文,说故事:
事情发生在?__时期,我们的队伍驻扎在___里,里外交通、运送粮草、护送干部全靠一个近__岁的不带__的非常自信的___。一次,他___大菱、二菱进苇塘,被__发现,大菱__了,他觉得特别__,并发誓要__。第二天,他用__诱敌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__钩住鬼子并用__痛打,消灭了__个鬼子。
概括故事情节:本文叙述了 抗日战争期间,
在河北白洋淀上,
一个抗日老英雄,
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革命队伍的故事。 过渡提问1.如此美丽的白洋淀,是谁想要破坏它的
美呢?2.在这片芦花荡中,究竟发生了一个怎
样的故事呢?老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老头子人 物 形 象有哪些描写方式?外 貌 描 写语 言 描 写动 作 描 写心 理 描 写神 态 描 写外 貌 描 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眼睛却特别明亮。 作用: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 语 言 描 写序幕:你什么也靠给我,------一切保险。表现了老人自信的性格特点。语 言 描 写护送:“多么俊的一个女孩子呀!” 表现了老头子对两个女孩子无限的喜欢和怜爱。 可











” 不能,“俊”字含有朴实清新的泥土气息,这是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语 言 描 写 在老头子护送的过程中,他连续说了哪三句类似的话?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表现了老头子自信的性格特点。语 言 描 写 当小女孩意外的受伤后,老头子又说了哪些话?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特征?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 表现了老头子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不能完成任务而感到深深的自责、内疚。 语 言 描 写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朗读这句话,重音应该落在哪里? 重音应落在“十个人”上。 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特征? 爱憎分明语 言 描 写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朗读这句话,重音应该落在哪里? 重音应落在“你们看吧”上。 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特征? 自尊语 言 描 写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有热闹哩!” 去掉“狠狠地”可以吗? 不可以,去掉就不能写出老头子对敌人的痛恨,也不能表现老头子过于自尊、自信的性格 “为什麽不能?”是一个什麽句式?改为陈述句好不好?不好,用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练习与探究
1、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其言行点出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非常强;另一方面,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他的全部功过,都由这一点生发出来。1.过于自信:如 P.11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P.11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P.12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P.14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P.15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人物形象分析2.过于自尊:如 P.15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P.16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

P.16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 人物形象分析老

子精明干练老当益壮的气慨外貌自信自尊语言身体:干瘦像鱼鹰
胡子:花白、精神
眼睛:尖锐、明亮一切保险 什么事也没有
三个“不怕”我不能送你们进去
我没脸见人 这老脸啊动作(抗日英雄)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
船却冲着这里来了
船却不动了,绕着鬼子们转举起、砸着、
狠狠地敲打智勇双全爱憎分明通过我们刚才品味人物的对话,谁来归纳:这是一个________的老头子归纳学习与探究二、人物描写的艺术探究:小说是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传奇色彩1、年近六十,老当益壮,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封锁线,保证部队的供给和战斗力。2、手无寸铁,只一人就把十几个鬼子打得落花流水。1、强烈的反差来渲染。2、重点写英雄的行为(以女
孩的怀疑来反衬;叙述过程中
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小说的
“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抗日战争的岁月里 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 找出文章开篇揭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句子。 找出课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描写,结合社会环境简要分析:环 境 描 写小说的环 境 描 写(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
也像浸在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
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风泛起涟漪,给人
要滴落下来的幻觉。环境描写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写出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字里行间流
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环境描写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环境描写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环境描写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作用:这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卢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概括本文的三要素。抗日战争的岁月里 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过于自信和自尊。干瘦却特别有精神,
眼光尖利明亮。 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课 文 小 结 小说描写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______
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故事,白洋淀 赞美了老艄公_______的强烈感情,英勇机
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爱憎分明 另一个是简洁朴素的人物对话,展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教师小结: 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语言的品味,我们明白了孙犁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有两个: 一个是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